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時代下自動化的創新方案
2010-05-19 09:50 來源:中華工控網
導語:我國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政府擁有向重點行業、企業投資的決策權和充足的資金,制造商能夠提供高性能控制水平的先進設備,用戶具有花巨資購買先進生產設備的能力。而現實的工業現場卻存在嚴重的設備故障不可預測或出現故障不能及時排除的工業安全問題。——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王軍
為推動企業的結構優化和創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由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主辦的第4屆工業自動化技術高峰論壇于5月12日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王軍主持。
據悉,2010年是中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由制造型向創新型國家邁進的關鍵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保護國家資源和環境,強化“綠色制造”理念,推行以低能耗、低排放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是目前中國工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然而,工業最終用戶卻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投入與產出的平衡、非計劃過程及設備停工、缺乏自動控制和調度約束的缺失,不可持續的節能行為,節能任務和資金在哪里,行為方式和良好的系統架構真的能起作用嗎?
制造業對于如何提高產品性價比、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對于實現節能降耗、可再生資源利用、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績效的高新技術解決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中國工業自動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王軍主持論壇
市場和技術的發展促使工廠融合并實現工廠透明度、全速變化的靈活度,系統和功能簡化。工廠從僅僅是IT系統連接的企業到工廠和供應鏈的整合優化演變。羅克韋爾自動化市場經理李仲杰表示,實時供應需求信息和制造流程的集成是供應鏈優化的基石。羅克韋爾自動化提出了全廠最優化的理念及集成架構的解決方案。
全廠最優化在最佳成本上產生最大的資源利用率和生產率,將工廠能源管理從被動變為主動。集成架構是Logix控制平臺和Factory Talk管理平臺的結合,是自動化系統(生產過程控制)和信息化系統(生產過程管理)的融合。集成架構的演變給用戶創造了新的價值,即智能、安全和可持續制造。
施耐德電氣節能增效經理薛斌指出,如今企業界正向“低碳”邁進。產品碳強度正成為企業競爭差異化指標之一。能效對于OEM的影響正在增強,在選擇一款工業機型時,節能成為排在價格后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標準。施耐德電氣推出了應用于工業的集成決方案Machine truxure和Plant truxure。
Machine truxure推動機器效能無縫集成,幫助oem實現全球化市場下符合本地規定與全球的需求;實現快速采納新技術以及簡化設備機械結構的需求,實現機器差異化、產品性能提升。Plant truxure協同架構、全面優化,使系統與組織連接提供真正的能效管理;幫助最終用戶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減少投資、并不斷縮短回報周期,個人與工廠設備的安全,使自動化系統具備最大限度的可用性、優化性以及長期的壽命。
隨后,圖爾克產品經理馮曉冬介紹了能源行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及方案。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安闡述了風電控制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