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與群策群力
2011-05-27 11:59 來源:管理學家
如果說豐田汽車以“精益生產”成為全球制造企業學習的標桿,那么,另一個全球領先公司通用電氣(GE)的傳家寶又是什么?恐怕并不是眾所周知的六西格瑪,而是“群策群力(work-out)”。因為群策群力這樣一項改革流程協助引發了GE的全面改變,沒有像絕大部分組織在變革上曇花一現,以失敗告終。GE在全球有幾十萬員工,業務范圍遍及飛機引擎、燈泡和信用卡等各個領域,它從1980年代末開始轉型,一直持續到現在。轉型精簡了官僚體系,加強了授權,并一再創造出最有效的交易方式。作為GE最重要的顧問,戴維·尤里奇等人以其對GE數十年的觀察,在新書《通用電氣模式》(The GE Work-out)中強調:“沒有群策群力,也就沒有后來六西格瑪的成功推行,更不會有GE舉世矚目的成功。”
就本質而言,群策群力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概念,它有一個前提假設,就是最接近工作的人必然最了解工作。不管他們的職務和崗位如何,當他們的想法被當場激發出來并化為具體行動時,整個組織就會充滿難以估量的活力、創造力和生產力。GE每年舉辦幾十萬場群策群力代表會議,所激發出的點子不計其數。它旨在以簡明的方式打破官僚體制,并迅速解決組織問題。來自組織中的不同級別和職能部門的眾多員工與經理人齊聚一堂,一起討論他們所發現的問題,或者高層主管所關注的問題。大家分成小組檢討“過去慣用的做法”,并對如何大幅改善組織流程提出建議。改革組織的建議會被指派給各個自愿執行的“認領人”,一直做到有結果為止,且群策群力幾乎可以用到任何形式的組織上。
群策群力通常先從官僚體制的“低垂果實(low-hanging fruit)”,即容易實現的目標做起,消除組織系統中的多余的輔助性工作,精簡流程。這一點頗似旨在消除浪費的精益思想。從去官僚化開始,各部門的流程實現迅速瘦身。當然,群策群力不僅僅用于解決具體的問題,它更是實現授權的催化劑,使員工有信心挑戰組織中有增無減的官僚作風,并有助于建立一種快速反饋、創新和沒有界限的文化。因為群策群力迫使管理者要與員工對話、迅速決策,而不是躲在辦公室里發號施令,所以,在戴維 · 尤里奇眼里,它“還可以成為培養領導者和管理者搖籃”。由于GE把群策群力融入了自身的DNA,所以它才能有堅實的基礎去推動實施其他戰略舉措,如六西格瑪和電子商務等等。對于企業來說,群策群力不是簡單的頭腦風暴,更不是一場運動,而是永無休止的過程。
杰克 · 韋爾奇這個被認為全球最成功、最強勢的GE前領導人曾說過:“有一種辦法可以證明群策群力已經成功了,那就是在公司里再也不用容忍我的領導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