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分析: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減排 中國艱難角力氣候難題

2009-08-20 16:35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 中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壓力攀升

  * 美國特使在各國討論新公約之際訪華

  * 中國探索低碳增長之路

  * 美國的妥協是聯合國氣候公約取得成功的關鍵

  記者 諸百亮; 編譯 石冠蘭/李慧君/鄭及游

  路透北京6月8日電---中國維護經濟增長的目標堅定不移,但面臨重重挑戰,其中就包括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重,中國面臨國際社會要求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

  科學家稱,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其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將繼續增加.

  美國氣候變化政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本周在北京訪問.但與中國政府達成任何氣候協定都絕非易事,而現在距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國際會議還有半年的時間.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變化協調辦公室主任高廣生表示,協調原則問題的爭議或把對話拖延至最後關頭.

  高廣生在近期一次訪談中稱,他個人希望哥本哈根會議可以就發達國家的目標和發展中國家的特別行動達成一致.但目前就各國的態度來看,難以達成令各方滿意的協議.

  然而,全球變暖的威脅和要在哥本哈根會議達成協議的壓力,促使中國政府探索溫室氣體排放最小化的發展之路.

  中國的智庫一直在尋求低碳經濟的發展途徑,這些理念或成為中國為抗擊全球變暖所做出的貢獻.

  但這些藍圖仍停留在描繪階段,需要若干年時間去實施,幾十年後中國才會開始減少排放.

  中國政府如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中國能否會因此得到發達國家資助存在不確定性,都將使得今年甚至未來年份中,中國和美國等其他主要經濟大國之間的談判不斷.

  北京大學環境外交專家張海濱稱,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一致應該相對不難,因沒人希望徹底搞砸.但達成有效協議將會困難得多.

  **低排放發展之路**

  科學家表示,工業、交通至農業等領域產生的溫室氣體會保留更多太陽輻射,導致氣溫升高,而發展中國家可能在頻繁的乾旱、洪水和暴風等災害侵襲時更為脆弱.

  但中國政府亦表示經濟增長是重中之重,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不應接受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限制.即便樂觀的中國專家都預計,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增勢在2030年左右才會停止.

  清華大學教授何健坤表示,屆時中國每年二氧化碳排量將達到80-100億噸,

  據美國預計,2007年中國從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達到約66億噸.

  中國亦希望在2020年前,發達國家排放量能較1990年水平至少減少40%,并且他們能將每年經濟收入中拿出1%用于幫助貧困國家應對全球變暖.

  何健坤說,各國最終將在哥本哈根達成妥協,這些磋商不能失敗,失敗的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且沒人能免受影響.

  **設定自己的減排計劃**

  但中國亦正在氣候變化政策上尋求主動,即設定自己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

  中國科學院氣候變化專家王毅表示,中國將在2011年開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強調打造"低碳經濟".

  "過去中國在政策制定方面一直比較被動,在西方國家發出要求後才做出反應,但現在我們已在考慮主動提出自己的政策目標",他說.

  部分專家則建議,設定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即明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的減排量.

  中國政府網援引上周五溫家寶總理主持能源和氣候變化會議時的講話稱,必須將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列入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

  王毅表示,若來自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到位,中國將能夠在202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少為2005年水平的一半.

  但多位專家表示,中國政府仍不愿意將其多數舉措融入國際條約,尤其是在碳排放的承諾方面.

  王毅稱,中國政府一直強調全球變暖是發達國家以往的高排放所致,且擔心無法實現其簽署的國際義務.

  部分專家亦表示,若發達國家能提供更多協助并減少更多排放,則能有妥協的空間.

  "美國最終的承諾將極大地影響我們,若它能在哥本哈根會議前表現得更有氣魄且更加合作,那我們也可以,"北京大學教授張海濱說.(完)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