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GE正“點綠成金” 提高綠色競爭力

2010-11-08 11:50 來源:搜狐綠色

  【導讀:隨著由“高碳增長”到“低碳增長”的國家戰略的轉變,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國內的諸多企業熱議和努力的方向。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中國工商銀行、百事可樂、青島啤酒、歐萊雅(中國)、通用電氣、海爾集團、蒙牛、聯想、搜狐等各行業領袖企業聯合發起為期三年的“低碳企業責任行動”應運而生。 “低碳企業責任行動”是一項由企業發起,聯合政府、地方、上下游產業鏈和學術機構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旨在凝聚責任企業的榜樣力量,以幫助和引導企業和地方探索低碳發展模式,推動低碳經濟成長的聯合行動。

  2010年11月2日,搜狐綠色頻道專訪了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公關傳播總監李國威先生,請他與我們分享了通用電氣(中國)在低碳領域成功經驗。】

  企業“綠色供應鏈”是全球趨勢

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公關傳播總監李國威先生

  搜狐網:GE是實行全球資源整合和全球采購的典范,GE如何保障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環境友好型?

  李國威:我們的供應商管理與環保健康安全團隊是密切配合的,所有的供應商做的環保安全健康審計,我們都有一套監管程序,審計供應商的管理生產條件、勞動條件、工作制度是否符合我們規定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當地政府的法規;同時我們也給供應商做環保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訓,比如如何改進和提高在生產流程中能源利用率,如何提升企業長期的競爭力。

  我們認為“綠色供應鏈”是一個全球趨勢,不僅僅是在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也適用這個問題,我們的采購團隊還有環保健康安全團隊一直跟供應商一起去不斷完善這個過程。

  搜狐網:現在國內很多NGO組織都在關注企業的“綠色供應鏈”問題,也有和企業成功合作的案例。我不知道GE與NGO組織是否有過合作關系?

  李國威:暫時還沒有過。但是我們很關注NGO組織所做的事情和發布的各種報告,我們認為他們關注的方向其實跟我們關注的方向,原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要打造綠色產業鏈。

  我覺得NGO組織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像我們這種大型企業,其上下游供應鏈會牽扯到很多供應商企業,很難通過企業本身的上游力量或者通過政府監管的力量去實現“綠色產業鏈”,這還需要NGO、專家學者、政府和企業的多方共同努力。

  GE在中國50%以上研發投入用于綠色領域

  搜狐網:GE在05年推出的“綠色創想”戰略,到現在已經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綠色創想”戰略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如何?今后的計劃又是什么?

  李國威:“綠色創想”在中國推出的時間比美國稍晚。但實際上我們綠色產品的研發、銷售都是持續進行的,我們現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大概一半以上都是跟綠色或者是環境方面有關,我們還會不斷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力度。

  環保工作比較復雜,很多是一個過程。解決方法是將設備、軟件、模式、管理流程結合起來,GE除了制造具體的產品,如飛機引擎、火車機車等外,還有一套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天然氣發電和生物氣體發電,如養雞場、養牛場的沼氣利用,我們在北京與德青源公司合作,利用GE的能源解決方案,為德清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們把我們的技術應用到新的領域,實際上是給這種企業提供一種解決方案,這么多雞糞本來處理掉對資源是污染也是浪費,我們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發電。但這只解決了一半的問題,還有上網的問題,我們經過努力與政府和國家電網協調,最后將沼氣發出來的電上網。這就是循環經濟,它真的循環起來了,它買我們的設備需要有一定的成本,實際上對于用電來說最好把電都插到墻上,它的用電量沒有這么大,但是它有這種能力去發電,就把成本消化掉,買機器的成本,使用經濟的成本應該能夠消化掉,還可以賺錢,把電賣給電網,開始進入這么一個循環經濟的體系了。

  我們現在在推這種產品,在鋼鐵廠、焦化廠推進的夠減少排放的產業設備,最初購買這些設備需要花費成本,但是從長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來說,企業的收益是很大的,特別是如果政府再配以相應的法規,對企業的減排行動給予獎勵的話,對企業從商業上和經濟上應該是更加合算的。

  搜狐網:GE在2010年初表示,計劃在未來5年將清潔能源研發支出翻倍至100億美元,對于中國市場有何計劃?

  李國威:我們整個2010年到2015年在環保產品上的投入要達到一百億美元,09年已經達到15億美元。

  GE過去三年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是五億美元,其中有一半是在跟環保相關的。比如說現在我們做的風能,我們做的煤氣化,我們做的水處理,都是我們幾個比較大的在中國研發的項目。這個都是跟綠色低碳相關。

  GE通過“綠色環保”尋求盈利,提高競爭力

  搜狐網:我看到GE的主頁上有這樣一句話:環境驅動的企業戰略將有益于社會和我們的業績

  李國威:GE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責任”,一個是“可持續”。“綠色創想”戰略在05年提出,在那個時候確實是比較超前的,公司認為現代企業是不能避開環保責任的,現代企業必須承擔起為地球為我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創造出良好環境的責任。這個是企業自身的意識和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

  還有一個就是“可持續”,“環保”和“低碳”概念很需要得到傳播,讓公眾提高這方面的意識,但如何把他變成一種商業行為,如何用“綠色”來盈利,每個企業都需要思考。低碳環保的東西很難通過簡單的讓公眾提高意識,讓百姓今天少用水,這星期不開車,這種宣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真的讓他持續下去,真正能夠在大的環境效益方面有所改善,其實更多的還得依靠企業的力量。

  讓企業長期投入,不可能總讓它像做慈善一樣總是往外捐款,必須形成很好的產業鏈。具有環保研發能力的企業,雖然前期投入大量資金搞研發,但如果生產出具有環保和商業效益的產品,就會有人買單,企業就會盈利,這樣才會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我們總說綠色就是商業,低碳就是賺錢,這種話初聽起來不是很好,但說的是實話,在低碳行動當中需要企業的聲音,需要企業發揮作用。你們找了十家有影響力的企業,這些企業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提高公眾的低碳和環保意識,另一方面通過這些企業的標桿作用,帶動更多企業進入到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中。

  GE希望各國政府減少或取消貿易壁壘,讓先進的環保技術自由地在全球市場流通

   搜狐網:GE是否關注“氣候變化”問題?

  李國威:我們一直在關注氣候變化的所有談判進程,GE希望在全球范圍內能夠更好地推廣技術和資源的自由流通。

  去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GE出動了20人的團隊去到現場,主張希望各國政府減少或者取消貿易壁壘,讓先進的環保技術能夠自由地在全球市場范圍內流動。

  我們希望技術、資金、資源能夠自由流動,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有國際的合作,政府去支持和推動這樣一些合作。比如說在煤這個領域,在火電這個領域,中美兩國是煤炭消費大國,也是煤炭儲備大國,這兩個國家在技術資源上又有很大的優勢,我們認為中美兩國其實應該更好地在清潔煤這個領域能夠進行很好的配合,我們也不斷去促進這樣的項目,包括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包括在我們自己的研發領域能夠加強對清潔煤這塊領域的投入。

  關于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

  美國通用電氣(GE)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基礎設施、金融和媒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企業,致力于解決世界上最棘手的問題。GE的產品和服務范圍廣闊,從能源、石油天然氣、水處理、航空、運輸系統、家電、照明和醫療,到金融和新聞媒體及娛樂,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30多萬員工。

  GE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托馬斯•愛迪生,他于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GE是道•瓊斯工業指數1896年設立以來唯一至今仍在指數榜上的公司。2009年GE的年銷售額達1570億美元。

  GE現有5個產業部門,其中包括:科技基礎設施、GE能源、金融、NBC環球和家庭和商業解決方案。

  早在1906年,GE就開始發展同中國的貿易,是當時在中國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公司之一。1908年,GE在沈陽建立了第一家燈泡廠。1979年,GE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建貿易關系。目前,GE的所有產業部門都已經在中國開展業務,擁有13,000多名員工,并建立了50多個包括獨資、合資企業以及研發中心等經營實體,總投資20億美元。2009年,GE在中國的銷售收入達到53億美元。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