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1.86%
2011-06-29 13:42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458家創新型(試點)企業2009年研發經費(R&D)支出達2434.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1.86%;這些企業創造的增加值達3.3萬億元,占全年GDP的9.8%。今天科技部等聯合發布的《中國創新型企業發展報告2010》顯示,創新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日益顯著。
創新型企業已成為我國研發投入的重要力量。458家企業2009年R&D支出達2434.9億元,占全年全國R&D支出總額的42%,R&D強度達1.86%,遠高于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0.96%。此外,這些企業全部建立了內部研發機構,其中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337家,占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58.6%;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29家,國家工程實驗室55家。
創新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458家企業2009年發明專利授權數達到12738件,占全年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數的9.9%,占全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數的17.9%;截至2009年年底,企業擁有的授權發明專利總量達49412件,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的23.1%。此外,458家企業主持制定國家技術標準4730件,主持制定行業技術標準3832件。
創新型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顯著。據對458家企業的不完全統計,2009年的資產總額達到19.3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13.1萬億元,增加值達3.3萬億元,利潤總額達8597億元;企業上繳稅費總額達11841億元,占全年全國稅收收入的19.9%。
創新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持續提高。在2010年《財富》500強中,中國內地入圍企業達43家,其中27家已加入創新型企業建設的行列,18家被評價命名為創新型企業。
報告顯示,一些創新型企業已成為所在區域和行業的骨干龍頭企業,對區域經濟增長及行業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如在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長沙,三一重工、中聯重工、山河智能3家國家創新型企業發揮了龍頭作用。
報告還特別指出,相當一批創新型企業已成為中國企業實現跨國成長的先行者。如華為、中興通訊、吉利汽車等企業率先通過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跨國并購、建立國際研發戰略聯盟等方式,在全球范圍獲取和整合創新資源,形成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報告還首次發布了基于技術依存度指數的創新型企業TOP100榜單,海爾、中興通訊、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名列三甲。
據介紹,截至目前,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已分4批選擇了550家企業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評價命名了365家創新型企業。該報告作為系列年度報告的第二卷,對前3批中的458家創新型(試點)企業進行了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