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前瞻: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現“創造價值 ”之旅
2017-02-21 11:06 來源:中華工控網
2月的漢諾威,天空飄著小雪,春寒料峭。但對于即將到來的全球工業盛會——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 2017),主辦方卻添了一把火:在距離展會正式開幕大約還有10周之際,舉辦了聲勢浩大的預熱媒體會(HANNOVER MESSE 2017 Preview),邀請全球百余家媒體,與近40家參展商代表,共同暢談今年的展會主題:“產業集成——創造價值(Integrated Industry - Creating Value)”。
舉世矚目的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大幕正式拉開一角。
核心主題:創造價值
如果你參觀過最近一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不難發現,產業集成已成為主流趨勢,成熟的工業4.0技術正在不斷滲透市場。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成員Jochen Köckler博士表示,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有創紀錄的500多個工業4.0應用案例展示,全面呈現制造和能源行業的數字化進程。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但若想將未來工廠這一藍圖變為現實,當務之急是讓全行業、員工及整個社會認識到數字化帶來的益處和價值。
預熱媒體會演講嘉賓:左一Festo銷售總裁Ansgar Kriwet博士,左二波蘭經濟發展部副部長Tadeusz KOSCINSKI,右二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成員Jochen Köckler博士,右一機器人專家Sami HADDADIN博士
Jochen Köckler指出,“只有集成技術供應商提供收益方面的強有力證據,制造和能源行業才會廣泛采用數字化技術。制造商和能源公司的決策者需要全面了解數字化帶來的直接和長期效益。他們需認識到數字化帶來的附加價值不僅源于先進的機器和新型設備,還可通過企業更新或徹底改變商業模式以及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和改善工作環境來實現——而這些,正是今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所要展示的。”
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成員Jochen Köckler博士發表主題演講
圍繞“產業集成——創造價值”這一主題,在預熱媒體會的演講中,Jochen Köckler從工業4.0、勞動力4.0(Workforce 4.0)、新商業模式、預見性維護、協作式機器人(Cobots)、智能材料、集成能源、初創技術企業、以及合作伙伴國波蘭等角度,闡釋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如何為制造和能源行業、員工、客戶創造價值。
比如,通過機器學習實現預見性維護。數字化生產過程產生大量數據,然后由各種上游和下游系統進行分析。在不久的將來,制造系統將整合機器學習技術,集中分析這些數據,并將結果反饋給相關的生產機器,從而使他們能夠學習和自我優化。因此,機器學習是預見性維護的基礎 —— 這是工業4.0一個頗具前景的領域,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占據突出地位。
Jochen Köckler博士同時指出,即使在數字化時代,人也始終是工業領域成功的一個關鍵。工業4.0技術使工廠員工從重復的手工任務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專注于解決問題、做出決策、推動創新并實現自我增值。但這需要制造商投資于技能培訓和教育措施,實現勞動力4.0。“未來的數字化工廠,員工將是使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智能眼鏡和平板電腦方面的專家。現有的這些數字工廠新工具都將在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出。”
近兩年,以ABB YuMi和庫卡iiwa 為代表的協作式機器人(Cobots)聲名鵲起。去年,價格更低的FRANKA EMIKA協作機器人首次亮相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引發全球關注。機器人專家、同時也是FRANKA EMIKA協作機器人創造者的Sami HADDADIN博士,在本次預熱媒體會上對協作機器人的未來闡述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協作機器人未來必然具備互動、聯網、自我學習的特點,而且將變得像智能手機一樣操作簡單,在越來越智能的同時,價格更低,最終像今天的無人機市場一樣,發展成一個大眾市場,并產生全新的商業思想,成為工業4.0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
另外一點,Jochen Köckler談到,數字化成為新商業模式的重要驅動力。集成產業遠超出智能工廠的范疇。智能工廠生產的產品,將在其使用壽命期間與其制造商保持聯系,提供持續的、有價值的數據流。這些數據使得制造商能夠開發更多基于網絡的服務,在傳統行業之外實現新的商業機會。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展示數字化如何幫助這些制造商更快地提供創新和高度定制的解決方案。“數字化最大的增值潛力在于開發全新的商業模式并將這些商業模式融入市場,” Köckler解釋道。“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發展為一個前所未聞的合作平臺,例如,推動IT公司和工程公司之間,或創業公司和大公司之間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這里,從激進、高度破壞性的新業務理念,到久經考驗的4.0業務模式,皆有展示。”
波蘭是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合作伙伴國。波蘭經濟發展部副部長Tadeusz KOSCINSKI出席了本次預熱媒體會,并介紹了波蘭的工業發展態勢。德國是波蘭的最大貿易伙伴國,同時波蘭的工業在增長和創新方面一直進步迅速。Tadeusz KOSCINSKI介紹到,波蘭的發展計劃以再工業化、促進創新企業發展和海外市場擴張為重心。今年有大約150家波蘭參展商將在漢諾威展示該國的工業技術成就,并側重于IT和能源領域。屆時,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波蘭總理貝婭塔•希德沃將出席今年展會開幕式。
波蘭經濟發展部副部長Tadeusz KOSCINSKI在介紹波蘭工業發展情況
從1947年8月第一屆展會算起,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今年邁入了其70周年。經過70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已成為當今規模最大的國際工業盛會,是聯系全世界技術領域和商業領域的重要國際活動。從最初的展出適合出口的“德國制造”產品,到如今成為工業4.0的誕生地和推動力,協作式機器人、數字雙胞胎、能源效率、預見性維護、智能材料等前沿趨勢紛紛呈現,Jochen Köckler博士的話或許再恰當不過:“來到70周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年輕(younger than ever)!”
企業亮點提前看
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于4月24-28日在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行。展會將設有工業自動化、動力傳動、數字化工廠、能源、空壓及真空技術、工業零部件與分承包技術、研究與技術七大平行主題,吸引全球約6,500家企業參展,并預計迎來8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萬名觀眾赴會參觀。
作為國內唯一受邀出席本次預熱媒體會的媒體,中華工控網(www.gkong.com)記者梳理了一些出席活動展商的現場展示,對他們今年的展示亮點來個“劇透”。
各路媒體與展商交流
西門子
西門子今年的參展主題是“發現數字化企業的價值(Discover the value of the Digital Enterprises)”。在其3500平方米的主展位上,西門子將帶來覆蓋從電氣化和自動化到數字化的綜合業務展示,涉及領域包括能源分配、自動化、驅動系統,以及工業軟件。醒目的MindSphere-Lounge專區,將讓參觀者充分領略西門子這款基于云的、開源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展會期間,西門子還將舉辦一系列的發布會,邀請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與會者闡述數字化帶來的好處。
ABB
ABB集團副總裁、戰略產品與創新傳播負責人Reiner Schonrock向中華工控網記者表示, ABB作為一個數字化隱形冠軍,將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展示涵蓋數字化工廠的控制、運營、維護每一等級閉環的產品、系統以及服務,并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對外宣布ABB Ability™理念。ABB Ability™結合了ABB面向所有客戶群的數字解決方案和服務組合,鞏固集團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地位,支持ABB四個業務部門提高競爭力。
費斯托(Festo)
在預熱媒體會上,費斯托銷售總裁Ansgar Kriwet博士做了“演進及革命——費斯托的兩大機遇”的演講。他表示,在數字化時代,商業模式將發生極大改變,而費斯托一切業務也將實現數字化。Ansgar Kriwet向我們透露,在2017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費斯托將展示面向未來工業應用領域的三項超導技術概念,同時三款全新的費斯托仿生機械裝置亦將揭開神秘面紗。
易福門(ifm)
易福門電子今年將重點展示業界首款集成2D攝像頭和疊加功能的移動3D智能傳感器系統,能實時顯示障礙物、警告、符號、甚至復雜的圖畫。傳感器可以直接處理信號,無需外部處理單元。另外,一款能實時捕獲場景和對象的全新高分辨率3D相機,以及IO-Link主站也將亮相展會現場。
浩亭(HARTING)
作為70年來從未缺席任何一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極少數參展商,浩亭今年將再次展示支持集成工業的各種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智能Han®系列連接器和HARTING MICA的更多應用。其中,miniMICA概念亦將是一大亮點,一架內置了miniMICA解決方案的 “Oasis”概念車將亮相現場,充分展示miniMICA賦予的可擴展和靈活架構,如何使計算元件能以一系列不同的方式連接。
倍加福(PEPPERL+FUCHS)
除了全新的工業傳感器,倍加福的技術專家Benedikt Rauscher向我們透露,今年他們還將有一個全新概念的展出:多線掃描儀(Multi-Line Scanner),一個激光掃描儀,可掃描多個平面。他表示,這種創新的概念不僅適用于一條激光線,而且可以平行利用多條激光線,實現三維掃描。因此,僅需一個設備,即可經濟而高效地應用于眾多應用。
魏德米勒(Weidmüller)
作為創新電氣工程部件、工業物聯網和智能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公司,魏德米勒今年將帶來其在工業分析和能源分析領域的全新解決方案。此外,一款新開發的APP應用程序,將揭曉來自不同試點項目數據驅動服務的成果。
賽威傳動(SEW-EURODRIVE)
賽威傳動產品市場經理Thorsten Gotzmann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將帶來全新一代技術——MOVI-C®模塊化自動化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說是賽威傳動在整個驅動電子領域——從控制技術、軟件、變頻技術、一直到電機技術——的一個集中展示。
倍福(Beckhoff)
倍福公司公關主管Martina Fallmann女士告訴中華工控網記者,倍福今年帶來其一系列新推出的工業 4.0和物聯網(IoT)產品。在倍福展位的“工業4.0主題公園”區域,將重點突出為工業4.0和物聯網應用所帶來的附加值:用于預見性維護、機器優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基于PC控制技術。 而一款極度精準、高速和可靠性的全新EtherCAT測量模塊亦將與觀眾見面。
FRANKA EMIKA
FRANKA EMIKA協作機器人今年繼續進化,其創造者Sami HADDADIN博士在預熱媒體會上面演示該款機器人的自我學習功能,模仿人類使用iPhone手機,成為全場媒體焦點。FRANKA EMIKA的自動編程技能和機器人APP應用程序連接著云技術,可以快速分享歸檔任務,并且可供其它局部或全部機器人運用,彰顯工業機器人4.0應用技術的無限魅力。
FRANKA EMIKA在使用iPhone
華為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來自中國的技術巨頭華為是一家面向通訊和個人消費電子市場的企業,但事實上,華為早已涉足工業領域多年,并與ABB、SAP、霍尼韋爾、庫卡等工業巨頭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
華為歐洲解決方案管理及營銷副總裁羅季軍告訴中華工控網記者,華為視工業市場為未來的一個重要增長領域。今年是華為第二次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其位于“數字化工廠”主題館內的展位面積,也從去年的300平方米擴大到今年的500平方米。展會期間,圍繞工業數字化,華為將展示基于IoT、云計算、大數據等新ICT技術熱點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及成功實踐,覆蓋設計、決策、生產、物流、服務、維護等產業環節。同時,華為還將舉辦主題圓桌論壇,分享和探討如何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
實際上,不僅是華為,漢諾威展覽公司首席發言人Onuora Ogbukagu對中華工控網記者表示,從2012年中國成為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合作伙伴國以來,來自中國的展商和觀眾數量極大提升,去年超過600家中國參展商和6000多名中國觀眾來到了漢諾威。 “根據我們的初步統計,今年這一數字仍將繼續提升,中國已經成為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Onuora Ogbukagu對記者說道。
漢諾威展覽公司首席發言人Onuora Ogbukagu在回答中華工控網記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