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星云”系統發布
2010-07-05 09:44
6月1日,曙光“星云”超級計算機系統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該系統以其每秒三千萬億次的峰值運算速度、每秒1271萬億次的實測Linpack峰值運算速度,在第35界世界超級計算機排行榜上排名第二,成為中國第一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曙光6000
曙光“星云”系統具有“四高二低”的技術亮點:高性能,“星云”系統實測Linpack峰值速度達每秒1271萬億次,是亞洲和中國第一臺、世界第三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高效能,采用自主設計的HPP體系結構、高效異構協同計算技術,高效易用的用戶編程環境;高可靠,采用全冗余設計,無單一故障點;高密度,其單機柜峰值達25.7TFlops;低功耗,每瓦能耗實測性能4.98億次;低成本,刀片服務器遵循SSI標準設計,實現專用計算機關鍵部件通用化和產業化。
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介紹說,曙光“星云”系統是曙光6000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的一部分,也是曙光6000系統研制的階段性成果。曙光6000是在國家863計劃“高效能計算機與網格服務環境”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研制的千萬億次計算機系統。曙光6000系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HTC分區,即服務分區;另一部分為HPC分區,即計算分區。剛剛發布的“星云”系統即為曙光6000系統的HTC分區。曙光6000的計算分區采用超并行(Hyper Parallel Processing, HPP)體系結構,該體系結構是中科院計算所為了同時應對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和效用計算的挑戰而提出的。曙光6000的計算節點將采用基于X86處理器和龍芯3B八核處理器的異構HPP節點,其中,以X86處理器作為管理單元,運行操作系統服務,實現對主流軟件棧的兼容;以低功耗的龍芯3B作為計算單元,在后臺運行計算任務,從而解決功耗問題。目前,中科院計算所正在加緊研制基于HPP體系結構和龍芯3B八核處理器的曙光6000系統計算分區,預計將于2010年底問世,并交付國家華南超級計算中心使用。另據悉,具有八個核心的龍芯3B處理器也將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