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納米球”產業化之路帶來了什么?

2011-10-07 17:46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7月21日,中東、北非地區客商與山東萬眾集團旗下的山東萬眾科技有限公司簽約,一次性購買了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價值2000萬元的“原子自組裝納米球固體潤滑劑”(簡稱“納米球”)。至此,該公司與美國、俄羅斯、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簽了合作協議和產品定單。

  6月27日,“納米球”被國家交通部確定為“十二五”第一批全國重點推廣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產品(技術),面向全國推廣。

  “納米球”何以“暢銷”世界?“納米球”產業化之路帶來了什么?

  仲夏時節,記者慕名走進山東萬眾集團探尋答案——

  “新材料”引發汽車節能革命性突破

  “納米球”為何物?這個“金娃娃”是怎樣誕生的?記者問。

  說起“納米球”的故事,山東萬眾集團董事長宮志利如數家珍……

  “這個‘納米球’可不一般!它是山東萬眾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濤教授的科研團隊合作,自主研發的非晶體合金材料制成的納米級的固體小球,全稱‘原子自組裝納米球固體潤滑劑’。”宮志利告訴記者,世界上第一塊合金熔體直接鑄造的塊體非晶合金就是張濤教授研發出來的。

  歷史追溯到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從部隊退伍回到地方工作的民營科技企業家宮志利和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海歸博士張濤走到了一起:一個鄉土高中生和一個大學教授的對話,誕生了一個引領世界汽車節能革命的新理念。

  宮志利脫下軍裝回到家鄉黃河岸邊的山東省高青縣,創辦了山東萬眾集團及旗下山東萬眾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山東萬眾科技有限公司和山東萬眾水業有限公司。

  張濤作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北航”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塊體非晶合金的形成與物性方面的研究。

  從留學日本回國到“北航”任教后,他又發現了多種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新型非晶合金體系和新的制備技術,推動了非晶合金的應用研究。

  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共同的事業讓企業家宮志利和科學家張濤一拍即合,“萬眾”與“北航”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決定研發固體潤滑劑。

  2005年早春,來張濤實驗室參觀的宮志利看到兩塊光亮的金屬材料,輕輕一磕竟火花四射!原來這是一塊非晶體合金,不導電,化學性質異常穩定,強度硬度達到了金屬材料的極限,具有高強韌性、高彈性、高耐腐蝕、耐高溫性、精密成型性和良好的磁學性能等特點與硬度高,具有摩擦系數小、低楊氏模量的超級潤滑等特性。

  宮志利就提出,如果做成納米級顆粒,用于汽車機油添加劑會咋樣呢?“這個創意令我思路大開。因為這種材料,我早在80年代末就已開發出來,但一直沒在潤滑特性方面應用。”張濤記憶猶新。

  “隨著汽車增加和石油資源緊缺,汽車節能產品開發越來越重要。自創業買上第一臺車以來,我一直使用好多節能產品,但效果都不很理想,這就萌生了自己研發納米級節能產品的想法。”宮志利說。

  把非晶體合金制成納米級非常困難,因其硬度高,且有很多工藝性技術需要突破。

  “各種方式都試過,最終通過高能處理工藝得到了理想的樣品。”宮志利說,“我們做了大量實驗,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到幾百納米的,作了不少樣品。”

  反復實驗做出成品來后,宮志利先在自己的車上用,效果很好。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進行了多種材料實驗、開發,拿到清華大學做摩擦學實驗,在交通部做了理化性能指標測試、道路性能試驗、發動機臺架試驗。歷經4年艱辛攻關,2009年5月,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材料節能產品——“原子自組裝納米球固體潤滑劑”。

  2009年6月7日,該產品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成果鑒定:“原子自組裝納米球固體潤滑劑”用于汽車發動機,可降低油耗、增加動力,效果明顯。具有高硬度、低楊氏模量和低表面能特點,其成分設計及制備工藝具有創新性,填補了潤滑油合金基添加劑的技術空白,在合金基成分潤滑油添加劑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繼鋼鐵的第一次、塑料的第二次,非晶體合金材料是第三次材料革命,用以替代常規材料,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張濤自豪地說。

  “納米球”彌補汽車機件材料表面技術“缺陷”

  7月27日,北京“桑拿”天,氣溫高達35攝氏度。坐進北京漁陽出租公司馮京海師傅的車,陣陣清涼撲面而來。“自從使用了‘納米球’后,我的車整天開著空調,動力比以前更足,每天最少節省油錢25元。我已經用到了第5支,我要一直用下去。”馮師傅說。

  “我見過多種汽車添加劑,司機們剛開始對‘納米球’不感興趣,試用后普遍反映節能效果很好。公司已有500多輛正在使用。”首汽友聯出租車公司車隊隊長艾鴻鳴說,“這全是出租車司機自己掏錢購買的,下一步公司所有車輛將全部采用。”

  “納米球”何以深受出租車司機歡迎?為什么“納米球”能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汽車是耗能大戶,通過使用“納米球”在汽車上可輕松的實現節能減排。宮志利告訴記者,發動機在運轉時,機械壁因摩擦會產生高溫、高壓。“納米球”會在發動機金屬界面之間,形成了一層由納米級的固體小球組成的特殊保護膜,使摩擦由平面磨擦變為滾動磨擦,并在運動中把機械壁上的磨損面修復填平,同時,由于“納米球”的填充,在氣缸和活塞環之間起到了很好的支撐和密封作用,使燃料燃燒更加充分。

  記者在一組高倍顯微鏡拍攝的汽車發動機軸瓦內壁照片中看到,未使用“納米球”的,軸瓦內壁上一道道劃痕清晰可見;而使用了的卻非常光滑,“納米球”的修復作用顯著可見。

  “在‘納米球’的作用下,發動機實現了兩次節能:一是阻力減少的節能,二是燃料燃燒充分的節能。這層‘納米球保護膜’是一種動態的,即工作一定時間消失后可以快速再次形成。其原理功能就是針對發動機摩擦表面進行的一種在線修復和動態保護。同時,使汽車尾氣中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減少5%—30%。”張濤說。

  使用“納米球”會不會給發動機帶來不利影響?宮志利表示,該產品的主要功效是修復發動機,降低車輛燃料消耗,對車輛其他性能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對其承擔產品責任保險。“萬眾”已經對該產品做了大量測試,有幾萬輛汽車、摩托車用過這個產品,節油率平均在10%—20%之間,從未發現有不利影響的案例。

  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對“納米球”進行了無機油破壞性試驗。主持實驗的楊仲玉教授說:“試驗汽車發動機在無機油狀況下運行了僅僅4分鐘就卡殼停轉,而加注上‘納米球’后,運行到第22分鐘才停下來,僅僅是因為發動機有一個連桿斷裂卡住機體而停車,其余部件完好無損,潤滑效果超乎想象。”

  “在發動機機件材料表面上做文章,彌補過去材料特性的不足,是一種創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榮惠康說,汽車內部機件,特別是發動機,通過使用“納米球”能大大降低能耗、減噪音、減排放,這是彌補了汽車現有機件表面材料技術的缺陷!

  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各類車輛1.87億輛,假設有1億輛用上“納米球”,按每輛車每年跑3萬公里、每百公里節油1升、節油率為10%算,每年將節約汽油3000萬噸左右,相當于一個大型油田一年的原油產量。同時還實現減排一氧化碳525萬噸,碳氫化合物21萬噸,氮氧化物52.5萬噸。

  由此可見,“納米球”產業化帶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將是非常巨大的。

  “政產學研資”結合的“萬眾”模式

  “納米球”能夠迅速走向市場,得益于“政產學研資”的緊密結合。宮志利深有感觸。

  “像我們這樣的民營科技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靠自己閉門造車,是不可能制造出高端產品的。”宮志利說,“我和張濤教授合作有兩種身份:一是老板,二是學生。作為老板,我為張教授出題目,提供資金支持、請張教授研發新產品。作為學生,我向張教授請教,通過學習,我知道要做的產品是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能做好?”

  7月28日,高青縣政府司機劉師傅在保養車時,按照縣行管局的統一安排,給車加注了“納米球”。“去年元旦以后縣五大班子帶頭,全縣上千輛公車利用保養時機,全部陸續配備使用。”高青縣行管局局長王光杰說,今年高青縣政府一次性采購了40萬元的產品。

  “在我們最需扶持之時,縣里的這一決策就是一場大好的及時雨!”宮志利感慨萬分。

  為了讓社會各界了解使用“納米球”,淄博市及高青縣政府聯合萬眾集團先后成功舉辦了“淄博—威海節油測試”、“淄博—日照”、“淄博市出租車車輛節氣測試”、“慶祝世界環境日北京媒體記者應用‘納米球’產品體驗活動”等10余次實地測試。“所有實測我都參與過公證,車輛平均節油率16.27%,一氧化碳平均凈化率9.71%,碳氫化合物平均凈化率16.03%。”高青縣公證處公證員劉曰花說,這些數據真實、合法、客觀、有效。

  截至目前,“萬眾”投入的產品研發、推廣資金已達3000多萬元。宮志利介紹,除了集團旗下山東萬眾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多年積累的資金外,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等國家、省、市、縣的扶持獎勵資金。2009年,山東省科技廳批準依托“萬眾”和“北航”共同組建“山東省微納米球機械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隨著市場的逐步認可,今年“納米球”系列產品可達200噸,可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左右,2012年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

  自主創新、跨越發展。“萬眾”人萬眾一心,正搶抓機遇,打造全國“原子納米球固體潤滑劑”產業化基地,爭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萬眾集團打造成世界級的“納米球”汽車節能減排第一品牌。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