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驕子的無悔追求——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發展歷程
2009-09-29 14:44 來源:中國工業報
“輝煌60年” 功勛企業
哈電集團鍋爐公司恰希瑪二期300兆瓦核電工程蒸汽發生器竣工。
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電集團鍋爐公司),作為共和國裝備制造業的驕子之一,與祖國同命運,與時代共發展。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當代最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最強產品開發能力和制造能力,最精良的設備,最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信譽卓著的電站鍋爐、工業鍋爐及余熱鍋爐、配套輔機、石化容器、核能設備供貨商,各種容量參數的國產首臺電站鍋爐幾乎均在這里誕生。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充分發揚自力更生、勤儉辦企的精神,生產經營從1957年完成工業總產值0.2億元、年產量13.3萬千瓦發展到2008年產值118億元、年產量2564.5萬千瓦,年產值增長590倍,年產量提高193倍,并實現了從電站鍋爐單一產品結構向以電站鍋爐為核心產品、產業多元化方向轉變,從傳統的國有企業管理方式向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的轉變。哈鍋為國家電力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截至2008年末,累計生產電站鍋爐1037臺17577.15萬千瓦,約占國產火電裝機容量的35%,并設計制造了各種不同容量和布置方式的鍋爐、汽輪機輔機1000余臺,裝備了全國200多個電廠,部分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悔的追求讓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做強做大。
勵精圖治創偉業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建設百廢待興,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僅為184萬千瓦,遠遠滿足不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中共中央“必須盡快建設中壓鍋爐廠,要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投產”的召喚下,哈電集團鍋爐公司應運而生。老一代的建設者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哈爾濱東南隅的一片荒原沃野上,1954年6月4日破土動工,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手推肩扛,開創了不朽的偉業。
從建廠伊始,哈鍋人的青春和熱血就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共和國跳動的脈搏。先生產、后生活,哈鍋人寧愿自己千般苦,也要為祖國添光輝。1957年,哈電集團鍋爐公司一期建設提前完成,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同時試制成功兩臺高質量的35噸/時鍋爐,實現了國產電站鍋爐“零”的突破。從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共和國第一”,為國家提供了不竭的動力。1958年又自行設計并生產了當時國內最大容量、最高參數的高壓410噸/時鍋爐,中國人用自己的手實現了電站鍋爐產品從中溫中壓到高溫高壓的邁進。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在國內同行業率先自行設計制造超高壓鍋爐,首臺670噸/時鍋爐于1970年底試制完成,成為中國電站鍋爐發展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如一縷春風吹綠了祖國大地,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哈電集團鍋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決定引進美國燃燒工程公司60萬千瓦亞臨界鍋爐技術,光榮的使命義不容辭地落在哈鍋人的肩頭,上下一心,高標準、高質量制造中國的“爭氣爐”,于1986年研制成功國產首臺60萬千瓦亞臨界電站鍋爐,安裝在安徽平圩電廠,現場水壓5萬多個焊口無一泄漏,并實現了穩發滿發,當年李鵬總理“平圩不平常,單機甲中華”的題詞,是對哈電集團鍋爐公司產品的最好評價。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國家經濟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這給企業帶來了陣痛但更提供了機遇,哈鍋人及時轉變工作思路,不斷用新技術、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引導市場消費,努力使產品系列更全、性能更優。通過技術改進和開發,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實現了主導產品由以10萬、20萬千瓦鍋爐為主向以30萬、60萬千瓦亞臨界鍋爐為主的戰略性轉變,亞臨界鍋爐已走向成熟,形成煙煤、無煙煤、貧煤、褐煤、油、氣燃料系列,可采用自然循環和控制循環兩種循環方式,完全能夠滿足國內外用戶的不同需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歷史的車輪駛入公元21世紀,國家吹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角,新的戰略舉措,為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形勢,在加快技術引進步伐的同時,企業加緊對先進技術消化和吸收,加大新產品的自主研發,形成了完善的產品系列,努力實現主導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成功引進了60萬~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技術、60萬千瓦超臨界鍋爐技術和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國產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國產首臺6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合同和國產首臺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的成功投運,既樹立了我國電力行業新的里程碑,也使企業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從此在國內超超臨界發電領域一馬當先,在被稱為“綠色環保鍋爐”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領域,更是占得先機,領跑國內循環流化床鍋爐市場。
與此同時,哈電集團鍋爐公司認真學習、吸納發達國家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和模式。上世紀80年代,大力推行五項整頓、創六好、企業升級活動,把優化管理與深化改革、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生產要素優化組合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逐漸成為全國企業學習的標桿和樣板。1994年,進行了公司制改造。通過大規模的人事、用工和分配等三項制度改革,按照市場要求徹底改變了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企模式,企業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初步形成。2000年以后,進一步完善管理,改革創新的步伐隨之加快。整合資源,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招來日本三菱、韓國斗山重工等“洋打工”,大幅度提升生產能力;通過實行6S管理,生產作業環境徹底改善,員工素養全面提升;加強精細化管理,牢固樹立“堅決執行,馬上行動,結果導向,把事做好”的意識,在“細”字做文章,在“實”字下功夫,全面提高了企業的執行能力。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國企改革任務艱巨,企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按照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企業黨委積極參與公司重大問題決策,兩級黨組織緊緊抓住企業發展這個主題,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保證監督作用、戰斗堡壘作用,為企業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提供思想和組織保證,確保了股份制改制、機構改革等重大歷史變革階段職工隊伍的思想穩定。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改善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積極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職工愛心捐款、“希望之星”救助身邊的孩子和“一助一”助老活動等多種幫扶工作,為需要幫助的職工送去親情與溫暖;職工體育運動會、職工藝術節、職工春聯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體育活動不僅陶冶了職工情操,而且有效地把職工的積極性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培育了一支堅強有力的干部隊伍,一支先鋒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一支敢打硬仗、拼搏奉獻的職工隊伍,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哈鍋人拼搏進取,推進企業發展,跨越了一個又一個巔峰,不斷向現代企業邁進。于1987年在全國同行業中首家取得了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頒發的動力鍋爐(“S”)、壓力容器(“U”)、應力分析壓力容器(“U2”)設計制造授權證書和法規鋼印,于1994年首家獲得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資格證書,于2004年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先后獲得首批國家一級企業,全國企業管理優秀獎、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全國質量管理獎、中國環境保護產業骨干企業、中國誠信經營企業等一系列國家最高榮譽稱號,并連續3年獲得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被中國質量協會授予“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特別獎”。
科學發展引領時代潮流
哈電集團鍋爐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與時俱進,注重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產品開發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近年來,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發電設備,全力打造“綠色哈鍋”,形成了產業多元化、產品系列化的發展態勢,實現了電站鍋爐由亞臨界向超臨界、超超臨界的技術升級,特別是自主化60萬千瓦等級切圓燃燒超臨界鍋爐的成功開發,標志著哈鍋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先后開發了60萬~10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鍋爐,60萬千瓦等級超臨界鍋爐,30萬千瓦等級循環流化床鍋爐,9FA等級聯合循環余熱鍋爐等新產品。國產首臺100萬千瓦等級和6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鍋爐均在哈鍋誕生,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0萬千瓦級超臨界塔式褐煤鍋爐、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3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也即將在這里問世。輔機產品系列不斷完善,已設計開發了多品種、數十套配火力發電廠的高壓給水加熱器和單筒式除氧器,具備了獨立設計制造配亞臨界、超臨界直至超超臨界機組的不同容量等級立式和臥式的高壓給水加熱器和單筒式除氧器的能力。核島主設備實現了零的突破,在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蒸汽發生器的制造中,用自主生產制造技術完成了總封頭內壁不銹鋼帶極堆焊、深孔加工、管板堆焊、管子管板焊接等各項艱巨任務。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自2003年以來,開發了60項公司新產品,擁有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擺脫國外公司對哈電集團鍋爐公司技術的控制。已經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0萬、20萬、30萬千瓦等級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系列產品,并正在開發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60萬千瓦等級超臨界鍋爐已形成了燃用煙煤、貧煤、褐煤和無煙煤的系列產品,滿足了市場的不同需求。自主開發的35萬千瓦超臨界鍋爐,百萬千瓦超超臨界褐煤和貧煤鍋爐,67萬千瓦超臨界塔式褐煤鍋爐,配風扇磨60萬千瓦超臨界褐煤鍋爐、30萬千瓦等級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正在研制當中。
同時,還積極參與國家、省、市級的科研課題,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其中包括“九五”時期“電站鍋爐噴鈣脫硫成套技術工程化”、“10萬千瓦等級循環流化床成套設計及煤氣蒸汽聯產裝置研究”等5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3.5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2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方案設計”;863計劃重大研究項目“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研究課題第二子課題“超超臨界鍋爐關鍵技術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重點項目中的“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設計及研制”和“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工藝工裝的開發”兩個課題;國家“十一五”863計劃“100萬千瓦超超臨界褐煤鍋爐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顯熱回收關鍵設備的研制”、“燃煤鍋爐復合分級超低NOx排放燃燒技術”研發;黑龍江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00萬千瓦核電設備研制”中的“核電蒸發器、穩壓器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等,這些前沿課題的研究,使哈電集團鍋爐公司始終保持國內電站裝備制造業中技術發展的“領跑者”。
據統計,僅2003年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參與的科研項目“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超臨界60萬千瓦火電機組成套設備研制與工程應用”獲得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繼“30萬千瓦火電機組可靠性增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獲得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后,參與研究的兩項科研項目“循環流化床(CFB)鍋爐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及應用”和“循環流化床鍋爐本體和動態仿真關鍵技術的研究及產業化”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0萬噸合成氨成套技術與關鍵設備開發研制及應用”、“30萬千瓦CFB鍋爐機組示范工程及國產化”獲得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8年,“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項目獲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該項目位列12個獲獎項目之首。在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加大了專利項目的申報力度,成功獲得《一種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氣動自平衡雙路回料閥》、《偏心式高效旋風分離器》、《一種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鐘罩式風帽》和《一種易加工、易清洗UNF傳熱元件組件》等多項專利。
哈鍋人遵循完善產品系列、追求性能最優的目標,不斷用新技術、新產品滿足市場、占領市場、引導市場。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業形成了以“產品開發試驗室”和“材料技術試驗室”為核心的“研究開發”平臺,以“工藝焊接試驗室”為核心的“制造技術”平臺,與哈工大等科研院校合作申報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利用社會資源建設開放式科研體系,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保證企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哈電集團鍋爐公司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兌現合同、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開發等各項工作,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再施大手筆,再鑄新輝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page_break]
相關鏈接
哈電集團鍋爐公司敢為人先,勇領國內行業潮流,為我國的電力事業及化工企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國各種容量參數的首臺鍋爐和一些與之相配套的鍋爐、汽輪機輔機,以及一些首臺大型石化容器幾乎均在這里誕生。
煤粉爐
國產首臺35噸/時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75噸/時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130噸/時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230噸/時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410噸/時(10萬千瓦)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20萬千瓦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60萬千瓦亞臨界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35萬千瓦超臨界鍋爐
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0萬千瓦級超臨界塔式褐煤鍋爐
國內首臺6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國內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
國內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
循環流化床鍋爐
國產首臺60噸/時增壓流化床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220噸/時高壓循環流化床電站鍋爐
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
國內首臺13.5萬千瓦超高壓帶中間再熱循環流化床鍋爐
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1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
國產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3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
其它
國產首臺魯奇式氣化爐國產首臺煉油裝置
國產首臺12噸/時超臨界科研實驗鍋爐
國產首臺24萬噸/年尿素合成塔及內襯鈦CO2 汽提塔
國產首臺5000千瓦低溫核供熱裝置
國產首臺大型鈦材蒸氨塔
國產首臺引進型100萬千瓦核電站汽水分離再熱器
國產首臺引進型30萬噸/年氨合成塔
國產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煙氣脫硫環保設備———煙氣加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