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六大產業基地力推藍色經濟區建設
2010-03-19 17:27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把威海打造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的重點城市,海產品生產加工、船舶修造、新能源和濱海旅游休閑度假等產業的領軍城市,與韓國經貿合作的‘橋頭堡’和東北亞海上客運中心以及濱海生態人居示范區。”談到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時,威海市委書記王培廷代表表示,威海市當前將重點培育六大海洋優勢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由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的跨越。
威海海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對于如何建設海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王培廷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以海參、鮑魚、對蝦、鲆鰈魚為主的名優養殖,爭取到2012年,海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80億元,其中精深加工產值超過240億元。”
王培廷介紹,威海將抓住機遇著力打造船舶修造工業基地。“2008年威海造船能力達80萬載重噸,造船完工量52萬載重噸,占全省的一半。目前全市造船企業手持訂單416萬載重噸。”威海將力爭到2012年形成整船制造400萬載重噸、船段生產60萬噸、船舶修理700艘次能力,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為打造港口物流基地,威海將加快威海新港三、四期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步伐,加快推進威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和航運服務中心等項目,積極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培育一批適應現代制造業物流需要的專業化物流企業。同時,加強海上物流與公路、鐵路、空港物流的對接,盡快構建起海陸空聯運的立體綜合運輸網絡。
王培廷說,“目前我們正在與相關企業合作,規劃建設鏌铘島大型石化基地項目,重點建設大型原油和成品油儲備庫,逐步開展煉油、天然氣等項目。”對于新能源產業基地的培育,王培廷表示,威海市將合理布局、有序開發核電、風電、水電等項目。
威海有80多處旅游景區和眾多海灘浴場,被譽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王培廷告訴記者,威海將充分發揮山、海、島、灘、灣和溫泉等資源優勢,努力打造面向日本、韓國、俄羅斯和歐洲的高端旅游目的地。
3月6日,在全國政協民族界小組討論會上,艾努瓦爾(中)、艾克拜爾·米吉提(右)等委員就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發言討論。本報記者趙洪波攝
3月6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教育界委員駐地,來自天津今晚報的小記者,就目前教育界出現的浮躁之風,向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委員提問。本報記者高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