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自動化所水下機器人將再次參加北極科考
2010-07-01 17:06
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北極冰下自主/遙控海洋環境監測系統(以下簡稱:“北極ARV”)在2008年參加了我國第三次北極科考,圓滿完成了北極現場試驗和冰下調查工作之后,經過一系列的改造,近日將由沈陽自動化所的李碩和曾俊寶兩名科研人員攜帶搭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再次啟程參加我國第四次北極科考。此次科考過程中,“北極ARV”將在冰下開展多項科考任務,這也標志著此型水下機器人已經進入到應用階段。
北極地區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反饋最敏感的地區之一,全球氣候變暖對北極海域直接的影響是海冰覆蓋面積在不斷地減少。水下機器人參加此次科考的目的是以深入研究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為核心,配合開展與之相關的冰下過程觀測,為預測海冰變化趨勢提供依據。啟程前,結合科學目標,課題組在沈陽棋盤山水庫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模擬試驗,模擬了在北極冰下的作業模式。試驗證明經過改造,水下機器人的有關運動特性和作業能力明顯提高,可以滿足科學試驗要求。
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大調整、大變革,強烈呼喚科技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后20年很有可能發生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搶占未來科技經濟發展制高點,世界發達國家都將拓展海洋空天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選擇。提高海洋探測及應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是我國和中科院優先發展的戰略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科考中,“北極ARV”將以工作艇或冰站為平臺,繼續搭載多種考查設備,開展多項冰下考查任務,獲取多項關鍵科學數據,為解決問題奠定技術基礎,將為我國北極科考提供一種較大范圍內的連續、實時冰下觀測技術手段,標志著“北極ARV”已開始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此次 “北極ARV”再次參加科考,將為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推動海洋高技術裝備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