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全力以赴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2010-10-07 22:56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 江國成)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這是中央政府為節約能源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履行政府承諾而作出的重要部署,各級政府必須全力以赴,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不折不扣地完成。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實現上述節能減排目標的決戰之年,時間緊,任務重。過去4年,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綜合運用經濟、法律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斷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投入和支持,節能減排取得了很大成績,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但由于去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僅降低2.2%,不及此前三年的平均速度,決戰之年要實現既定的節能目標,任務十分繁重。
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從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高度,重視節能減排這項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加深認識。
去年三季度以來,我國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耗強度下降趨勢減緩甚至由降轉升,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出現這一現象,既有產業結構調整進展不快,有些行業對“高排放、高耗能”產品需求過旺的原因,也有一些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由于認識不到位,在落實節能減排工作時往往措施不得力,個別地方甚至為了本地或企業的局部經濟利益,不但不厲行節能減排,積極轉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反而縱容和支持“高排放、高耗能”項目,在執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時采取陽奉陰違的態度。
因此,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關鍵在于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8大任務具體而明確,各部門和地區應采取得力措施,繼續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狠抓落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狠抓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對省級政府的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另一方面,要堅決查處違規亂上項目、嚴重浪費能源資源和污染環境等行為。
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運用稅收、價格杠桿等手段,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減少市場對“高排放、高耗能”產品的需求。同時,繼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使節能減排成為城鄉居民的自覺行動。
雖然只有8個多月的時間,任務重,但只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各負其責,同心協力,全面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重要部署,“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溫家寶:落實責任 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溫家寶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統一思想 落實責任
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并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國務院5月5日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切實把節能減排作為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下更大的決心,花更大的氣力,做更大的努力,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主持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張德江、王岐山,國務委員劉延東、梁光烈、馬凱、孟建柱出席會議。
溫家寶指出,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國務院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區、各部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一五”前四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標仍然十分艱巨。特別是今年一季度,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業加快增長,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個季度的工作壓力。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是各級政府必須向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是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實際行動,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我們的承諾不能改變,決心不能動搖,工作不能減弱。
溫家寶強調,要堅持節能與發展相促進,開發與節約相協調,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一)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必須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嚴把項目審核管理關、項目審批程序關、“兩高”產品出口關。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今年要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2500萬噸、煉鋼600萬噸、水泥5000萬噸、電解鋁33萬噸、平板玻璃600萬重箱、造紙53萬噸,5月底前要把任務落實到各地區和企業。(二)加快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33億元、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500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重點行業煙氣脫硫、節能環保能力建設等,確保形成年節能能力8000萬噸標準煤,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噸、垃圾日處理能力6萬噸。繼續著力抓好工業、建筑、交通三大重點領域節能,公共機構能耗指標比去年降低5%。(三)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繼續做好高效節能空調推廣工作,加大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力度,推廣節能燈1.5億只以上。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和關鍵技術攻關。發布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目錄。擴大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范圍。全面實行政府優先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認真落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四)切實加強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點耗能行業和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節能監管,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要確保形成2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大力推進節能發電調度,優先調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的燃煤火電機組發電上網。進一步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制定和實施用電高峰期供電方案,重點保證居民合理用電需求。堅決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的單位,收取懲罰性電價。(五)嚴格執行節能減排法規標準,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盡快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推進高效節能電機、變頻調速技術、先進發電設備等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完善主要用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嚴肅查處違規亂上項目、對高耗能企業實行電價優惠、嚴重浪費能源資源和嚴重污染環境等問題。(六)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落實煤層氣發電、余熱余壓發電上網和價格政策。積極落實國家支持節能減排的所得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加快實施資源稅改革。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七)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繼續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新聞媒體要定期公布各地方節能減排進展和能耗情況,報道先進經驗,曝光反面典型,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
溫家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對本地區、本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強化行政問責,對各地區節能目標完成好的要給予獎勵,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責任,根據情節給予相應處分,直至撤職。要嚴防弄虛作假,對任何地方和企業,一經發現數據造假、做表面文章,都要堅決嚴肅處理,確保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一致性。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的節能減排投入機制。要深化重大問題研究,有關部門和各地區要做好月度、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情況的分析和預測預警,抓緊研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實現途徑、保障措施、政策體制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河北省、山東省人民政府以及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負責人在會上發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要負責人,國務院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中央和地方有關重要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有關部門和解放軍總后勤部的負責人應邀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