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裝備制造業需處理好四大關系

2011-03-15 17:2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12月7日:業內權威人士日前表示,“十二五”是解決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實現工業轉型升級邁出實質性步伐的關鍵時期。下一階段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裝備制造業應處理好四大關系。

  第一, 處理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關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

  業絕不能脫離現有工業基礎,另搞一套新的產業體系,必須要與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相結合。要在不脫離現有工業基礎的前提下,重視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

  第二, 處理好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的關系。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大幅提升自

  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催生和發展新興產業。既要著力推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又要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共同創造和分享國際創新成果。

  第三, 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領域跨越發展的關系。要合理規劃、統籌發展戰略性

  新興產業,協調發展。同時選擇最有基礎和條件的領域作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形成新的增長點,大力培育產業集群,促進優勢區域率先發展。

  第四,處理好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的關系。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企業主體的積極性。同時,研究完善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資金體系,創新支持方式。

  中國裝備制造現兩頭被動 需處理好四大關系

  (特約供稿:上海市輕工業情報研究所)  

  高端裝備制造業一直是為國民經濟各大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產業,隨著近期《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的發布,高端裝備制造業概念迅速“躥紅”,成為領銜“十二五”規劃的關鍵字眼。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第四屆亞洲制造業年會”上表示,大力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將是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是面向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性制造。

  “高端封頂、低端擠壓”

  張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并將此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的30%以上。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25%。”

  早在今年8月,工信部部長李毅中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工信部將制定“十二五”期間裝備工業發展的思路和重點工程建設,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十一五”以來,我國制造業取得長足發展,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張相木認為,這種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產業規模躍居世界前列,我國已建立門類齊全的制造業體系,裝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其次,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載人航天、繞月工程、高性能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和諧號CRH380A動車組再破世界紀錄,時速達到了416.6公里。

  再次,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十一五”前四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長值能耗累計下降20.76%,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3.14%。

  最后,兩化融合,穩步推進。“十一五”期間,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技術在產品研發設計中普遍使用。計算機集成制造等自動化控制技術也大量應用于生產流程控制,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已基本實現了產品設計、工藝流程和ERP的集成應用。

  而在此基礎之上,世界經濟在大調整、大變革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過度依賴虛擬經濟的增長模式受到很大的沖擊,西方國家加快調整科技和產業發展戰略,提出再工業化、低碳經濟、智慧地球等發展路線,重新重視實體經濟。但是,發達國家回歸制造業不是回到傳統制造業軌道上,而是瞄準高端制造領域,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謀求塑造新的競爭優勢,繼續掌控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

  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新興發展國家充分利用其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加快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擴大低端產品的生產能力。我國制造業正處于高端封頂、低端擠壓的雙重被動局面。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特點、新情況,對我國制造業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