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天傳所:打造工業自動化的“神經系統”

2009-09-02 09:50 來源:電氣中國

  走進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天傳所”),這里的變化令人振奮。在實驗室,科研人員緊張調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最大容量的電氣傳動交流裝置;在生產車間,57臺用于鋼廠自動化系統的控制裝置完工待發。

  1999年,還是花錢靠國家、發工資靠貸款的天傳所;近年輸出技術和設備年產值卻連年翻番,2008年達到3.9億元。過去一些吵著鬧著要到外資企業賺大錢的科研人員,幾年以前就開著私家車來上班,眼睛盯著市場找項目,一心一意搞科研。

  電氣傳動就像是工業設備的神經系統,每一條生產線的運行、每一條自動化裝置的運轉都離不開電氣傳動。近年來,天傳所從電氣傳動自動化系統創新出發,為我國重大裝備制造業的冶金、國防、交通、水力發電、電控檢測等領域提供了大量技術領先的成套設備。天傳所不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不平凡道路,更聯通了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神經系統”。

  創新立所

  成立于1954年的天傳所是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研究所。該所于2000年1月進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并于2001年改制為企業,是我國電氣傳動及自動化、低壓電控配電裝置和中小型水力發電成套設備的主要科研開發和生產制造基地。

  采訪天傳所之前,記者就從行業資深人士處了解到,天傳所從一個研究機構成功轉制,并在科研領域和市場開拓上闖出一片新天地,靠的就是科技創新。

  “改制后,所里完全走向市場,自負盈虧。作為科技型企業,我們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站在技術制高點,并且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技術,才能夠生存和發展。”一直從事電氣傳動自動化專業研究的天傳所所長仲明振告訴記者。

  翻開天傳所歷史的篇章,一連串技術創新成果證明了天傳所的技術實力。

  截至目前,天傳所共承接國內外電氣傳動及自動化、中小型水力發電和低壓電控配電工程5000余項,取得了700余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有140余項。

  2006年,天傳所自主研發了銅包鋁復合型導電母線,比目前廣泛應用的全銅導電母線節約生產成本30%~40%。

  集成創新,是天傳所的另一大特色。在其所從事的冶金、電力、能源和交通等領域的電氣傳動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項目中,天傳所在消化吸收國際知名品牌硬件產品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形成了“直流大功率控制系統”等具有自主品牌的系統集成產品,在相關行業頗具影響。

  記者了解到,天傳所不僅高度重視行業基礎性技術的研究開發,而且致力于應用性技術的研究開發,與國內外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保持著密切的技術合作及交流,并根據國內外先進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與產品水平。

  據了解,天傳所的自主創新由于其專業特點,科研與市場結合緊密。其所承接設計的工程項目和制造的產品遍及國內各省區市,秦皇島煤碼頭、元寶山露天煤礦、秦山核電站、上海寶鋼、江廈潮汐電站等大工程都使用了天傳所的設備,其帶有“TRIED”商標的電氣傳動及自動化、中小型水力發電和低壓電控配電技術和產品已成為行業的知名品牌。不僅如此,產品還出口到美國、阿富汗、緬甸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由該所研發的應用于中小水電工程的低水頭、軸伸貫流式發電設備適用于偏遠山區的水力發電,不僅被我國廣大偏遠山區廣泛使用,更是大量出口到泰國、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家。

  全所形成以自主技術產品應用帶動工程項目承接,再以工程項目承接促進自主技術產品研發的產業循環鏈。

  仲明振說:“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而人才是企業保持創新能力的關鍵。”

  1982年8月仲明振分配到天傳所工作,1986年1月至1987年7月在聯邦德國西門子公司學習自動化技術。仲明振的親身經歷讓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專業人才的重要性。

  天傳所現有員工570余人,其中技術人員占六成。為留住人才、培養人才,天傳所對科技人員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關心、業務上培養、工作上重用、生活上關懷的機制。在分配政策上,向技術人員傾斜,如對做工程項目的技術人員,以工程項目純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其績效工資,對于做研發創新的骨干技術人員,給予高于做工程項目技術人員平均績效工資的待遇。

  如今的天傳所,科研人員60%以上在40歲以下,擁有一整套開發管理人才、保護知識產權的機制。他們從自主創新研發的組織結構、項目確定、資金保障、人力資源和激勵手段等方面統籌規劃,“專業團隊+年齡梯隊”組成的項目部,整合了人才資源,打造出集成創新的優勢。

  行業“領頭羊”

  “技術先進、設計合理、質量可靠、服務優質”,這是天傳所的理念。

  在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天傳所繼續保持在本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企業改制后,生存是我們面臨的頭等大事。天傳所在謀求自身生存發展的同時,不忘為行業服務,引領行業的發展,因為我認為這是天傳所的責任。”仲明振有些感慨。

  記者了解到,天傳所在引進國際知名品牌硬件產品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交交變頻控制系統”等具有自主品牌的系統集成產品,自主研發了“熱管大功率變流裝置”等一批產業化產品,將自主研發的GZ003燈泡貫流式轉輪GZ006、007、008系列軸伸貫流轉輪等低壓配電設備成果,廣泛轉讓給國內制造廠。帶有“TRIED”商標的產品成長為行業的知名品牌。

  山東鋁廠80千安可控硅直流電源裝置、秦皇島煤碼頭三期工程計算機監控管理系統和交直流電氣傳動系統、江廈潮汐電站潮汐機組成套設備、武鋼硅鋼擴建工程CA5機組電氣自動化系統,都是天傳所的“代表作”。

  仲明振告訴記者,在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進程的同時,天傳所還承擔了國家部屬科研院所改制后留下的共性技術研究領域,承擔著相關行業的新標準、新規范的制定頒布等社會公益性工作。

  天傳所是國家級“國家電控配電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部屬 “中小型水力發電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掛靠單位,所擁有的先進檢測手段多年來承擔著行業產品的試驗、檢驗和認證任務,特別是低壓配電產品強制性安全(3C)認證工作。依托于該所的“電氣傳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擁有電氣傳動及自動化工程化系統和產業化產品的各類實驗室,為國家電氣傳動工程化研究開發與工程化驗證能力以及產業化開發提供了優越的科研條件,大大提高了國家電氣傳動及自動化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

  據了解,天傳所作為中國自動化學會電氣自動化委員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控系統與裝置委員會、全國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控配電設備分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水電設備分會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變頻器分會等行業組織的秘書處掛靠單位,承擔著相關行業的新標準、新規范的研究開發和制定頒布等社會公益性工作,對于促進行業新技術及新產品的進步、引導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提高行業產品的標準化水平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面對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劇烈波動和金融危機的蔓延深化而導致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叵測、不確定因素陡然增加的嚴峻現實,掛靠天傳所的行業組織應該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和上級協會的工作部署,密切關注行業企業所受到的影響,及時反饋行業企業在市場經營中面臨的問題,引導行業企業以堅定的信心和有力的措施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努力推進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與和諧發展。同時,利用這些行業組織所搭建形成的技術產品和標準信息平臺,繼續組織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推廣及銷售和新型實用標準的跟蹤、制訂、修訂和宣貫,從而以真正能夠推動行業發展和進步的服務將行業內企業聚集在我們企業周圍,并在服務的同時為我們自身創造市場經濟效益。”仲明振語氣堅定。

  危中求機

  十年磨一劍。自改制以來,仲明振通過順勢而謀、統籌改革、勇于創新、謀求發展等措施,使天傳所走上了從求生存轉變到謀發展的快車道。企業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如果將過去的2008年命名為“災難年”的話,天傳所發展的腳步也同樣受到了羈絆。天傳所的經營發展在歷經數年的大幅增長之后,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面臨著嚴峻的壓力和挑戰。

  “針對當前不利的經營生產形勢,探求在逆境中不畏困難、堅定信心,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的經營之道,以穩定經營生產業績成為當務之急。”仲明振說,“只有在危中求機,轉危為機,才能牢牢地把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盡管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保持企業經營發展仍然存在著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逐步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持續走弱,以及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的限產減量,使得占據天傳所經營業績主要份額的電氣傳動自動化系統集成合同承接大幅下滑。

  因此,天傳所今年在牢固穩定鋼鐵和有色行業電氣傳動自動化系統工程經營領域的基礎上,還不斷開辟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產業化產品,并將未來的發展方向著眼于市場潛力巨大的其他行業電氣傳動自動化產業化產品和系統集成經營領域。

  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增收節支、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管理手段。

  仲明振說:“在宏觀經營形勢惡化,創收能力困難的情況下更應注重精細化管理。對于每項經營管理活動,每個經營環節都要把握細節、量化管理,著力改變依賴經驗、感覺進行推測和判斷的粗放式管理。經營、研發、生產和職能管理等各個部門,都要結合自身特點,加強學習和實踐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增收節支目標并給予落實。通過精細化管理,加強項目合同執行的檢查、審計和評審工作,使項目合同的各個執行環節得到反饋和跟蹤。”

  仲明振告訴記者,天傳所繼續堅持勤儉持家,節約辦企業的理念,“捂緊錢袋子”、“過好緊日子”。從嚴格制度的履行方面著重加強節能減排,開源截流,增產節支,成本核算等管理工作,深入挖掘減少成本支出,增加效益收入的潛力,降低各種管理費用,使職工持續保持良好的節儉意識,以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資產和資金在經營科研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提高經營管理效益,確保經營優勢和經濟效益。

  “天傳所將一如既往地以‘整體、自強、勤奮、求實、創新、服務’作為我們的企業精神。在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從組織結構、項目確定、資金保障、人力配備和激勵機制等諸多方面統籌規劃,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綜合優勢明顯的技術團隊,使自己在技術上始終保持領先的水平,以真正發揮應用型科研院所的國家隊作用。”仲明振躊躇滿志。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