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數控2018年報公布:市場變化導致下滑
2019-03-29 09:16 來源:億歐網
億歐新制造3月28日消息,華中數控公布了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華中數控全年營業收入8.20億元,同比下降16.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668萬元,同比下降49.24%。
華中數控稱,業績下滑主要受市場環境變化以及3C市場需求變化影響。同時,受相關債務人進入合并重整流程的影響,報告期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
主打“一核三體”戰略,主營業務下滑
報告期內,華中數控主營業務并未發生重大變化,仍以“一核三體”為發展戰略,即數控系統技術為核心,以機床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配套為三個主體。
據悉,在數控系統配套業務上,華中數控主要為各類數控機床企業和航空航天、汽車、3C、木工、磨床等重點行業用戶提供數控系統配套和服務,包括為各類專機、高速鉆攻中心、加工中心、五軸機床等機型提供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以及針對普及型數控車床和數控銑床等提供系列數控系統,系列伺服驅動,系列伺服電機等。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主要為各類制造企業提供多關節工業機器人整機、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控制器等產品,以及智能產線、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
華中數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則主要是圍繞汽車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開展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伺服電機、新能源汽車驅動器、新能源汽車控制器、車身輕量化等。值得注意的是,財報中并未體現任何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的營收數字。
作為裝備制造的“工作母機”,數控機床的技術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然而,機床行業卻一直是我國的弱項,行業一直處于低利潤狀態。
近兩年,我國幾個比較大的機床企業也沒好日子可過:大連機床破產,昆明機床連續虧損也被A股強制退市,即使是承擔“換腦工程”的華中數控亦難逃虧損。
據年報披露,華星數控在數控系統與機床領域實現收入34,934.12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6.93%,這也是造成其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的經濟運行形勢分析,2018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發展全年運行呈現前高后低特點。華星數控自下半年開始,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逐月降低,金切機床、工量具、磨料磨具行業下半年下行比較明顯。其中,2018年1-11月,金屬切削機床新增訂單同比下降25.3%。
另一方面,如果說中國機床是中國制造的“芯片”,那么中國的數控系統可以說是中國機床的“芯片”。然而,在市場認同度方面,國產數控系統和進口的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以日本發那科、德國西門子等為代表的國外企業,憑借先發優勢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技術壁壘和市場優勢。
2009年,國家啟動了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其中,“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簡稱04專項),把高檔數控系統作為支持的重中之重。2017年我國04專項在軍工領域開啟了換腦工程,即國防軍工領域用國產數控系統批量置換進口數控系統,以大幅提升國防軍工領域制造裝備自主可控能力和安全水平。
該項換腦工程項目預計總投入40億,大部分資金將于2017年-2018年實施,以便在2020年取得效果,華中數控的國產數控系統則是主要受益方。
目前,華中高性能數控系統已在2000多家企業應用近10萬臺套,實現了航空航天、能源動力、汽車及其零部件、3C制造、機床等領域高檔數控機床和特種裝備的批量應用。
然而,與數控系統應用緊密相關的3C行業、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之中,其中,以手機、筆記本等設備為代表的3C消費電子加工設備領域在經歷了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后,需求發展速度放緩。同時,隨著3C加工工藝從金屬加工向玻璃、陶瓷、大理石加工轉變,對玻璃機等相關高速高精加工設備需求旺盛。在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動力系統的關鍵零部件越發向精密化制造發展,對數控設備則產生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來,華中數控還需要繼續打磨自己的產品及技術,才能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況且,從現在來看,數控機床的國產路或許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