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企業最大責任就是為股東賺錢

2010-06-29 16:53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我們今天講的很多的企業的責任,實際上不是企業的,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沒有盡到這個責任,把它硬要強加到企業頭上。

  2 010年5月28日,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全球CEO俱樂部、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0全球企業家(遠東)論壇在宜興召開。下文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現場發表的演講。

  許小年: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題目——企業的社會責任。我覺得我們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關于企業責任的討論,我認為進入了誤區。這里有兩個誤區:

  第一個是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盈利對立起來。在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盈利對立的背后是把公眾和股東對立起來。一談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潛臺詞就是企業不能只管賺錢,要兼顧社會責任。企業如果不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工作,企業還要它干什么,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股東賺錢。不能夠以社會的名義壓制企業盈利的沖動。

  第二個是混淆了企業的責任和政府的責任。我們今天講的很多的企業的責任,等一下我會講到一些案例,實際上不是企業的,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沒有盡到這個責任,把它硬要強加到企業頭上。這兩個誤區如果不清理的話,我們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不會有結果,會越討論越亂,會把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公眾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搞亂。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澄清這兩個問題。

  下面讓我舉幾個例子,房價飆升,民怨沸騰。老百姓對高房價發出了很多的聲音。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很流行的觀點,就是房地產商捂盤,推高了房價。我們看到的指責是投機客炒作,推高了房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打壓房價。實際上我們深入分析,中國的房地產問題不在開發商,問題不在投機客,問題在于我們的房地產中利益關系過于復雜,各方都在市場上博弈,既有中央政府的利益,又有地方政府的利益,既有開發商的利益,又有老百姓的利益,既有銀行的利益,如此多的利益交織在一起,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房價的問題。這些利益問題如果不理順的話,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永遠不會走向正路。我們看到的社會輿論是指向開發商,是指向投資客,開發商有沒有社會責任,降低房價,對不起,沒有。最近我們又看到菜價的問題,菜價漲了,于是經營蔬菜的,又多了一份社會責任,他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是要降低菜價。作為一個商人,我的任務就是賺錢,價格是市場供給和需求決定的,那不是我的社會責任。老百姓吃不上菜,那是政府的社會責任,不是我的社會責任。我們在這里又把它搞錯了。

  我們前一段時間看到過,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有一些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開始裁員,這個時候又出來一種聲音,說企業應該執行它的社會責任,不要裁減員工,要保證充分就業。對不起,又搞錯了,保證社會充分就業不是企業的責任,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為了對股東負責,為了對股民負責,如果這些企業是上市公司的話,在市場需求低落的時候,它的很本能的反應就是要裁減員工,裁減員工下來之后他們的生活怎么辦,應該由政府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所以社會保障、充分就業不是企業的責任,是政府的責任。

  再舉一個例子,慈善事業。好像企業一講社會責任,就應該多做慈善工作,不是這樣的。慈善事業應該是發自個人內心的沖動,是來自于個人內心的同情和憐憫。我記得有一個中國殘奧會的第一個冠軍講得非常好,“這個社會要照顧弱勢群體,要照顧殘障人士,并不是說我們有這樣的責任,而是因為我們都是隱性的,因為每個人都會成為弱勢群體中的一分子。每個人在他降生的時候,在他幼小的時候,和每個人在他年老病衰的時候,都會成為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所以你今天做的事也是為你自己將來做準備。今天我們形成這樣一種社會氛圍,是為了每一個人的利益,用不著把企業和社會對立起來。不能夠給企業制造有形、無形的壓力,強迫企業做慈善事業。對于企業所做出的貢獻,二十塊錢和二億元的捐款沒有本質區別,只要它是來自人的內心。

      現在我們又談低碳經濟,低碳又成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我認為又搞錯了。中國經濟為什么成為一個高碳經濟?中國的經濟為什么每單位的GDP消耗能源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中是排列第一,我們是耗能最高的,為什么?因為我們能源價格的長期管制,人為的壓制了能源的價值。壓低了煤、油、電的價格,這些底價就鼓勵了企業大量地去耗能,鼓勵了各種高耗能的行業和投資項目的不斷上馬,問題的根源在這里。如果要打造一個低碳經濟(我完全贊成打造低碳經濟)政府就應該立即放開能源價格,讓市場需求和能源供給來調節資源的配置。設想一下,煤、油、電價提上去、還會有這些高能耗的投資項目上馬嗎?企業是理性的,它會算帳。所以打造低碳經濟,首先要推動改革,政府要放開對能源價格的管制。至于放開能源價值管制,讓市場供需規律起作用,會影響到一部分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和他們的生計,比如說農民用的柴油機等等,這個時候就應該由政府來提供財政補貼的方式,而不是人為的控制方式,去補貼那些低收入階層,這是政府的社會責任,所以在低碳經濟中,不要忘了政府的社會責任,一方面要放開能源價格,在高價下迫使全社會節省能源,對能源是進行精打細算,另外一方面在放開價格的時候,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如果受到了影響,政府有責任來提供補貼。

  如果我們能夠澄清這兩個誤區,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我認為企業最大的責任就是在法律的框架下為股東賺錢。我這里加了一個前置條件,就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企業不能夠無視法律而去賺錢。但是歸根到底企業的最大責任是向股東負責,說得再神圣一點,向股民負責。在我們國家什么東西加上“民”就有了神圣的意味。股民是股東,個人投資者是股東,機構投資者是股東,國家投資者也都是股東,他們的權利都是一樣的,管理層、企業的最大責任就是向他們負責,為他們賺錢。

  最后一點想強調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利潤既有沖突,又有一致的地方。不能夠把兩者完全對立起來。如果企業忽視了社會責任,將受到市場的懲罰,在利潤上就要遭受損失。我們最近看到的英國石油公司,我相信它的股價,今年出來的財政年報的報表都會非常難看,這就是忽視它社會責任,市場會懲罰它,用不著說教,用不著社會輿論的聲討,市場是最強有力的懲罰機制。所以為了賺錢,我們相信企業會重視社會責任的問題,不要把這兩者完全對立起來,盡管兩者并不是在所有場合中都是一致的。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夠在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中澄清這兩個誤區,擺正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市場、政府、民眾之間的關系,謝謝。

  來源:第一財經網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