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研院:電力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達國際水平
2010-06-28 15:03
6月26日,受山東省科技廳委托,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在濟南市主持召開了“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項目的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山東電力研究院研制成功的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杰等行業內外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組的研究工作報告、技術總結報告、查新報告等,并觀看了現場演示,進行了提問與答辯。經研究討論,鑒定委員會形成鑒定意見認為,該項目組提供的技術資料完整規范,數據準確可靠,符合鑒定要求。該項目采用機器人技術,以移動機構為本體,裝配除冰刀具,融合可見光檢測、紅外檢測等技術研制出了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以遙控方式,在單檔間距內、單根線路上進行帶電除冰和檢測作業。該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在同一移動平臺上集成除冰、可見光檢測、紅外檢測、壓接管電阻測量等帶電作業功能。該項目所研制的機器人具備抗強電磁干擾能力,在500kV、1000A的架空線路上作業時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已在山東電力超高壓公司和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運營的帶電線路上獲得了成功應用,得到用戶好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鑒定委員會建議加快產品產業化進度,擴大應用范圍。
該項目來源于山東省新技術自主創新項目《電力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研究》和山東電力科技項目《開展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的研究》,由山東電力研究院所屬的國家電網重點實驗室——電力機器人技術實驗室承擔,自2009年1月開始,科研人員奮力拼搏,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歷時一年半時間,提前半年完成了任務。
近年來,輸電線路冰災事故在我國發生數千次,嚴重危及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因此,利用機器人進行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等帶電維護,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該項目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線路因覆冰或故障帶來的損失,而且對促進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網自動化作業水平、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過對項目樣機多次現場調試,該除冰檢測機器人的各項功能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山東電力研究院已經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目前已經生產和正在組裝的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共七臺,具備了推廣的條件。
這是國家電網公司重點實驗室——山東電研院電力機器人技術實驗室取得的又一碩果。該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不斷完善實驗基礎建設,持續開展電力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逐步形成了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帶電作業機器人、線路除冰機器人、線路巡檢無人直升機等系列研發格局。多年來,該實驗室共承擔國家“863計劃”、國網公司、省、市政府科技項目30余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獲得國家技術專利3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可謂碩果累累。該實驗室在電力機器人行業領域中長期保持著國內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