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海:今日自動化的任務是服務綠色經濟
2010-09-15 15:43 來源:中華工控網
“今日自動化的任務是要為綠色經濟服務,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新能源和節能減排。因此,自動化企業要從自動化產品的本身做到減少功耗、采用環保節能材料、延長儀表生命周期,為新工藝流程、新工藝設備保駕護航,使之能安全、高效的運轉。”在日前舉辦的儀器儀表與綠色經濟高峰論壇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自控工程設計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夏德海如上表示。
夏德海說:“今日自動化的熱點是物聯網和智能電網。”
凡是新生事物的產生,首先是市場需求,其次是技術上的可靠,當二者具備時,新生事物就會油然而生。隨著國防工業、農業、商業、儀器、醫療等行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全的日益重視,就需要一種技術的產品在一定范圍內方便地進行實時感知、監測和采集多種信息并加以處理和控制。同時,由于新能源的發展,風電、太陽能的發展非常迅速,但它們所發出來的電能很難儲存,這就需要靠電網吸納和有效調度。于是物聯網和智能電網便提到日程上來,成為世界共同發展的趨勢。
夏德海表示,今日自動化的難點在于創新。從目前來看,近年來自動化技術尚無明顯的或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但也有一些小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
面對節能形勢,有關節能的儀表不斷出現;在控制系統方面生產PAC的大廠商明顯增多,經過SIS認證的DCS進入了功能安全領域;在智能化方面,從靈巧式、智能化到現在的智理化的出現。
在控制系統理念方面,從CIMS、PCS、MES與ERP,集成、一攬子解決方案、無縫連接到現在協作、協調和共存的概念,并無太大的區別,不過還是分工與集成而已。
現場總線在流程工業中應用進展不大,FF在中國市場除了合資的石化大型企業尚能獲得應用于外,國內的石化大型企業則一概不用;EPA的推廣也很緩慢。
夏德海認為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符合我國的國情,但是需要總結提高,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當前自動化要重視用戶在應用科技工作中的地位,若不重視用戶的需求則將成為無本之木;自動化要為工藝生產服務,當好配角,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會議的最后,夏德海展望了自動化的發展趨勢。他說:“今日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是智理化(wisdom)。從智能化的發展來看有三個階段:靈巧化、智能化、智理化。靈巧化是智能化的初級階段,智能化是繼靈巧化的繼續發展和提升,實現了人工智能化;智理化則是智能化發展的高級階段,主要以人為主要決策核心的人機和諧系統向以機器為主體的自主運行轉變,要求智能系統最終必須像人一樣具備做出符合人文倫理、生態環境倫理的行為。”(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