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重型機床亟待踐行“中國制造”

2011-04-13 09: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大連機床集團展出黑白紫三色為主色調的產品彰顯出龍頭企業的大氣與嚴謹,重型、成套化是其參展的主題。

 圖為大連機床集團本次展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大塊頭”———XK2140數控龍門鏜銑床

    在2010年中國機床行業市場一片大好的形勢下,重型機床卻奏出了一個貌似不和諧的音符。2010年,重型機床行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度同期下降12.3%;銷售收入比上年度同期下降9.1%。但在CIMT2011(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現場,記者卻絲毫感受不到重型機床行業低沉的氣氛,在國內幾大骨干機床企業的展臺上,都可以看到重型機床產品的身影。但集中展示不僅烘托出了熱鬧的氣氛,也暴露出重型機床行業產品結構“同構化”的趨勢。

  頗多企業涉足

  由于重型機床行業自2002年以來,工業銷售收入連續7年均以40%速度增長,自然吸引了各方的目光,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期間,該行業仍高速發展,更是加速了外界介入的腳步。據重型機床分會粗略統計,當前介入重型機床制造領域的企業已不下20多家,而原有的一些企業也都在這幾年擴大了產能。

  為此在2009年前后,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還專門組織調研,并在公開場合向業界提出警示,謹慎介入重型機床領域。

  然而,警示并沒有阻擋其前進的腳步。從CIMT2011現場可以發現,整個行業,基本有些實力的企業都已經涉足重型機床領域。

  比如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展出品種包含了數控龍門鏜銑床、數控落地銑鏜床、數控立式車床、數控大型加工中心、數控大型專用機床等重型類機床產品。

  而武重、齊重、齊二、北一、昆明機床、青海華鼎這些傳統重型制造企業也推出了不少新品。

  比如武重WHGS7000曲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注重曲軸的加工,有出色的切削能力和高速加工能力,適合加工船舶中低速重載柴油機曲軸,發電機轉子,印刷機、飛機、車輛的輪軸,大型電氣設備轉子等技術要求高、需多工序加工的零件,可一次裝卡完成多工序復合加工。

  齊重也展出了HDFVTG350X6/32L-NC高檔數控雙柱定梁立式車磨,適用于風電變槳偏航工件的加工,其內外圓柱面、端面以及“桃形溝”軸承滾道均可在本臺產品完成車削、磨削加工,并具備工件測量在線裝置,可對零件的各加工面進行線上測量,如零件存在超差可繼續加工修正。

  在這股浪潮中,一些民營機床企業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寧波海天、浙江日發、天水星火、華東數控等都在布局重型機床領域,并且勢頭甚猛,甚至一直在重型機床領域是空白的中國臺灣機床企業也在躍躍欲試。比如,記者在展覽會上了解到,一直專攻磨床的臺資企業浙江榮德有限公司已經攜手美國重型機床企業肯特公司合作生產重型機床產品;而友嘉實業的朱志洋董事長也透露,友嘉下一步的動作是加大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研發重心要從加工中心移到大、重型機床開發上來。

  此外,外資品牌比如德馬吉在去年3月份舉行了超大型CTX系列機床活動,并于去年三季度在全球范圍內正式推出超大型機床。

  在采訪中,有一種觀點很明確,中國政府對風力發電、大飛機制造、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工程,特別是“十二五”提出了高端裝備制造,這將促使中國重型機床市場的火熱會持續較長時間。

  事實上,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才會有這么多企業前赴后繼的進入。據中國機床工業協會重型機床分會秘書長翟巍分析說,國內市場需求的高檔數控重型機床仍以國外進口為主,占據國內市場需求40%以上的份額。加之近年來我國重型機床制造企業不斷擴大,出現重型機床和超重型機床同時有多家可提供產品的競爭局面。如此一來,就出現了重型機床技術趨同和同質化競爭的局面。

  呈現“同構化”

  每一個新企業介入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產品方向的選擇,以及技術來源的快速獲得。

  無疑技術引入加以消化吸收是個快捷的方法,因此這也成了不少后來者普遍采用的手法。

  “說嚴重點,可能是十幾家用的都是同一張圖紙”。北一機床總工程師劉宇凌在談到重型機床“同構化”時說,很多企業都生產落地鏜,也都號稱采用了靜壓技術,但那種靜壓有可能是“油海”里泡出的,而真正的靜壓技術對油膜的厚度有嚴格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3月份重型機床行業組織召開了來自行業11家企業的總經理、總工程師參加的“重型機床行業落實‘十二五’發展規劃及行業技術創新研討會”。

  與會人員認為,我國重型機床行業經過近幾年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鍛煉,無論是生產能力還是產品技術水平都有長足進步,但是與國外產品相比我們還有很大不足,最大差別是核心運行部件的技術水平和運行速度、機床精度保持性、機床可靠性,以及整體機床制造工藝水平與質量,這些是國外機床的最大優勢,亦是長期困擾我國機床制造業快速發展的頑疾。

  我國重型機床行業存在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的薄弱與滯后問題,導致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高。而其根源在于我國機床企業普遍存在“重技改,輕研發;重實用,輕基礎;重眼前,輕長遠”的“三重三輕”經營理念。國產機床產品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多次出現的問題,反映最強烈的癥結,也是在這些“理念”指導下形成的固有頑疾。

  提倡自我裝備

  大家達成了共識,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改變國產重型機床的形象,提升用戶對國產重型機床的信賴度。

  一是提倡行業自我裝備,在機床主機廠先期進行示范。比如機床企業自身的箱體類加工機床,如果滿足生產的話,盡可能自己武裝。如果你對自身的產品都不信賴的話,如何讓用戶放心呢。可以在機床主機廠建立應用示范基地,增強用戶信心,根據企業的產品特點和加工方式,通過對示范工程的研究,對質量、工藝、效率、加工方式、刀具進行全面研究,使用戶了解如何進行高效加工,如何得到較高的加工精度,以及如何解決大型箱體孔加工或平面加工中的突出問題。

  二是要在不同用戶行業做出業績。對典型行業的某關鍵工序取得突破,解決用戶應用中的突出問題,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設計及增加功能附件,擴展加工工藝范圍并進一步完善復合加工性能,提高機床的穩定性、可靠性、各項精度指標,并將推廣至用戶所在行業其他單位示范應用。

  三是在重點單元技術上有所作為。為了改變國產重型機床的形象,需要解決深層次的技術問題,加強機床行業基礎共性技術研究,改善技術創新環境和提升創新能力。

  惟有如此,才能基本滿足航空航天、能源、船舶、軌道交通、石化冶金等國家重點行業對高檔重型數控機床的需求,在重型機床市場豎起“中國制造”的名片。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