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9 砥礪奮進 成果豐碩
2010-03-16 23:0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2009年,廣東格蘭仕集團又多了幾個“第一”:微波爐產品在繼續保持全球銷量第一的基礎上,銷售有了大幅增長;電烤箱產品名列行業出口第一,電飯煲產品出口增長率為行業第一;空調產品銷售額增長254%。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實體經濟最早受到較大沖擊。格蘭仕集團地處珠三角,最先感受到市場寒意,早早開始努力應對危機,并在應對危機中贏得發展主動權,展現出中國制造業強大的生命力。
“闖”出來的轉型
2009年初時,格蘭仕曾面臨訂單減少、原材料價格變動、現金流緊張、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等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有些企業來說是“淘汰賽”,但格蘭仕卻將其看作“助推器”。“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企業發展方式的弊端。”格蘭仕集團執行總裁梁昭賢說,格蘭仕由此更加堅定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信心。
格蘭仕的轉型升級體現在四個方面:市場向內外銷均衡型轉變,產品制造向技術服務轉型轉變,整合產業鏈資源,管理向精細化升級。這是四個相互關聯、互為促進的環節,但每一個方面的轉型都有各自豐富的內涵。
總裁助理汪貴富分管格蘭仕集團的技術創新工作,對產品制造向技術服務的轉型之難有著深切的體會。他說,應對危機的壓力更加激發了格蘭仕自主創新的熱情。訂單減少,必須通過創新設計新產品來激發用戶的新需求,通過技術服務來吸引新的訂單。格蘭仕技術研發部門和高校、科研部門的聯系更加頻繁,和大品牌的合作更加緊密,利用社會科研資源的力度更大。
格蘭仕微波爐銷售公司總經理梁紅生從市場上“觸摸”到了技術創新服務帶來的新需求。2009年年初,格蘭仕微波爐生產線一度停產一半,新訂單沒有了,老訂單不是被取消就是要求延期。也就是在這年3月,格蘭仕推出了智能微波爐,9月又推出了蒸汽微波爐,還研發出了燉烤蒸煮“全能微波爐”。新產品啟動了新市場,給格蘭仕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生產線迅速恢復了往日的繁忙。
讓梁紅生難忘的是,2009年他們打開了商用微波爐市場。那是在微波爐市場低迷的夏天,上海一家快餐企業為適應快餐業務增加的需要,要求格蘭仕生產一種同時可以加熱8個盒飯的微波爐,并一次訂購3萬臺。格蘭仕研發團隊加班加點,很快研制出這款微波爐。他們沒有料到的是,這款微波爐的市場效應引起了肯德基公司的注意,要求訂購這款產品。
“我們努力多年的商業微波爐市場,就這樣被打開了。”梁紅生說。
“拼”出來的市場
國際金融危機對格蘭仕的影響不同于過去任何一次市場波動。海外市場訂單銳減、企業經營風險增加、流動資金短缺等困難都突然出現了。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陸驥烈說:“危機對我們提出了各個方面的挑戰,挑戰成本,挑戰管理,挑戰效率,更重要的是挑戰了我們的發展思維。”
格蘭仕空調率先將高能效產品降價30%,接著又主推“二級能效”戰略;微波爐通過“下鄉大篷車”活動進入農村市場;不斷推出電磁爐、電飯煲、電壓力鍋等小家電以全面出擊市場。不尋常的“積極進攻”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反饋到企業內部就是大面積的崗位缺人。2009年,格蘭仕不但沒有裁掉一名員工,還新招收了1000名大學生。
“2009年的市場是我們拼出來的。”梁昭賢說。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尤其是家電下鄉政策,為格蘭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有機遇更需要拼。”格蘭仕空調銷售公司總經理韓偉說。格蘭仕空調從產品、價格、能效等多個方面,依靠“二級效能五級價格”的策略和零風險的渠道操作模式,成為2009年空調行業增長率最高的品牌。
如果說格蘭仕在國內市場“拼”出新天地靠的是積極創新,那么,他們搶占國際市場則是著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結果。歐洲和北美曾是格蘭仕主要的海外市場。在“積極進攻”策略指導下,他們把目光投向非洲、南美等市場。這一年,格蘭仕開始從總部挑選精兵強將派到海外工作;這一年,他們對外貿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由原來的4家外貿公司調整為12家。格蘭仕空調專門組建了外貿團隊的非洲分部,這一年,格蘭仕空調銷售在非洲市場實現了近60%的增長。
“我們贏得了新市場,收獲的卻是對制造業的重新認識。”梁昭賢說,“在國際金融危機考驗中,格蘭仕和中國制造業一樣顯現出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只要堅持自主創新,堅持以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我們就能開辟出廣闊天地,就能‘拼’出制造業新的發展市場。”
“擰”出來的管理
經過2009年,格蘭仕集團的許多人都熟悉一句話:紅字接單,藍字出貨。這是他們采取的又一條“非常措施”,就是對訂單即使在核算時是虧損的“紅字”,也要在出貨時變成保證利潤的“藍字”。
“我們的利潤是‘擰’出來的。”負責格蘭仕技術工作的汪貴富特別強調這個“擰”字。這一年,格蘭仕堅持中低端產品要銷出數量,還要創出利潤;高端產品要出效益,還要形成規模。達到這個要求靠什么?靠的是提高效率,靠的是精益求精的管理。
“擰”字處處體現在企業管理上。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改造,一點一滴提高效率。在微波爐生產線上,記者看到,最后包裝環節以前是一個人在貼商標、訂紙箱,現在增加了一個專門貼商標的環節;在空調生產線上,工人身旁多了一個叫“物料容器”的架子,工人直接從中拿取配件,省去了自己扯零件包裝的環節;在空調總裝車間,物料中轉車走動在各個生產線之間,運送裝配需要的零件,和過去每個工人用物料車去拉配件相比,又節省了不少時間。
這樣的改變究竟有多少,分管技術工作的汪貴富沒有統計過,但他清楚這些點滴努力對于提高效率的效用。之前,格蘭仕8000名到9000名員工微波爐的日產能最高達到6萬臺,而去年他們將3000多名生產線上的工人派到市場銷售一線,6000多名工人在生產線上創下了日產能10萬臺的紀錄,幾乎等于格蘭仕1994年全年的產能。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陸驥烈說,2009年微波爐生產線沒有增加一條,創下了3500萬臺的紀錄,流程改造對提高生產率的貢獻在60%左右。
“2009年格蘭仕將規模生產強化總成本領先優勢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企業管理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這是我們在危機中贏得發展的關鍵,也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梁昭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