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GE的風中機遇

2014-08-25 16:48 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

  

  能源革命

  可口可樂公司正在向駐華外籍員工發放“霧霾補貼”,以此留住人才。早在今年3月,日本松下電器也宣布采取類似措施,向員工提供“生活方式差異補助”,其中包括空氣污染一項。據中國氣象局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平均霧霾35.9天,京津冀地區去年有半年以上時間空氣質量不達標,霧霾影響25個省市,為公眾健康、公路交通、航空帶來嚴重威脅。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北京、河北等地政府也紛紛采取行動,關閉、減產高污染的工業企業,發展新能源、降低汽車尾氣排放。

  伴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持續發展,中國GDP仍然保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電力消費在未來的數十年內仍將保持著增長的勢頭。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到2030年中國電力需求以平均每年4.3%的速度增長,這對能源結構與環境保護都將帶來重要影響。目前,中國能源結構中煤電占70%左右,比例居高不下,煤電生產中的高排放嚴重影響空氣質量。

  政策制定者正在積極推動能源革命、優化能源結構,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成為重要選擇。但是政府推動清潔能源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比如太陽能,2013年中國累計并網運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7吉瓦,而對于電力市場支持和環境改善效果并不明顯。光伏行業經歷了前幾年高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產能需要消耗。目前在國內每裝機1吉瓦光伏發電,同時將有13吉瓦裝機供應國際市場。光伏發展遇到區域分布、并網穩定性等因素制約,過剩產能亟待消耗也引起廣泛關注。

  中國應當構建怎樣的能源結構?曾備受關注的風能前景幾何?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風能占據中國2012年裝機容量5%,預計2015年將達到7%。在2030年發展到裝機14%,與水電裝機容量持平,在2.9萬億美元的投資總額中達到12%。目前,風能占據總發電量3%左右,2030年新增總量1583吉瓦,陸上風機達到16%。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環境治理,以及強勁的市場需求共同推動風能不斷拓展,對風機制造商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硬幣總有正反兩面,世界上任何一種能源都有利有弊,所以發展適應當地情況的能源,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并不認為任何一種能源能夠完全取代煤電。”GE中國可再生能源事業部總裁李楓做出這樣的解釋。他還舉例,擁有豐富水電資源的挪威,60%-70%的電力供應來自于水電。中國西部、北部地區風況良好,適合發展風能,不必過多依賴煤電。李楓說:“人們每天都要看電視、上網、煮飯,電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出于對經濟增長、電力消費的樂觀預期,能源市場并非你死我活的競爭,未來市場空間很大,多種能源形式可以共存,關鍵在于發展定位。”

  客戶有飯吃,我們才有粥喝

  盡管風能市場前景可觀,但是發電企業也有不少的憂慮與困惑。發電企業需要從風場建設、項目管理、整機技術、風險控制到運營維護等角度綜合考量,進行理性投資與收益評估。一些企業采購風機設備時,往往過于注重價格因素,風機運營之后經常需要計劃外維修,影響風場電力生產,導致盈利損失。從風場長期運營角度看,很多低價的風機并不像看起來的那樣便宜。

  “對發電企業來講,有人愿意使用它提供的電能,從而獲得穩定的盈利,這才是最重要的。GE做了100多年的發電設備,一直考慮客戶的價值回報。客戶有飯吃,我們才有粥喝。”李楓這樣說,“作為制造商,我們不能盲目地追求風機的‘高大上’,追求多裝風機,而是需要考慮客戶的實際需求。”風電開發商在建設風場時,往往拿到的現場數據并不準確和完整,GE工程師需要翻山越嶺,對每個風機位置進行實地勘察。這樣才能得到精度更高、更完整的數據,進行風場優化布局。通過優化風機的位置和數量,可以提高發電量達20%。李楓說:“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能夠保證風機達到預計發電時間。更長的發電時間就意味著更多的發電量,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多經營收益。”

  大道至簡

  在GE工作18年、曾任多個技術部門負責人的李楓認為:“好的工程師都是做減法的,通過技術上的精簡,讓產品提高生產力。” GE把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長期積累形成的先進控制理念應用到了風機載荷控制上, 使得開發出來的2.75兆瓦風機比其他廠家的2兆瓦風機還要輕。當風吹到葉片上面,更輕、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葉片能捕獲更多風能,在同樣的風況下,能夠生產更多電力,為客戶帶來更多利潤。先進的空氣動力學和載荷控制系統的完美結合,不僅優化了葉片的尺寸,也大大減輕了塔筒的荷載負重,相比同等級的風機塔筒重量可以減輕達30%。另外,靈活的預制風塔甚至可以用集裝箱運輸,現場組裝,非常適用于道路設施不完善、地形復雜多樣的偏遠風場。

  工業互聯網也為風機帶來更為高效的精確測算和運營維護,提升了設備運行穩定度和發電效率。今天有22000臺以上GE風機在全球運行,每臺風機有多達幾百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的數據都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匯集到遠程監控中心。每個傳感器都在感知風機不同零部件的“健康”狀況,提示服務人員哪些需要進行主動維護。根據傳感器的實時數據,風機之間可以實現相互對話,共享運行參數,避免或減少由于個別部件偶然失效帶來的發電損失。風場之間可以相互通訊,協調功率輸出,穩定局部電網電壓。風場還可以預測未來30分鐘的風況,通過儲能平滑系統為電網提供可預期的穩定的功率輸出,電網運營商可以借此提前判斷是否需要投切補充電力,提高電網穩定性。另外,GE的PowerUp技術能夠根據現有風機機組的實際情況,優化控制參數,提升發電量高達5%,相當于客戶的利潤增加了20%。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為一家愛迪生所創設的公司,技術是GE借以登頂全球頂級公司的階梯,能源、交通、醫療等領域許多技術革新皆由GE而生。GE擁有巨大的平臺優勢,將先進制造、工業互聯網、金融支持等領域先進經驗和技術用于服務全球客戶。2013年GE研發經費超過55億美元,這是GE十年前研發費用的2倍,研發投入高于標準普爾指數500家公司中的487家。作為世界主要航空發動機制造商,GE在空氣動力學、引擎扇葉設計、高溫部件制造等擁有領先地位;GE所引領的工業互聯網革命,正在影響全球制造業;GE金融成為世界產融結合的典范,為全球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與支持,幫助客戶把握商業機遇、共同成長。

  基于GE全球巨大平臺,GE風能在風機技術、工業互聯網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擁有其他競爭對手不可比擬的優勢。

  新的征程

  2013年,GE和哈爾濱電氣終止在中國成立的兩家風電合資公司項目,雙方將兩家合資公司經過股權回購后,將作為獨立實體實施各自業務戰略。GE風能的戰略重點仍是高科技風機的商業化,幫助風電開發商和運營商提供最高的經濟回報和電力輸出。同時,他們致力于把先進的風電技術帶入中國。遼寧沈陽的風機制造工廠即是GE幫助中國客戶實現風電開發目標和財務指標的例證。目前,中國風電示范項目——江蘇如東特許權風場,也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的風場之一,該風場100臺風電機組由GE提供并實行遠程監測控制。

  李楓表示,隨著客戶越來越認同風能價值,GE中國未來將促成風能新機組的上馬,同時在質保方面尋求新突破,將風機使用價值最大化。“我們相信未來還能夠在風能領域發現新機遇,進一步實現增長。”編輯/劉雅靚

  總之 中國正在積極優化能源結構,以改善煤電生產的高排放對空氣質量的破壞狀況。其中,風能備受關注,GE正致力于把先進的風電技術帶入中國,推進高科技風機的商業化。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