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新政有望出臺 混合動力車迎來春天
2011-05-26 11:34
近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發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未來國家會出臺有關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全套政策,不要以現有政策來揣測政府只支持純電動汽車,不支持油電混合汽車,這是誤讀。”隨后有報道稱,這套新政將對新能源車輛的劃分更細致,補償額度更高,同時還將加大對混合動力車的補貼力度。
混合動力車注入新“動力”
一直以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更多地關注于純電動汽車。在去年推出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中,國家對純電動汽車和插入式電動汽車補貼金額達到6萬元和5萬元,但對于油電混合動力產品,則歸入“節能汽車”類別,只給予了3000元的補貼。巨大的懸殊讓許多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企表示“失望”和“悲觀”。日前,關于出臺加大混合動力汽車補貼政策的消息一經傳出,許多車企表示十分關注。早有敏銳的車商,在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中,就推出了自己新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將目光放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以期先聲奪人,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
私車落后公車蹣跚前行
對許多城市來說,新能源車的運營更多的體現在公車上。從2009年起,我國就開始啟動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的推廣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截至目前,覆蓋城市已經由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城市擴大到25個,沈陽也位列其中。
按照沈陽市的計劃,今年年底前,至少有240臺混合動力公交車上線運營。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沈陽市已經編制了《沈陽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實施方案》,兩年內沈陽將新增新能源車共1100輛(公交車600輛,出租車400輛,公務車100輛)。與新能源車在公車上有序推進相比,新能源車的私家車化進程則顯得步伐緩慢。尤其在2010年6月發布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沈陽并未被涵蓋其中。此外,在沈陽的汽車市場上,新能源車也是少之又少,消費者基本沒有選擇余地。政策上缺乏支持,市場上缺乏響應,新能源車的私家車化,甚為艱難。
混合動力車迎來春天
對混合動力汽車稍有了解的人會清楚,混合動力車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究其原因,與其價格有著重要的關聯。以別克君威混合車為例,雖然汽車4S店表示,該車的市場售價僅為20余萬元,已經是成本價格銷售了,但是這個價位對消費者來說,仍顯“昂貴”。同時4S店也表示,混合動力版的君威要比同級別車型至少貴了數萬元。
如果國家近期會出臺針對混合動力版汽車的新政,那么混合動力版汽車的銷售肯定會迎來春天。可以設想,之前國家對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每臺的補貼價格在5—6萬元,以此為例,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如果能達到同級別,那么將有更多的消費者接受混合動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