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中國CEO程美瑋:分享知識產權是大挑戰
2010-08-13 11:53 來源:時代周報
【導讀:1950年出生,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工業工程/業務研究學士學位,在Rutgers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并是Dartmouth Amos Tuck管理人員項目以及麻省理工學院高級管理人員項目畢業生?!?/span>
程美瑋
程美瑋簡介
1950年出生,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工業工程/業務研究學士學位,在Rutgers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并是Dartmouth Amos Tuck管理人員項目以及麻省理工學院高級管理人員項目畢業生。
1972-1995年期間擔任 AT&T(臺灣)總經理、亞太地區銷售總監、產品管理部總監、國際銷售業務部總監、業務發展部副總裁以及AT&T(中國)總裁。
1995-1998年期間擔任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兼通用電氣亞洲家電部區域高級主管和總裁。
1998-2008年期間擔任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2008年從福特公司的職位卸任并賦閑。
2010年起西門子東北亞區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4月27日,西門子公司官方宣布由60歲的福特汽車公司中國區前CEO、來自中國臺灣的程美瑋(美籍)取代現年49歲的德國人郝睿強博士(Richard Hausmann)擔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后者將轉而領導管理西門子全球智能電網項目。
8月4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祖籍中國浙江的程美瑋用流利的漢語與在場的記者交流。老人相貌富態和善,說話思維清晰,精力充沛。
筆者注意到他名片上沒有專門的英文名,而是拼音的Mei Wei Cheng。西門子工作人員透露,程美瑋并無特別英文名。從這個細節上,可以感覺到這位西門子中國新掌門的本土化思維。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從退休中回來。事實上我非常享受退休后的這段生活。我和家人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打高爾夫球、釣魚。這是我37年里不敢想象的。”
但是,到了耳順之年的程美瑋,為何放下悠閑的天倫之樂,從退休中回到經濟最前線?
“西門子有160多年的歷史,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面對記者的提問,程美瑋解釋道。
對于西門子本身的向往,是他重返職場的最主要因素。
本土化并非全部
“公司之所以雇傭我來做首席執行官,也是希望加快本土化的步伐。西門子三大業務領域醫療、能源和工業,以前都是德國派人來管理,現在其中兩個醫療和能源都完成了本土化。總裁和中國區CEO以下就是中國籍員工。對于西門子來說,沒有‘玻璃頂’(意為企業中人為的晉升終點)的存在。本土化并非在于所有的員工都是中國人,比如海爾是一個中國企業,但是海爾也有外籍股東和員工。我所認為的本土化就是在中國設廠,研發在中國,使用中國的員工并且為中國市場服務及外銷。西門子是一家中國公司,也是一家跨國公司。”就本土化的程度和方向問題,程美瑋表示。
程美瑋此前先后為三家美國著名企業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GE(通用電氣)和福特汽車工作,并分別擔任過這三家公司的中國區總裁或首席執行官。
他在福特擁有驕人的業績,將福特中國從只有數百名員工的公司帶到擁有3家獨資企業、2家合資企業,上萬名員工的業界強者。作為一位中國營商專家,他的資歷完全勝任西門子這家德國工業巨頭的中國公司CEO。
他強調自己的角色說:“希望中國員工理解第一把手的位置并非一定要從國外派來的人做,華人一樣可以做。對于西門子總部來說,我是‘Mr. China’。對中國來說,我是‘Mr.西門子’。”
長期以來,外企在中國發展,存在著“臺灣幫”與“美國幫”的現象。所謂臺灣幫,是指外企發展的早期使用很多美籍華人(多為出生于臺灣的華人),他們對中西的商業文化和經營模式都能熟練掌握,往往在開拓階段立下功勞。不過隨著外企對中國業務的熟悉,來自西方的管理者會慢慢重拾管理權。
程美瑋在福特的離任,就有媒體認為是“美國幫”壓倒“臺灣幫”的一個結果。而本次他入主西門子中國,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讀為是西門子公司在2010年采取的再本土化的一個措施。
供職于西門子能源部門的一位人士也和時代周報的記者談道:“長期以來西門子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通用電氣。西門子全球總裁及CEO羅旭德上任以后,做了許多相對于通用電氣競爭的戰略調整,比如把西門子整體業務劃分為工業、能源、醫療三個大板塊,這就是為了和通用電氣一一對應(羅旭德本人也是出自通用電器)。程美瑋曾在通用電氣有很長的工作經歷,西門子對這點也非常看重。”
不避諱爭議話題
西門子在中國的業務,目前有兩大爭議性問題。第一個是知識產權問題,這是老問題,比如在2009年西門子就因為當時京滬高鐵的使用車輛產權問題和鐵道部有過爭議。第二個是羅旭德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批評。
關于后者,西門子公司公關部門的葉曉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羅旭德先生針對中國投資環境的評論,是以他德國亞太經貿委員會主席頭銜的身份說的。但是媒體只突出了他西門子CEO的身份。這是西門子公司必須要澄清的。”
而在新聞發布會上,面對關于中國投資環境的問題,程美瑋猶豫片刻后回答:“我和每一個跨國公司都說,到中國來投資,不能僅僅著眼于一年兩年,而要看長期的市場,就如股票一樣。那種5年就要賺多少錢的思維是不對的。比如巴菲特,他就是做長線股票的嘛。”
他又舉例說:“這座在北京的西門子大廈是我們自己花了1億歐元建成的。然后這周圍不少建筑都是西門子自己的產業,是我們買下土地自己建造而不是租用的,我們在上海也即將啟用一座新的位于楊浦區的大樓??傮w來說,我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說服總部接受相關的觀點也是我的任務。”
程美瑋也沒有避諱知識產權轉讓的問題。時代周報的記者專門就中國高鐵發展給西門子帶來的挑戰向程美瑋提問。他說:“在高鐵上我們一直和鐵道部及南車(中國南車)、北車(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有合作。我想在你的想法里一定有IPR(知識產權)的問題。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覺得這個需要和伙伴去談如何分享知識產權的問題。打個比方假如我是一個發明家,我花了很久的時間發明一個技術,但是人家用兩天就冒牌生產了,從邏輯(logic)上以及理性(reason)上說,我都不會高興。這一切都需要通過談判解決。”
回答完上面的問題后,程美瑋又對時代周報的記者補充說:“這是我自己的觀點。我覺得中國的領導和企業家也是非常理性的。他們非常理解這個原則,我們會通過溝通解決相關問題的。”
這次新聞發布會上,有兩個小插曲。一是程美瑋提及自己最大的兒子只有13歲,這個老來得子的信息一時間引得在場人士一陣騷動。二有一名記者問程美瑋做西門子總裁能有多少工資。程美瑋笑說自己覺得理應得到更高的薪酬,還請記者們代為向西門子高層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