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信息社會究竟是什么樣?

2010-10-09 15:46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概念定義

    目前,較為普遍接受的對信息社會的定義是在2003年日內瓦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原則宣言》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全面發展的信息社會。在此信息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識,使個人、社會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提高生活質量。”

  基本特征

    事實上,作為一種新型社會形態,信息社會已經在經濟、社會、政治、生活等各個領域表現出全新的特征。而總結來看,主要有四個基本特征:一是知識型經濟,這是一種以知識和人才為基礎、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經濟形態;二是網絡化社會,主要表現在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備性、社會服務的包容性、社會發展的協調性等方面;三是數字化生活,包括了生活工具數字化、生活方式數字化、生活內容數字化等內容;四是服務型政府,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階段劃分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為了定量測量信息社會發展水平,我們提出了信息社會指數(ISI)。根據這一指數,可以將信息社會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信息社會發展將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面臨不同的任務和問題。

    ――起步期,即ISI值在0.3以下。這一時期的基本表現為信息技術的初步應用,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培訓和提高社會認知。

    ――轉型期,即ISI值在0.3~0.6。這一時期信息技術應用擴散加速,實效開始顯現。而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發展的不平衡,主要任務則是加快調整與改革,逐步消除發展中的不利因素。

    ――初級階段,即ISI值在0.6~0.8。這一時期信息技術的影響逐步深化,面臨的主要是互聯互通和一些實用性問題,主要任務就是要加快體制和機制方面的改革。

   ――中級階段,即ISI值在0.8~0.9。這一時期由于信息技術的影響,經濟、社會各領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的主要是包容性問題,主要任務則是要關注弱勢群體和實施普遍服務。

    ――高級階段,即ISI值在0.9以上。這一時期基本已經形成包容性社會,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進一步在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