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巨頭阿海琺損失慘重
2011-12-21 13:53 來源:中國能源報
圖中人物為阿海琺首席執行官呂克·烏塞爾
年底總是總結過往規劃未來的時候。在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的2011總結和未來幾年發展戰略規劃中虧損、裁員、暫停部分業務等詞語密集出現,這也將阿海琺的窘迫處境暴露無遺。
12月12日,阿海琺對外宣布2011年整體運營損失14億至16億歐元。
13日,阿海琺宣布新的發展戰略。戰略稱,受德國棄核計劃影響,公司將削減設在德國的1200至1500個工作崗位。2012年至2016年期間,阿海琺還將減少新增投資1/3,至77億歐元。同時公司還決定暫停在法國、非洲和美國的部分業務。
如果說9個月前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引發的全球核電市場低迷是阿海琺的新傷,那么公司近幾年來發展戰略的失誤則可稱為舊痛。面對著新傷舊痛的攜手來襲,雖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核電公司,阿海琺的日子也愈發不好過了。
福島核事故影響全面發酵
幾個月前,阿海琺首席執行官呂克·烏塞爾在公司2011年年中總結的時候曾表示:“福島核事故對核電生產的所有環節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如其所料,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后,全球掀起反核浪潮,阿海琺業務的諸多環節受損。
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民眾的反核情緒越來越濃烈,而阿海琺在日本的業務占到公司全球業務總量的12%。
在德國,因為德國政府宣布將逐步關停核反應堆直至放棄發展核電,阿海琺的業務也受到嚴重的影響,因為德國的訂單占其業務的6%。
瑞士和意大利也表示放棄或延緩發展核電,這縮減了阿海琺的潛在市場空間。
烏塞爾希望未來5年內能出售更多第三代歐洲壓水堆(EPR),可這并非易事。能源經濟分析師坎貝爾·尼克說:“EPR的成本很高,而且很多反應堆制造商正在建設其他堆型,競爭很激烈。”據悉,即便是阿海琺的本國同行法國電力公司也曾表示,將使用更便宜的反應堆,哪怕是來自阿海琺競爭對手的。
另外,法國工業部已證實,阿海琺在芬蘭和法國維拉芒維爾的EPR項目造價已遠遠超出預期。因超支和工期延誤,阿海琺與其芬蘭的合作伙伴正陷入爭端之中。
UraMin鈾礦收購敗筆
此次阿海琺出現經營虧損的原因還要追溯到4年前的一筆收購。
2007年法國政府批準阿海琺以25億歐元收購由英國和加拿大企業組建的合資公司UraMin,后者在非洲擁有中非共和國巴庫馬(Bakouma)鈾礦的開采權。
這次大手筆的收購也符合當時的國際鈾價市場行情。當時現貨市場的鈾價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一度升至138美元/磅。那時核電業界都在談論并暢想著核電復興。阿海琺為了鎖定新的鈾礦資源,溢價收購UraMin也在情理之中。
而如今,全球經濟疲軟和福島核事故的雙重作用已經拖垮了核電業。鈾市場也一片低迷,近期現貨價格在50-55美元/磅的范圍內徘徊。百元以上每磅的行情已成為讓人憑吊的歷史。
更糟糕的是,此前阿海琺曾估計巴庫馬鈾礦的儲量為4.52萬噸,而現在公司將儲量預期降低到2.6萬噸,縮水42%。市場分析師大衛·塔爾博特說:“那里的鈾資源儲量并沒有原本預期的多,這給阿海琺帶來巨大損失。”
做出收購決定的是烏塞爾的前任、被稱為“原子安妮”的安妮·洛韋容。
洛韋容在任期間將阿海琺打造成了一體化核專家。這期間,阿海琺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鈾生產商之一,其2007年的鈾產量達到6300噸,占當年全球鈾總產量的15%左右。如今阿海琺仍在從事核燃料采礦、核燃料提煉和銷售、核反應堆制造、廢料回收等業務。
時過境遷,洛韋容全面發展的高支出戰略正經受著慘淡市場前景的挑戰。這位執掌了阿海琺長達10年之久的女士在今年被法國總統薩科齊責令“下課”。
美好愿景遇到殘酷現實
烏塞爾沒有評價其前任的發展戰略,只是宣布在2015年間每年將至少削減開支10億歐元,到2016年至少出售12億歐元的資產。他沒有透露具體出售項目。但坊間已經有傳聞,阿海琺將出售其在加拿大的部分或全部鈾礦資產,買方可能是礦業巨頭力拓公司。
精簡人員也成了阿海琺節省開支的手段。雖然已經決定削減在德國的雇員人數,但在法國,政府給阿海琺施壓,不允許裁員。在本國有2.8萬個工作崗位的阿海琺于是決定不再招收新員工,這樣每年自然退休的員工將減少1200個職位。
即便面對殘酷的現實,烏塞爾仍堅稱,阿海琺所在的核電市場正在發展和壯大。他說:“阿海琺在中國、印度、南非和英國的業務發展良好,今年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核能發展報告曾預測,到2035年全球核電提供的能源將增加2.1%,主要增長地區為亞洲。”
據阿海琺統計,2010年核電為全球提供了378吉瓦電力,該公司還預測到2030年時,新建核電站將可增加304吉瓦的電力,而屆時現有核電站仍可貢獻159吉瓦電力。
阿海琺正在開拓核電安全市場,烏塞爾預測,后福島時代全球核電安全市場年創價值將達到35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