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政策風勁吹 半個月5家公司布局
2015-06-17 08:3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自《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上市公司加速搶灘智能機器。
6月15日,大族激光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集不超過52.3億元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及發展工業機器人項目。其中,用于機器人相關業務的資金約24億元。
受此影響,公司股票當天復牌即漲停,報39.61元/股。
事實上,以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為代表的智能機器正成為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公司紛紛加碼或轉型機器人業務。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今年6月份以來,就有拓邦股份、長盈精密、中南建設、盾安環境、大族激光等通過定增、收購等方式加速布局機器人產業。
而日前工信部則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計劃于11月底發布,同時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也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
大族激光24億投工業機器人
智能制造熱繼續升溫。
在停牌近2個星期后,大族激光拋出一份定增預案,擬以不低于30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75億股,擬募集不超過52.3億元將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及發展工業機器人項目。
具體來看,大族激光此次募投項目分別為“高功率半導體器件-特種光纖及光纖激光器產業化”、“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統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產業化”、“脆性材料加工與量測設備產業化”及“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中心”共四個項目。
公司資料顯示,大族激光主營業務是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公司2014年實現凈利潤7.1億元,同比增長29.5%,今年一季度凈利潤7580萬元,同比大增148%。
從以上4個項目來看,“高功率半導體器件-特種光纖及光纖激光器產業化項目”和“脆性材料加工與量測設備產業化項目”是公司對傳統激光業務的轉型再升級,兩個項目擬投入資金分別為18.38億元和10億元。
根據公告,以上兩個項目達產后,每年新增凈利潤將分別達到8.32億元和3.06億元,保持和鞏固公司在激光加工設備行業的市場地位。
“此次定增預案中,濃墨重彩的是兩個機器人相關項目。”業內人士表示,“這兩個項目代表了公司機器人業務發展的大體思路。”
公告顯示,公司擬在“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統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投資16.15億元,并在“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投資7.74億元,兩個項目累計投資約24億元。
其中,“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系統及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預計建設期為2年,第5年完全達產,達產后每年新增凈利潤4.24億元,而與之配套的研發中心項目則“有助于公司深度布局機器人產業,將機器人自動化裝備業務打造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此次定增,是以‘中國制造2025’為發展契機,將激光加工技術與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相結合,打造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大族激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記者欲進一步了解公司機器人項目籌備情況,上述人士則表示公司董秘高云峰正在開會,暫不方便接受采訪,一切以公告為準。
扎堆搶灘智能機器
自5月中旬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以來,智能制造就一直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相關政策利好也持續不斷。
日前,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出席發布會并指出,圍繞推進智能制造重大工程,2015年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計劃于11月底發布。二是積極爭取有關政策,支持機器人的研發、推廣應用,以及標準體系建設。三是加強機器人在重點制造領域的推廣應用。四是會同中國科協召開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
齊魯證券策略分析師徐馳對記者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僅僅是今年的第一個政策風口,后續一系列相關部委及地方的配套政策將會加速落地,形成持續性風口。”
在相關后續政策將持續出臺的強烈預期之下,上市公司已開始集體搶灘機器人。
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6月份以來至少已經有5家上市公司通過參股、定增等方式加碼或切入機器人產業。
除了前述的大族激光,近期加速布局機器人業務的還有拓邦股份、長盈精密、中南建設、盾安環境、博實股份等。
與大族激光類似,拓邦股份也通過定增的方式布局機器人項目。公司6月2日公告定增近6億元用于收購研控自動化項目、拓邦意園(運營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長盈精密、中南建設和盾安環境等公司則通過自有資金設立、參股機器人公司。
其中,長盈精密6月6日公告擬用5600萬收購東莞松慶智能公司70%股權,后者核心產品為工業機械手和工業機器人;中南建設6月9日公告擬出資10億元在南通投資設立江蘇中南智能制造(機器人)有限公司;而盾安環境則于6月11日公告將使用人民幣6000萬元認購遨博科技(機器人公司)新增注冊資本。
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今年3月23日發布的最新行業調查報告,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5.7萬臺,同比增長55%,約占全球銷量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
而隨著11月份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出臺和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召開,智能機器熱或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