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會報道——樓宇“管家”變耗能為造能
2010-11-10 16:48 來源:文匯報
昨日,工博會如期隆重興行,今年的工博會充分展示了“十一五”期間自主創新、振興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成果,為“十二五”期間繼續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新興產業,躋身制造強國升溫助推。
工博會凸現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成果
2010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昨天(9日)上午在上海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俞正聲出席并宣布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致辭。
韓正在致辭時代表中國工博會組委會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外來賓表示歡迎,向關心支持中國工博會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韓正說,本屆中國工博會是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所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國際成功展會做法,著眼于自主創新和后世博的科技發展,突出展示“新能源、低碳、環保、綠色”的產品和技術。其中,科技系統展區圍繞“后世博科技行動”,集中展示科技支撐世博、節能減排和惠民生、世博低碳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內容。本屆中國工博會一定能夠成為專業展商和客商集聚、先進裝備制造業設備集聚、高新技術成果集聚、科技信息和交易信息集聚的盛會,成為國內外工業領域交流合作的大舞臺。
今年工博會展覽面積為10.35萬平方米,共設置6個展區: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工業自動化展、新能源與電力電工展、環保技術與設備展、信息與通信技術應用展、科技創新展。參展企業1653家。今年工博會充分展示了“十一五”期間自主創新、振興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成果,為“十二五”期間繼續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新興產業,躋身制造強國升溫助推。各專業展緊扣行業發展熱點,打造行業展示專區,組織中外名企、重大專項、最新產品、關鍵技術參展,立足打造有影響力、知名度的國際專業大展。
開幕式前,俞正聲等領導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察看了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信息與通信技術應用展、科技創新展、工業自動化展、新能源與電力電工展、環保技術與設備展等項目。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科技部副部長杜占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上海市領導劉云耕、丁薛祥、徐麟、唐登杰、艾寶俊和部分兄弟省區市領導等出席。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雄主持開幕式。
用專注讓小球懸浮 “意念控制”耳機成為工博會最為搶眼展示之一
可以想象么?不用任何工具,僅僅依靠你的意念,就能“指揮”小球升高降低。本屆工博會上,作為消費領域生物傳感技術的世界領導者——美國神念科技公司的“意念控制”耳機成為工博會最為搶眼的展示之一。
記者現場體驗了一把:戴上耳機,集中注意力。只見操作平臺上,小球在出風口風力的吹動下逐漸升高“飄”起來,懸浮在空中;一旦記者的注意力分散,風力就會減小,小球就會逐漸下降。同時,記者通過用手控制出風口的位置,來控制小球的左右走向。兩者相結合,指揮小球完成鉆高低圈、上下坡、過橋等動作。
據介紹,在工博會展示的產品技術基礎上,美國神念科技公司開發了“腦立方”大腦訓練系統。這一系統可通過設計的10款游戲,訓練孩子對大腦注意力的控制能力。這一技術非但能運用在學習、醫療領域,還能運用到汽車、家庭生活領域。目前,該技術已推廣兩年,美國市場已銷售超過100萬份的產品,今年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樓宇"管家"變耗能為造能 中國國際工博會首日見聞
上海世博會上冬暖夏涼的“漢堡之家”案例館讓人印象深刻,但很少人知道,有個來自西門子公司的“管家”(GAMMAinstabusKNX家居控制系統)在背后打點著一切。在昨天開幕的中國國際工博會上,同為樓宇“管家”的智能樓宇(SmartBuilding)帶著全球頂尖科技成果和理念閃亮登場,這個“升級版”的樓宇“管家”不僅從監控管理到節能降耗都能“一手包辦”,更讓人驚喜的是,它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建筑理念:最好的“節流”是“開源”。它把樓宇變成了可再生能源的“制造基地”。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眾多摩天高樓,目前,建筑業的能耗約占全球能耗的40%。研究證明,現代節能技術能改善85%的建筑能耗。目前,中國約430億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先進的能源改進措施。如不采取積極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是現在的3倍。這次西門子在工博會上展示的智能樓宇最大的亮點在于,它不再是簡單地以節能為目的,而是充分挖掘“造能”的潛力:透過放置在展廳中央的透明簡易的建筑模型可看見:交織在模型內部的各色管道涌動著如血液般的能量,轉動中的風車,繞著樓宇行駛的迷你汽車……神奇“管家”節流開源的秘密就呈現在參觀者眼前。他把風、陽光、地熱等綠色能源收集后儲存,根據自帶智能樓宇電網的控制,當電價上漲時,盡可能使用自己收集的能源供電。而這些儲存的多余能源通過“并網”,也可向其他樓宇和社區輸出,獲取經濟收益。整個電網運行的流程通過模型管道顏色的變化一目了然。智能樓宇“管家”
不僅能精打細算,服務打理也不在話下。他能使室內空氣和室外一樣清新,讓屋內各種繁雜分散的設備安全有序運行,家庭電動汽車也可以用上智能樓宇收集的能源……
智能樓宇十分吸引人,但前期的技術資金投入成本是否很大?西門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不必擔憂,通過樓宇科技運用節能減排省下來的錢是大于前期投入的。專家分析,國際能源稀缺性加速了以創造再生能源為特點的智能樓宇進程,智能樓宇將成為未來建筑發展的大趨勢。
樓宇科技在發達國家的使用已較為普遍,單在歐洲已經有數百幢智能樓宇在運營。目前,國內建筑中,也在智能化的樓宇中嘗新。記者了解到,楊浦區政府辦公大樓通過改造,應用樓宇科技后,與非自控系統相比,節能達到18%。投入使用僅第一年,節約能耗就達到91萬,遠遠高于預期的目標。據悉,楊浦區未來將在更多的商務樓宇、辦公大樓中推廣使用這一技術。
在普通百姓生活的住所,樓宇科技讓人們感受了愜意和綠色:屋頂設置的氣象中心,采集氣溫、亮度等信息,落地窗中空玻璃間隱藏的薄膜依據光線強弱變換出最宜人的光照環境,不需要空調和暖氣;家庭用電可以自給自足;沒有廢氣的排放和污染……世博會上的“漢堡之家”案例館讓人們見識到智能“管家”打理出的舒適而又環保的家居住所,工博會上智能樓宇的亮相為人們帶來了“管家”走入百姓家的希望。專家披露,國內一些別墅也已經將“管家”請來,智能樓宇進入民用建筑的空間已經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