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新能源:身未動 心已遠

2009-11-06 10:28 來源:金融時報

    熱點聚焦:關注低碳經濟時代

    編前語 :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一篇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將坊間對于低碳經濟前景的展望推向了高潮。在講話中,溫家寶強調,要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以及核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盡管進一步的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出臺、相關會議的實際效果仍待觀察,但資本市場上的低碳經濟、新能源概念已經表現出“身未動、心已遠”的勢頭。

    隨著11月中旬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華以及12月初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召開這兩個時間點的臨近,與低碳經濟等新興產業相關的話題正在越來越頻繁地見諸報端。嗅覺最為靈敏的資本市場自然不會無動于衷,連日來,資金在太陽能、物聯網、智能電網等幾個相關板塊動作頻仍,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開始關注、探討新能源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利好政策頻繁出臺

    日前,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雖然面臨的挑戰很多,但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清潔能源的發展,將積極出臺新能源發展促進政策,爭取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事實上,胡錦濤主席在今年9月2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就曾表示,我國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當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15%,到2020年將減排10億噸二氧化碳。對此,專家表示,低碳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新主題。

    隨著哥本哈根會議的臨近,國內關于低碳經濟、新能源和節能減排行業的政策和規劃也在密集出臺。

    9月底,我國“十二五”能源規劃出臺,本次規劃將重點優化能源結構,調整能源產業布局,推進能源科技創新,完善能源宏觀調控體系,深化能源體制改革,進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標準體系,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清潔煤利用、核能、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能源科技裝備技術,逐步向國外輸出先進的能源技術、設備和產品,發展中國特色的新能源經濟。有效緩解能源安全和環保壓力,并將逐步形成新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系統,實現能源永續發展。
    隨后,針對前期出現的一些問題,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整體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國務院又先后出臺了抑制煤化工、多晶蛙以及風電設備等六大行業產能過剩詳細政策。

    此外,《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在新能源發電收購方面進行了修訂,使得國家將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分析人士認為,這有望部分緩解困擾新能源發展尤其是風電、光伏發電等高成本、斷續發電方式不能并入電網等問題。

    有市場人士表示,在前期相關政策、法規建設提速的基礎上,借著奧巴馬訪華以及哥本哈根會議的契機,我國有望掀起一輪新能源扶持政策密集出臺的高潮,除了業內普遍預期的“新能源振興規劃”和“智能電網建設規劃”之外,市場還可能收獲更多驚喜。

    油價高企鎖定新能源機會

    11月4日,國際油價重歸80美元上方。分析人士認為,美元避險職能的降低以及經濟持續恢復背景下原油需求的攀升將在未來繼續支撐油價走高,而原油價格的高企無疑將加劇市場對于新能源的替代需求。

    長江證券分析人士表示,能源價格,尤其是石油價格的上漲,勢必加重經濟發展的負擔,也將使得政府和相關公司更加重視低碳經濟、重視新能源和節能減排行業的發展。對于新能源和節能減排行業,應該說是件好事,新能源行業以及相關上市公司或將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歷史數據表明,油價和新能源股票表現密切正相關,美元若繼續振蕩貶值,將給兩者帶來支持力量。”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也支持上述觀點。

    資金布局等待機會

    隨著政策面的利好頻發,低碳經濟、新能源獲得了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與策略分析師的青睞。
    有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隨著12月份“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召開,低碳經濟等新能源相關板塊在短期內不可避免地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有券商策略分析師也認為,國家經濟面臨產業升級,希望制定戰略目標,用科技引領經濟走出低谷,日前溫總理提及的五個行業成為重點,其中有業績支撐、有新科技注入、有國家長期投資的個股會走強。

    市場對新能源概念的挖掘并不是近期才開始的行為。一段時間以來,新能源板塊的漲幅一直超過大盤。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新能源板塊漲幅為11.3%,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9%;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漲幅高達90%,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65%。事實上,這已經引發了部分市場人士對于相關板塊估值偏高的擔憂。

    長城證券分析師就認為,近期新能源板塊所具有的僅僅是投機機會。他表示,目前新能源個股的估值普遍偏高,導致其投資價值有限,“多晶硅制造領域目前產能過剩,風電整機制造行業也已過剩,而核電產業的景氣短期不會體現到上市公司的業績中來。”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人士則認為,“經過過去兩個季度的相對滯漲,目前新能源板塊的股價已較充分地反映了市場對產能過剩的擔憂。展望未來,一系列標志性事件(奧巴馬訪華、哥本哈根會議和油價上漲)將為新能源的中長期發展帶來強勁支撐,板塊表現值得樂觀期待。” 

    具體到投資環節,有基金經理表示,目前,對于新能源相關板塊,投資者還應有所取舍,要充分考慮這個細分行業的國家產業政策、行業壁壘以及產業成熟度等多個因素。他認為,目前我國的風能與太陽能技術公司并未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各公司起點相差不大,行業競爭激烈,不應該給予太高估值。要對企業進行甄別,不同的企業不同對待。中信建投的研報中也強調,短期來看,考慮到部分行業短期估值過高、產能過剩、投資進度低于預期的不利因素,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智能電網、節能照明、核電等估值相對合理、受益政策支持增厚業績明顯的板塊。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