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我國風電產業“追風逐日”風生水起

2011-04-18 15:07 來源:亮報

    導讀:國家電網公司日前明確提出,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在更大范圍消納風電。有專家稱,如果說“十一五”是風電產業的高速增長期,那么“十二五”則是持續健康發展期。

    4月15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風電發展白皮書》。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發布會上對媒體表示,中國風電市場開發潛力巨大,特別是隨著海上風電開發的啟動,風電產業將進入大機組時代。

  風電進入可持續發展期

  “十一五”期間,中國風電裝機連續五年實現翻番,總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同時,針對風電發展質疑的聲音也于此時響起,有人說風電產業“過熱”了。中國風能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顯示,2010年,中國內地新增風電機組12904臺,裝機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長73.3%;累計裝機容量達44733.29兆瓦,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風電并網難問題出現,棄風問題變得日益嚴峻。

  根據中電聯發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中國風電產業發展既符合國際社會倡導的低碳產業發展的潮流,也符合中國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國家支持的戰略性新型產業。中國的風電裝備制造業確實存在過熱的問題,生產廠布局存在“散”“亂”等現象。從發電成本上講,隨著中國風電裝備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風電開發的成本正在大幅度降低,其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運行良好的風電場的發電成本已接近煤電。

  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由此產生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很大,特別是煤炭的運輸和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十分突出,能源結構調整的任務很艱巨。目前,核電發展受到了更多的制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一時難以消除。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是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措施。總體來看,風電是新能源發電領域最成熟的技術,目前世界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利用風能發電,歐洲一些地區甚至將風能作為主要的發電方式之一。我國近年來風電飛速發展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風電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同時,還提出“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國家電網公司日前也明確提出,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在更大范圍消納風電,各有關方面都在著力解決風電發展面臨的新問題,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對于風電產業裝備制造業“散”和“亂”的問題,近兩年來也開始向好的方向轉變。中投顧問發布《2010~2015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集中程度再提高,企業實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將為“十二五”中國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史立山稱,目前我國風電開發主要集中于陸上,海上風電開發去年剛剛啟動。按照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建成500萬千瓦海上風電機組。也就是說,中國風電建設將由此進入“海陸并舉,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國家氣象局對風能資源的評估表明,我國陸地70米高度的風能資源達26億千瓦,海上風能資源尚沒有具體的評估數據,但初步分析也有上億千瓦,我國風能資源十分豐富。到2010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為4473萬千瓦,不到可開發風能總量的2%。。由此而言,我國風電開發市場潛力極為可觀。

  風電大機組時代來臨

  近年來,中國風電不僅裝機規模增長迅猛,而且單機功率也呈現不斷增大的趨勢。從世界范圍看,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制造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也在不斷增大,風電機組大功率化趨勢實際上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在20世紀90年代,“千瓦級”風電機組占據市場主流。2000年以后,“兆瓦級”風機制造技術日益成熟,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開發海上風電的啟動,大型兆瓦級機組開始受到市場青睞。

  《白皮書》提到,大功率機組不僅能夠提高風能轉換效率,還可降低風力發電的單位功率造價,進而降低風電場運行維護成本,從而提高風電的市場競爭力。因此,風電機組“大型化”順應了風電產業發展的方向。中國風電制造業的崛起,一要歸因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快速發展的風電市場的推動,二要歸因于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特別是在大機組研發等方面的自主創新。

  盡管“散”和“亂”問題目前尚未根本解決,盡管個別地方偶爾發生設備質量事故,但總體而言,中國風電制造業產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風電配套產業在不斷壯大,風電產業鏈日趨完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風電裝備制造業正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這將是“十二五”中國風電產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聲音:

    史立山:大風電需融入大電網  
 
  “我國風能資源與負荷中心呈逆向分布,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規模化開發風電,必須走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發展道路。”4月15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

  史立山是在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風電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表達上述觀點的。他說,大風電融入大電網,是我國規模化發展風電的必然選擇。大電網能夠充分利用不同區域風電的互補性,平滑處理風電并網帶來的波動,有利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據了解,國家已經規劃建設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為滿足大型風電基地順利接入大電網,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堅強智能電網。

  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跨區電網建設、構建“三華”電網,全國消納風電能力可提高一倍以上。到2015年,全國消納風電規模將超過9000萬千瓦,2020年,全國消納風電規模將超過1.5億千瓦。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