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路線圖”

2009-07-07 16:22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路線圖”

  屠光紹

  [通過調研和分析,我們提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工作思路叫“一個核心,兩個重點”,即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爭取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和營造良好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

  前不久,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中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原則、總體目標以及主要任務和措施作出了精辟論述和戰略部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推進階段,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科學確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

  《意見》中明確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總體目標,表述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表述含義很大、含量很足、內容豐富。

  1.目標階段性分析。

  首先,這是一個階段性目標,是十年左右的中期目標。其次,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性目標。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標。國務院《意見》關于在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時間節點要求,與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相吻合,突出強調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內在要求和有機組成部分。最后,目標的階段性也說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持續地不斷推進。

  2.目標的相關因素分析。

  “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種提法在國家層面是第一次提出,這里面包含了三個重要相關因素:經濟實力、本幣國際地位和國際金融中心,這三個方面相互作用,有非常強的相關性。

  首先,顯示了事物的內在聯系。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不是孤立的過程,也不是主觀的愿望,必須要有一系列的條件和相關因素共同起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本國經濟實力和本幣國際地位,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是不全面的。

  其次,符合歷史發展的進程。從經濟實力強大,到本幣國際地位提升,到國際金融中心建立,這一過程也符合歷史上已經建成的國際金融中心演進的規律。

  這里舉兩個重要國際金融中心的例子。一是倫敦,英國工業革命后成為世界經濟中心,英鎊地位逐步提高,1870年后英鎊成為國際主要通貨,與此同時,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確定起來,而倫敦金融中心的國際地位又進一步提升了英國的經濟實力和貨幣地位。二是紐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崛起,經濟實力開始強大,二戰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國際地位,紐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隨之確立,尤其是紐約金融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又進一步鞏固了美元的國際地位和美國的經濟實力。

  還有另外兩個例子,一是東京,曾經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但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東京的國際地位開始下落,曾經位居全球前列的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不斷萎縮,日元地位也持續下降。二是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較。過去20年,他們之間的競爭很激烈,甚至在有些方面新加坡超過了香港,但現在香港金融中心在國際上的排位要比新加坡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地的改革開放使得內地經濟發展同香港有了緊密的聯系。經濟實力決定了本幣地位和金融中心進程,同時還要看到金融中心對一國經濟實力的反作用力。比如歐洲,歐洲一直在推進一體化進程,但有兩個主要的問題,一個是各國財政政策很難統一,還有一個是缺乏一個統一的、集中的金融中心,歐洲國家在金融中心的競爭中各不相讓,這對歐元地位的鞏固和歐洲整體經濟實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影響。

  最后,有利于把握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進進程。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要實現經濟實力、人民幣國際地位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三者的良性互動。當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幣國際地位提高的時候,我們不能喪失機會,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同時,通過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又有利于鞏固人民幣國際地位和我國的經濟實力。

  此外,這個目標也實際上確定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人民幣中心。這里我想談談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試點工作。國務院已經同意在上海和廣東四個城市試點。大家一般認為,通過人民幣貿易結算有利于進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其實,對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而言,這項試點還有更大的意義。這會對促進上海金融市場在人民幣支付清算和市場交易方面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這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非常重要。一國貨幣國際化進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貿易結算,第二階段是交易計價,第三階段就是成為儲備貨幣。隨著人民幣用于國際貿易結算逐步擴大,必然對人民幣的持有、清算和保值提出需要,相應地就要求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使境外人民幣能夠回流到境內獲取收益,如此又進一步提高境外持有人民幣的意愿。如果人民幣既能用于貿易結算,又具備清算和交易的功能,而且還能夠通過資產管理進行保值,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就會不斷增強。因此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的開展一定要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進程相吻合,兩者之間是良性互動的,最終都會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當然,把握好推進進程還要注意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我們不能超越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本幣國際地位,沒有國家經濟實力支撐,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

  3.目標的五個具體指標。

  在總體目標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五個具體的指標。第一是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第二是各類金融機構體系,第三是金融人才資源體系,第四是法律法規體系,第五是金融發展環境。這里就不贅述了。

  2認真把握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任務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推進過程中必須突出重點。前段時間,通過調研和分析,我們曾提出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工作思路叫“一個核心,兩個重點”,即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爭取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和營造良好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意見》對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任務有了更全面、系統的闡述。

  1.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首要和核心內容。

  《意見》中明確提出,形成比較發達的多功能、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任務。過去,大家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點理解不太準確,要么過于狹窄,以為上海搞金融中心就是聚集交易所,要么過于寬泛,以為就是拉所有的金融機構到上海來。準確一點講,對金融市場體系可以做一個表述,金融市場體系是圍繞金融市場而形成的金融服務體系,而金融市場中資本市場又處于最重要地位。通過一個圖(見圖)我們可以看出金融市場體系中各個要素關系。

  金融市場體系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金融體系可以分為三個組成部分,金融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在三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沒有市場體系,就無法運用經濟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金融監管也就失去了基礎。金融市場越發達,金融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方式就越健全,傳遞渠道就暢通有效,影響力就越大。沒有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機構也無法很好地為客戶服務,沒有辦法進行資產和風險管理。此外,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性還在于,市場體系是金融改革的關鍵環節;市場體系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市場體系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必要方式;市場體系是金融中心服務全國的有效平臺。最后,還想強調一點,將市場體系作為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立足實際的現實選擇,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的時候是受到很多地域限制的,而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能夠打破地域的限制。

  2.“先試先行”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基本途徑。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在我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其現狀同國際上成熟發達的金融中心也有很大差距,既要不斷破除舊體制、舊機制的束縛,又要不斷追趕國際發達水平,就只能而且必須要“先試先行”。

  在哪些方面“先試先行”呢?

  一要率先深化改革,尤其是在金融領域,關鍵是要堅持改革的市場化方向,讓市場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市場運行中的主導作用。

  二要率先擴大開放,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因為開放才能更好地借鑒國際經驗,開放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開放才能參與國際競爭,提高上海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但開放又必須循序漸進,不能一哄而上,因此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就要承擔率先的任務。比如允許境外公司在境內發行債券股票,支持在上海的合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率先擴大開放范圍等。也要支持境內機構走出去。

  三要率先推進創新,關鍵是以金融市場、金融企業為主導的創新,我們的金融服務還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必須通過創新發展解決。

  四要率先做好服務,提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服務全國服務產業和企業的能力。我們的金融服務水平和能力難以滿足市場需要,體現在多方面,如企業發展、產業的升級、結構調整、促進內需特別是消費等。

  五要率先完善監管,監管要貼近市場,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隨著金融市場功能的完善,監管手段和方式也必然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健全和完善。

  如何做好“先試先行”?

  “先試先行”既要積極穩妥推進,又不能出現系統性風險,我認為要把握好幾個原則:一是服務實體經濟,這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任務,也是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得出的經驗教訓;二是堅持市場導向,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是因為監管不夠,這當然有道理,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恰恰是美國貨幣政策長期人為維持低利率水平,造成了房貸市場虛假繁榮,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行政干預造成的;三是認真學習借鑒,因為別的國家金融發展比我們成熟,這里,先行先試也包括向境外的借鑒和吸收;最后要立足本土實際,循序漸進。

  3.“優化環境”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保障。

  環境是個綜合體系,就大的概念而言,其外延可以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圍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相關環境主要包括:法制環境、信用環境、人才環境、服務環境和政府管理等。《意見》將改善金融發展環境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任務,尤其是明確提出“要基本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和監管等法律法規體系,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這充分說明了環境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作者系上海市副市長,本文根據作者的會議發言整理而成,有刪節)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