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推進兩化融合向縱深發展

2010-10-09 17:04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經濟學家將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經濟發展劃分為五個長波周期,過去的每個長波為50年左右,分別以紡織、鋼鐵、石油和重化工及電力、汽車為主要驅動力,第五個長波周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21世紀中期,信息技術是主要經濟引擎。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實現機制,其核心是充分發揮IT技術在工業化進程中的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作用,通過IT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和廣泛滲透,實現工業高附加值化,提高工業競爭力,使IT成為新的工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引擎。隨著IT技術向移動、智能、嵌入式發展,IT技術在工業中的滲透性、嵌入性以及帶動、提升作用愈加顯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逐步表現為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移動化等。例如工業研發設計和工藝流程設計向集成化、虛擬化、多維化方向發展,工業生產裝備技術向集成化、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企業管理向集成化、平臺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等。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實現我國工業由大變強、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通過數控生產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消費者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等改造工業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率;通過標準化、監控、優化、再思考和轉變等方式實現工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發展低碳經濟。2008年10月,由氣候組織等合作完成的全球報告《SMART2020:實現信息時代的低碳經濟》顯示,通過提高效率和實現非實物化,到2020年,IT在其他經濟領域的應用能夠使全球碳排放減少15%。2009年5月,美國節能經濟委員會撰寫的報告《半導體技術:美國能源生產率革新的希望》表明,采用新技術將使美國在2030年前無需再建造296個大型電廠,同時使電力總需求量減少1.2萬億千瓦時。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推進IT技術發展和應用。美國信息化投資從1980年的278.9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5114.2億美元,增加了近18倍;信息化投資占GDP的比例1980年為0.54%,2007年達到4.44%。日本信息化投資從1980年的約1萬億日元增長到2007年的20萬億日元,增加了約19倍;信息化投資占GDP的比例1980年為0.36%,2007年為3.52%。美國、日本等國家還紛紛制定國家層面IT發展及其與重點行業的融合戰略。美國利用IT技術對傳統產業加以改造,實現產業結構調整,不但使當時失去競爭優勢的紡織、服裝、建筑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而且使鋼鐵、汽車、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美國航空工業,實施全數字化設計制造系統技術,飛機制造業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通過為航空公司科學定價的收益管理系統等,推動航空服務業不斷發展,IT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航空公司的舊有格局,給廣泛應用IT技術的中小航空公司提供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日本的各行各業都融入了IT化的元素,其中以汽車和家電兩個行業最為典型。在汽車行業,日本各大汽車廠商廣泛引入IT技術,為汽車產業注入新的動力,朝著智能的方向發展,很多廠商相繼推出具有智能元素的概念車,另外,IT技術還帶來了使用新興清潔能源的環保型汽車的出現。

  當前,我國工業正面臨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推廣IT技術應用,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是我國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我國已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有相當規模和較高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成為全球制造基地。同時,IT技術和產業取得重大發展,正由IT產業大國向產業強國邁進。IT技術在各行各業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已具備廣泛和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條件和基礎。我們要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推動IT技術應用,實現政府宏觀引導和市場微觀調節、拓展內需市場與穩定國際市場、技術創新與結構調整三個結合,繼續大力發展信息網絡科學技術。抓住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機遇,創新IT技術和產業,全面完善IT技術在工業中的推廣應用環境,從區域、行業、企業三個層面持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向縱深方向發展。

  (作者系中國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研究部負責人、北京大學信息學院老師)

  熱點聚焦關注兩化融合

  兩化融合從局部應用邁向綜合集成

  《經濟日報》,2010年7月1日

  圖為福田雷沃重工的信息服務中心,是集語音交互應答、專業呼叫處理與計算機網絡數據支持于一體,實現企業與客戶全時、無縫聯通的信息傳遞樞紐。本報記者黃鑫攝

  “經過一年多的評估,鋼鐵、化肥、重型機械、轎車、造紙、棉紡織、肉制品加工等七個重點行業開展的企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已經基本出爐。報告顯示,這七大行業的兩化融合總體上仍處于以局部應用為主的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日前告訴記者。

  作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成為關鍵。而大力提升重點行業企業的兩化融合水平,是企業兩化融合的突破點之一。

  為幫助和引導企業在兩化融合進程中,對比先進水平,把握發展方向,找準著力點,從2009年上半年開始,工信部對上述七個重點行業,試點開展了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工作。“這也是工信部首次大規模對國內企業兩化融合水平進行摸底。”此次評估專家組組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王安耕如是說。

  評估體系普遍認同

  企業的兩化融合到底該怎么融?現階段進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這不僅是企業關心的問題,也是主管部門著力了解的問題。”徐愈坦言,“只有弄清楚了這些問題,才能切實有效地推動兩化融合向縱深發展。”

  基于此,工信部首次對企業的兩化融合進行評估,著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法。“這也是評估工作能夠持續開展,并切實發揮作用,支撐兩化融合走向深入的關鍵。”參與評估的專家、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副所長劉九如告訴記者。

  據悉,此次評估工作專門建立了工業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總指標體系和評分方法,各行業協會在總指標體系框架下分別建立了各自細分行業指標體系。“這是此次評估工作的核心成果,也是其順利推進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徐愈說,“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專家咨詢論證和實際測試檢驗建立的這套分行業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得到了包括企業在內的業界普遍認同。”

  據介紹,本次評估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評估指標體系以及評估方法和程序,用以衡量企業兩化融合所處的階段、發展規律和關鍵特征。各行業評估指標體系的一二級指標相同,一級指標有三項,二級指標共九項。各行業三級指標及其項下的數據采集項則不同,直接針對信息技術在企業各個關鍵業務環節的具體應用狀況,兼顧了現階段企業實際水平,體現了引導發展的作用。

  融合水平亟待提高

  在確立了評估指標體系及方法后,工信部選擇了七大重點行業進行試點評估。“這些行業涉及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重點民生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產業領域。”劉九如告訴記者。

  以鋼鐵行業為例,此次評估覆蓋企業60家,其鋼產量占全國重點大中型企業鋼產量的78.97%,占全國鋼產量的64%;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85%,還涵蓋了全民、集體、中外合資、外資和混合所有制等多種性質的企業。

  評估顯示,七大行業的企業兩化融合總體上仍處于以局部應用為主的階段,不同行業融合水平差異較大。其中,24.5%的評估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重點關注于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43%的評估企業處于信息化局部覆蓋階段,各單項業務應用有一定成熟度,但協同集成基本尚未開展。只有10.3%的評估企業處于深度創新階段,在市場開拓創新、決策支持和綜合節能減排等方面成效顯著。其中,鋼鐵和轎車行業開展集成性應用較為普遍,重型機械和棉紡織行業總體處于由局部覆蓋向集成過渡階段,化肥、造紙和肉制品加工行業基本處于局部覆蓋階段。

  “實現業務集成、精細管理和流程再造是兩化融合領先企業的重要特征。”劉九如說。這些企業圍繞企業戰略和核心業務,實現了研產供銷、管理與控制、業務與財務全流程的深度銜接和協同集成,優化或深刻變革了傳統的業務流程、管理方式和經營模式,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劉九如告訴記者,根據評估顯示,得益于兩化融合,這些企業大部分都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

  “在評估中,我們發現關鍵薄弱環節正成為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的瓶頸。”王安耕告訴記者。比如,重型機械行業的突出矛盾是解決關鍵設備數控化率和聯網率、生產進度和成本管控;而化肥行業的重點薄弱環節之一是信息技術在源頭工藝改革和末端治理中的應用水平低,直接影響到節能減排。王安耕指出,這些關鍵薄弱環節與企業競爭力提升具有較高關聯度,既是制約當前兩化融合綜合效益發揮的瓶頸,也是進一步提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的突破口,亟須重點關注和解決。

  推動資源綜合集成

  怎樣才能深化企業兩化融合?一個重要舉措是,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以棉紡織行業為例,提高計算機輔助配棉效果的關鍵在于原棉品級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在美國,農業部門在收購環節開展原棉品級快速檢測,結合使用條形碼技術,實現對原棉收購、流通、加工過程中的逐包管理,從源頭上解決了從原棉貿易流通到生產加工過程中原棉品級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和權威性問題。

  “目前我國僅靠在棉紡織行業內部解決這一問題,存在重復檢測、檢測數據不統一、缺乏權威性、儀器使用率低等問題,直接影響到計算機輔助配棉的推廣應用。”劉九如認為下一步應著力加大推動力度。

  不僅如此,王安耕還建議,應圍繞行業重點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把推進兩化融合工作落到實處。“根據評估結果,工信部在兩化融合工作中將對此加以重點關注,做出相應安排,加大支持力度;同時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研究解決跨行業跨部門的重點問題。”徐愈介紹說。

  根據安排,評估工作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擴大評估行業范圍、擴大參與企業范圍,繼續完善和大力推廣行業評估標準,從而推動行業企業兩化融合走向深入。

  此外,評估專家也建議,將推進兩化融合向縱深發展、提高行業整體水平與編制實施“十二五”行業發展規劃相結合,與技術改造工作相結合,與當前促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的重點工作相結合,與發展高端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統籌安排,同步推進。

  我國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大體可分為起步階段、局部覆蓋階段、集成階段等。劉九如給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發展前景:屆時,工業領域信息技術應用將朝著綜合集成的方向發展,開始突破企業邊界,實現面向市場和客戶的業務流程和生產、經營模式的變革,支持形成新的工業能力。“但距這一目標還較遠,我們依舊任重而道遠。”劉九如如是說。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