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耗”未來小屋在天津大學落成
2010-04-16 09:57 來源:新華網
“未來小屋”——Sunflower預建造落成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
一座完全依靠太陽能作為能源,利用高科技自動調節控制而實現“零能耗”“恒溫”“恒濕”的“未來小屋”3月25日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南側落成。
“未來小屋”全景圖
這座取名為“向日葵”的未來小屋將于今年6月出征西班牙馬德里參加2010年“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與世界19所大學進行同場競技。
“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由美國能源部創辦,至今已在美國舉辦了4屆,今年首次在歐洲舉辦。該競賽是全球大學的實驗創作展示,借助世界頂尖設計團隊的創意,將太陽能、節能與建筑設計一體化,建造一個將太陽能作為唯一能源的全功能、舒適、環保且可持續的居住空間,并將這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小屋”推向市場。
競賽期間,專家將對建筑、工程與建造、太陽能系統、能量平衡、舒適條件、家用電器與設施、交流與公眾意識、工業化與市場性、創新性、可持續性等10個單項內容進行檢測和評價,競賽也因此得名“十項全能”。
天津大學參賽隊于2008年10月獲得參賽資格,并于2009年11月在校園內開始了預建造參賽小屋。
這套74平方米、一室一廳的小屋集合了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研究、太陽能的高效綜合利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分布式能源系統、微電網技術、樓宇智能化控制、家用電器及設備綜合節能、新型建筑材料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采用被動式建筑設計技術,并結合主動式太陽能利用技術,通過系統優化整合,達到主、被動技術的有機結合、建筑環境的智能化調節與控制,以實現太陽能的高效利用并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
小屋采用環境友好的建筑材料、家用電器及設備,通過對聲、光、熱等建筑物理環境的高效智能控制創造了舒適、健康的室內外環境。小屋還采用了適應我國的生態型木結構體系和綠色環保的鋼結構部件等適宜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建筑結構體系,可以在大規模建設推廣中進一步降低造價,實現“低造價、超低能耗”的目標。
小屋在建筑設計上突出“天人合一”的古典中國哲學和人文特色,借鑒北方的四合院民居、云南“一顆印”和“徽派建筑”的傳統建筑空間及風格,通過被動式自然調節技術的應用,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使建筑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同時,采光天井、鏤空的木質格扇,門前竹林、花池、木橋、流水等結構和設施的采用,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底蘊。
團隊主創人員在“未來小屋”中展示整體模型
團隊成員在安裝“未來小屋”屋頂太陽能光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