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得漢:秉專注 馭風行
2010-06-04 15:20 來源:《流程工業》
海德漢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光刻產品和機床數控系統的公司,在光刻和數控系統制造領域,海德漢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研發一直推動著世界光刻和測控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海德漢也是新能源行業的重要參與者。除了傳統的銷售、市場、研發等部門外,海德漢還設立了一個規模不大,但級別很高的部門,專門在全球范圍協調集團層面的新應用戰略。此外,集團在風電行業集中度較高的瑞典,還設有專門的研發團隊,主攻適合風電領域的產品。
目前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普遍采用變槳距控制技術。在并網過程中,變槳距控制可實現快速無沖擊并網。此外,變槳距控制系統與變速恒頻技術相配合,提高了整個風電系統的發電效率和電能質量。
變槳距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主要有兩種,即液壓變槳距執行機構和電動變槳距執行機構。其中,電機變槳距執行機構是利用電機對槳葉進行控制,其結構緊湊、控制靈活且動作可靠,不存在液壓執行機構中的非線性、漏油及卡塞等現象。而電機變槳距控制機構可對每個槳葉采用一個伺服電機進行單獨調節。伺服電機通過主動齒輪與槳葉輪轂內齒圈相嚙合,直接對槳葉的槳距角進行控制。旋轉編碼器將槳距角的變化反饋給控制器,進而對電機進行閉環PID負反饋控制。因此,旋轉編碼器成為變槳距控制測控環節的關鍵器件。
近日,記者對約翰內斯.海德漢博士(中國)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遜進行了專訪,通過了解該公司編碼器產品的技術優勢及其在風電領域的應用情況,探尋這家“百年老店”不斷創新的成功之道。
專注成就百年傳奇
“海德漢自1889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光柵刻劃及測量技術。我們最看重的是幫助客戶取得持續的發展,使海德漢的核心競爭力與客戶的需求相吻合。”劉遜在接受專訪時這樣介紹海德漢的經營理念。
海德漢的產品以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著稱。公司創建于柏林,創始人威廉.海德漢曾參與了法國巴黎標準米尺定義的工作。第三代海德漢家族領導人約翰內斯.海德漢出于對行業與技術的高度熱愛,將公司捐給了基金會,使企業性質從私人企業變為了基金會公司。企業體制的變革,保證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基金會明確并保證企業運作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精密測量技術和產業,確保企業的收入必須投入在海德漢基金會規定的領域內,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走專業化技術發展道路,使企業的研發投入和設備投入遠遠高于同行業水平。
談到百年發展所取得的技術成就,劉遜說,“海德漢的核心技術是光刻技術,取得了大量專利。海德漢發明了第一代光柵刻劃技術,公司的第三代光刻技術大量使用在計算機芯片生產制造設備上。目前,公司探索在25nm等級上的加工,而其校驗設備精度將邁上更高等級。”
可以說,在高等級半導體前端工藝領域,海德漢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在金屬加工領域,光柵尺產品和數控系統使海德漢享譽全球。在科研領域,海德漢不斷推進與全球最頂尖的基礎研究科學家和機構合作,共同推進技術的發展。以此為基礎,海德漢不僅為精密測量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而且還推動了公司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持續發展。
為客戶創造競爭力
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精密測量有著巨大的需求,而海德漢則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海德漢亞太公司最初設在香港,伴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2001年海德漢正式成立了中國公司,2005年開始了北京工廠的建設,并于2006年和2007年進行了兩次擴建。
對于市場的理解,劉遜指出,海德漢考量企業價值觀的標準,是目標市場的需求是否能夠符合企業自身所專注的技術。海德漢集團總部對中國公司的發展,沒有量化的目標,而是重視企業的健康,重視培養客戶,努力將海德漢的核心價值賦予在客戶的產品上,為客戶創造競爭力。
借助于歐洲風電領域的成功經驗,海德漢中國公司在風電行業的發展非常快。劉遜介紹說,在風電系統中,編碼器的重載性能和高可靠性非重重要。海德漢編碼器不僅在機械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點,在電氣與接口方面還具有獨到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海德漢采用了自己設計的光感芯片,除了感光單元外還集成了計算單元和信號處理單元,實現了高度集成化,具有極高的可靠性。此外,海德漢提供的是物理絕對值即“真”多圈編碼器,能夠確保圈數統計不受斷電、震動和掉步的影響。
在風電領域,海德漢除提供編碼器產品外,還與控制器生產廠商合作,實現從反饋到信號傳輸,乃至部分控制前端的系統化工作。在專業電纜方面,海德漢也有獨到心得,其生產的高端電纜產品,能夠免受編碼器產生的干擾,保證設備的可靠運行。
為應對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海德漢在風電、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等領域投入了很多精力,并成立了專門的業務部門負責新能源的發展。劉遜解釋到,一方面,是因為海德漢的技術與新能源領域產品相關度高,能體現海德漢的專長;另一方面,促進新能源發展與海德漢始終堅持的環保理念十分吻合,海德漢始終致力于在環保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
從數據接口到智能平臺
編碼器的生產廠家非常多,如何體現海德漢的價值,同時為客戶創造競爭力,Endat技術就是海德漢的回答。劉遜說:“海德漢發展Endat技術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元器件的數據接口擴展為驅動設備的智能平臺”。
具體來講,驅動器作為執行器,在現場是比較容易出現故障的。傳統的控制系統,僅能反映基本信息,對于設備的自身狀態,如設備是否疲勞、振動是否超限則沒有反應,是以故障為運行終點的控制系統。而智能化控制系統,則具有應對故障的能力。海德漢的技術,就體現了這種能力,其產品除精密測量外,還可借助編碼器接線擴展為通信平臺。
海德漢編碼器的重要特點,是其具有可以處理數據的單元,即不僅僅是測量,還能進行數據處理。海德漢編碼器可以將原始光電信號處理成反饋位置信號的量值,并基于Endat技術反饋設備的信息,成為智能終端。
從具體參數上講,Endat傳輸的數據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位置直接相關的,另一類是與位置不相關的。其中,與位置無關的數據包括溫度傳感器的信息、震動的信息,以及濕度的信息。即使是在編碼器信息方面,除傳統位置信息外,還有大量其他自身工況信息,如污染和噪聲的反應。劉遜說,“我們把此種技術理念,引導給客戶,把大量和以往客戶合作的經驗,分享給新客戶,協助客戶開發出面向特定應用的智能化控制系統,真正實現與客戶的共同提高。”
基于編碼器的智能控制,可以設定預先報警值,使計劃檢修成為可能,避免非正常停機,以節省因意外停機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目前,在歐洲,系統集成商已經比較流行將生產過程前后設備組成邏輯關系,制定檢修計劃。劉遜說,隨著國內企業規模和效率的提升,海德漢提供的智能化驅動與在線檢測,將為客戶創造新的附加價值,而這點恰恰體現了海德漢一直所倡導的為客戶創造競爭力的企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