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5年百億 中航工業謀破發動機外資封鎖

2011-04-18 16:33 來源:經濟觀察報

  54歲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航工業”)總經理林左鳴,正在帶領這家航空制造業央企開打一場航空發動機翻身仗。未來5年,中航工業計劃籌措100億元資金研發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這是新中國航空工業60年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自主決策投資。

  發動機專業出身并曾在航空發動機企業工作了20年的林左鳴,試圖推動中航工業打破國外的嚴密封鎖,扭轉中國在航空動力(600893,股吧)領域的落后局面,成為這一競技場上為數不多的頂級玩家之一。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除了大把“燒錢”之外,其對材料、工藝、設備、試驗等方面的要求也極高,投資回收周期通常超過30年。盡管困難重重且短期內看不到回報,林左鳴還是下定決心發起這場戰役。

  補長短板

  林左鳴大學時讀的是航空發動機設計專業,畢業后在中航工業下屬的成都發動機集團和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工作了20年。這些經歷讓他對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性和中國的被動局面有著深刻體會。

  “航空發動機技術如果指望從國外買來,門都沒有。”林左鳴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四國能夠全型譜自主研發先進航空發動機,航空動力技術成為了大國強國對其盟友也要嚴密封鎖的核心技術領域。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發動機的價值一般占到整架飛機的20%-25%。由于技術高度復雜,其研制難度大,投入多,周期長,目前全球的頂級“玩家”只有西方四國。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起步較晚,同時受到重視程度、資金投入、工業基礎等因素的制約,盡管軍用航空發動機研制上有一定基礎,但在民用產品方面還處在較為落后的狀態。

  目前,我國進口和國產的在役商用飛機,選裝的都是外資企業生產的發動機。中國商飛正在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也選擇了美法合資的CFM國際有限公司研發的LEAP-X1C發動機作為唯一國外啟動動力裝置。

  出于對未來戰場與市場的擔憂,西方國家在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上一直對中國實施禁運和封鎖。即便是C919選擇了國外發動機,中標的CFM國際公司也計劃與中航工業在在國內共同裝配生產LEAP-X1C發動機,但這一合作并未涉及核心技術的轉移。

  美國國防部列出的十大嚴格保密行業中,航空發動機占第二位。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正與中航工業洽談合作的美國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地區總裁馬浩翔表示,由于要遵照執行美國政府在(高技術)進出口方面的規定,在發動機研發和制造的某些領域,霍尼韋爾不會介入與中航工業的合作,但在不受限制的領域,雙方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英國發動機制造商羅羅公司一位人士也認為,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是公司的商業命脈,如果將核心技術轉讓給別人,使其短期內變成自己的競爭對手,公司的股東和員工都不會同意。

  在此背景下,中航工業意識到,發展航空發動機技術不能寄希望于外資,必須加大原始創新和科技攻關力度,投入資金進行大量基礎性研究,通過大量試驗來積累數據。

  挑戰與機會

  由于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基礎較為薄弱,外資對核心技術實施封鎖,很多人士認為中國發展航空發動機的最大挑戰是技術。不過在林左鳴看來,只要有大量的人才安心工作,能夠投入大量的前期研究,技術障礙是能夠跨越的。

  在吸引并留住人才方面,由于過去投入不足,加之航空發動機的研制周期較長,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企業曾一度出現過人才流失現象。“在人才政策上,我們必須有比較高的待遇,讓他們安下心來工作。”林左鳴說。

  據了解,中航工業自2008年組建以來,已經著手對發動機業務的體制機制和人才政策進行了改革。中航工業成立了林左鳴擔任主任的振興發動機委員會,整合23家成員單位組建了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還與上海電氣(601727,股吧)集團、上海國盛集團等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了中航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航商發”),承擔我國大型客機發動機的研制任務。

  最近兩年,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的薪酬水平逐步提高,中航商發還于近期啟動了海外人才招募工作,今年底將形成500人左右的設計研發和管理隊伍,其中,預計今年新加盟的員工將有40%為海外人才。

  事實上,航空發動機是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的高科技領域,其研發和制造,不僅取決于航空制造企業的技術實力,也取決于國家在材料、制造設備和工藝等方面的水平。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董事長龍興元舉例說,一臺發動機中有1000至2000片多種類型的葉片,其制造技術水平決定著航空發動機的性能水平。采用數控加工方法是提高葉片質量一致性和穩定性的重要發展方向,但目前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葉片的最終精加工仍然主要采用人工磨削和拋光的加工方式,這也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性能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面對來自行業內外的挑戰,中航工業一方面向政府部門積極爭取對航空發動機研發的重視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在與上下游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進行攻關。去年以來,中航工業與國內十多所高校共同開展了基礎性研究,中航工業在每所高校都投入了數千萬元資金。

  林左鳴表示,盡管這些研發投入使公司的利潤增長受到影響,而且不一定能很快產生效益,但這些投資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價值增長。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尤其是高層對裝配國產發動機的期待,也給中航工業研制新型發動機帶來了難得的機會。據了解,中航商發為C919研制的配套發動機預計在2020年左右提交客戶,未來還將適時啟動寬體大型客機發動機的研制。

  C919是中國商飛公司研制的150座級雙發窄體飛機,計劃2014年底首飛,2016年開始交付用戶。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