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視角看節能
2011-11-18 08:44 來源:《今日自動化》
導讀:在企業尋求節能的過程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無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事實上,自動化的發展本來就植根于追求工業生產的高效化、精確化、智能化的理念,這也恰恰與節能的大方向不謀而合。我們也看到,更多的自動化公司也正在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實現細分技術對節能的貢獻,傳感技術、軟件技術甚至是方興未艾的物聯網技術,都活躍在這一領域,為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
在近幾年內,節能的話題在業內不斷升溫。一方面,是企業節能的外部壓力在加大,相關的輿論、行業規約等推動效應日益顯著;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經濟需求也迫使其尋找新的效益點,節能作為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要素,其重要性越來越引人關注。
近日,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打造已基本完成,到2015年時,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將在GDP內占據7%~8%的份額,幾乎注定將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勢頭不可小視。這一趨勢的明朗化,也正面印證了節能的商業價值和日益重要的戰略地位。
而在企業尋求節能的過程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無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事實上,自動化的發展本來就植根于追求工業生產的高效化、精確化、智能化的理念,這也恰恰與節能的大方向不謀而合。
在企業尋求節能的路徑上,自動化系統、產品與技術可謂深入其中,并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節能型自動化產品、系統的市場也隨之迅速擴容。從數量與規模上來說,這一市場蓬勃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
而更重要的一個事實是,中國用戶看待自動化節能的視角也在迅速地走向成熟、走向深入、走向多元化,這樣的變化也十分令人欣喜。畢竟,用戶如何看待節能、如何理解節能、對節能有怎樣的思考和需求,這些正是決定自動化節能市場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利用變頻器等裝置節能曾一度是被企業最為熟知和歡迎的節能途徑,到今天,這一類產品仍然活躍在自動化節能市場。而在今天,節能已經不僅僅是設備的簡單替換,因地制宜、與管理相結合等理念日益深入到自動化節能的大趨勢當中。
隨之而來的,則是自動化節能新技術、新概念乃至新商業模式的又一輪百花齊放。體系化節能、工藝節能、能效管理等概念不斷沖擊著市場,并為具有節能需求且求知欲空前旺盛的中國企業用戶帶來了新的視角。
一方面,這與國際自動化先進廠商在中國節能市場的不斷深入密切相關。由于看到這一市場的勃勃生機,國際自動化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在節能自動化領域的推廣。很多一度在中國市場顯得有些“超前”的技術和理念變得正逢其時,所以國際廠商也更愿意把新的產品與系統推向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用戶對節能的要求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由于行業廣闊,用戶的情況也復雜多樣,面對著越來越多的節能選擇,用戶開始本能地尋求最適合自身情況的、靈活的節能之路,這也自然為多元化的自動化節能奠定了市場基礎。
因此,我們看到施耐德電氣從產品供應商轉型為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看到西門子積極打造并實踐創新型節能業務模式;看到霍尼韋爾致力于將能效管理、先控技術等節能利器應用于其優勢性的過程控制業務……我們也看到,更多的公司也正在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實現細分技術對節能的貢獻,傳感技術、軟件技術甚至是方興未艾的物聯網技術,都活躍在這一領域,為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
設備節能擔當基礎手段
早在幾年前,節能的號角已然響徹國內工業市場。而在當時,廣大工業用戶實現節能的方式還主要是購置節能裝備,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而從自動化的角度來說,變頻器、節能電機等產品成為了最廣泛和最普遍的節能裝備。
以變頻器為例,廣大的節能市場為這類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尤其是在風機、水泵類應用場合,變頻器的節能效果最為突出且立竿見影,不但能夠節能,還可以有效避免電機啟動時的大電流沖擊,降低關鍵機械部件的磨損。尤其是在電梯、重機等行業中,變頻器的再生能量回饋功能還可以進一步增加節能效果。
變頻調速的效果對于一些電機使用大戶來說尤其顯著,即解決了實際的節能問題,還實現了一舉多得。所以,變頻器也一舉成為了節能領域的典型產品,直到目前,這也仍然是用戶投入成本最大的自動化節能市場之一。
而同樣地,高效電機、節能照明、節能閥等節能設備,在節能的大背景下也快速地走入了工業用戶的視野,并得到大規模地應用,這樣一個個節能的“設備點”通過節能效果的累加,最終將經濟利益體現在用戶的電費中。
這種樸實的節能方式,被很多廠商稱之為“點節能”,即“設備節能”。用戶這種購買——安裝——節能的方式,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一種務實的方法。這種設備節能的特點是操作簡單,易于實行,除了初始投資之外對用戶并沒有太高的要求;而與此同時,用戶檢驗節能效果的方式也比較單一,每到達一個能源支付周期時,能源支出的變化也大致就是節能設備的實際效果。
能效管理系統風潮漸起
近兩年來,當各行各業的用戶正在盡可能地實施“裝備節能”時,一種新的理念已經在一些領先廠商的倡導下開始影響中國的廣大節能用戶,這就是能效管理系統的理念。
能效管理系統的理念,實際是在設備節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節能的系統性、可視性以及實時性。這種理念的具體實施,體現在借助于開放化、可集成化的信息化系統,對企業的能耗進行評估、觀測與分析,進而使用戶清晰地掌握自身的能耗分布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節能。
在這一理念的推廣上,很多廠商的行動和觀點顯得不約而同,在實際的相關產品與系統上,也各有各的“利器”,從這方面也能看出這些廠商有備而來的積極姿態。
比如,宣布轉型為能效管理專家的施耐德電氣,其主推的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臺就是一款非常典型的能效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建立在一個開放的平臺上,通過信息集成的方式,可以對各個系統內的能耗設備信息進行采集,幫助用戶有效地觀察到其生產信息以及消耗的能源信息,將能源信息和消耗信息相結合,就可以使用戶對自身的能效狀態有一個整體、透明的了解。
在這種可視化的基礎上,用戶對自身能效的把握力無疑大大地增強了,這也使其在能耗方面的量化控制更加具有實時性。相對于在支付電費、水費的時候概括性地評估節能效果,這種能效管理系統的理念讓用戶在節能上更加主動。
同樣地,在過程控制領域具有傳統優勢的霍尼韋爾也從很早就開始打造和完善其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在其所擅長的過程控制領域中,不乏能源密集型企業即“能源消耗大戶”,特別是如精煉、石化以及造紙、制漿等高耗能企業。這些企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能耗的點非常多,并且能耗分布復雜,所以其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同樣著眼于為用戶實現能耗的可視性與計劃性。
例如,在霍尼韋爾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中就融入了“能源儀表板”技術,這種“儀表板”同樣是通過從多種儀表和系統中收集信息,并針對動態能源目標跟蹤能耗,獲取并分析這些數據,幫助用戶了解關鍵能源指標以及這些指標如何影響整體能源消耗。有了這一功能,用戶能夠制定具體目標來節省能耗成本,并能夠針對這些目標建立具體實際運營記錄,同樣在實質上加強了自身對于節能的主動性和計劃性。
作為傳統的自動化巨頭,西門子同樣提倡能效管理的理念。針對這一問題,西門子將高效的能源管理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識別、評估、實現。西門子倡導在這一體系中,首先利用能源管理系統識別能源流,再利用計算軟件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來評估節能潛力,最終通過產品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來實現節能效益。
這一體系,實際上與西門子一直提倡的“全集成自動化理念”有著高度的契合,它同樣是在設備節能的基礎上,強調了對能源流的識別與評估,進而通過這種識別與評估來增強基礎設備節能的效果,強調了節能的組織性。
用戶需求推動理念創新
不難看出,幾大自動化傳統優勢廠商基于各自的優勢,雖然在節能領域各有特長,但在宏觀方向上卻有著相通的判斷。盡管相對于其他市場,自動化廠商在節能市場的引導性作用比較突出,但市場需求決定技術發展方向仍然是自動化市場的鐵律。在很大程度上,這其實體現出中國節能用戶對于節能需求的微妙變化。
比如,與幾年前相比,用戶在節能上的動力和期望值都在增加。在從前,節能對于企業用戶而言,更多是一種“錦上添花”,而在當前的形勢下,能源成本、政策導向、行業競爭、管理模式的升級,都對企業的節能形成了實質的推動力。
所以,企業看待節能的視角在發生變化,這筆節能賬目必須算得更勤、更細、更準,甚至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就迫使企業從基礎的設備節能,自覺走向能效管理的層面。
對于企業用戶來說,能效管理的理念不僅僅帶來節能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節能方面,用戶由被動變為主動,可控性大大增強。這也正是能效管理理念越來越得到業界的接受和歡迎的內在因素。
多樣化的節能視角
自動化行業一直是一個充滿多元化特點的行業。在宏觀上,節能的理念在不斷向前發展,與此同時,豐富靈活的自動化技術從各個角度改變著節能產業的面貌。由于各個自動化廠商在擅長的技術、領域和商業模式上呈現出極強的差異性,所以自動化廠商關注自動化節能的角度也是各有所長。大家在介入這一領域的同時,都在盡可能地發揮出自身的獨特優勢。
例如在過程控制領域領先的霍尼韋爾,就將其先進控制技術與降低能耗自然地結合了起來。由于對用戶的工藝具有相當的了解,霍尼韋爾可以利用其實時的先進控制技術,在確保生產穩定的情況下,實現最低的能耗。與普通的能效管理相比,這種改善無疑具有更強的專業性,也要求對行業具有極深入的了解,這正是基于霍尼韋爾在過程控制的獨特優勢。
同樣作為自動化巨頭,西門子則把目光投放在了多樣化的節能合作業務模式上。在中國工業領域,不同客戶在節能投資上的承受能力及理念也不盡相同。針對這樣的現狀,西門子在通常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創新型節能業務模式。
針對不同情況的客戶,西門子聯手第三方合作伙伴,提出了無績效保證直接業務、節能服務公司合作業務、節能融資租賃業務,以及承諾節能效果的直接業務等多種合作模式,在技術支持、產品、融資等方面提供了非常靈活的方式,大大豐富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正是憑借業務模式方面的創新,西門子的節能方案得以在多個行業取得優勢地位。
而在情況多樣化的機械OEM行業,節能方案的推廣同樣如火如荼。施耐德電氣可以針對不同機械行業的特點,通過靈活設計發揮出機械的最大節能潛力。比如在包裝機械行業,就采用運用驅動器、無刷電機及張力控制功能塊實現節能;而在輸送設備領域,則注重以變頻器代替傳統的接觸器實現節能;在起重機械行業則積極利用再生能源回饋技術實現節能。充分抓住各類機械的特點,有的放矢,使其在機械行業的節能方案得到了廣泛認可。
而更多的自動化廠商,也都在積極結合自身的傳統優勢條件,積極尋找與節能相契合的商機。在這樣的機遇中,儀器儀表、傳感器、工業軟件等廠商都起到了自身獨特的作用。尤其是針對一些規模有限但同樣迫切需要節能的企業用戶,一些靈活的能源管理系統的集成,也逐漸形成了市場。甚至是剛剛興起的物聯網技術,也已經在向節能環保的應用積極靠攏。
多樣化的需求,必然促生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我們也希望中國工業節能市場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能夠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