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的軟件產業發展
2009-08-20 16:17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如何對軟件產業進行有效的保護?如何增強企業抵御危機的能力,促進行業的穩步發展?企業要用積極的心態來應對挑戰,提高知識產權意識、自覺抵制盜版、全面認識正版軟件的價值。政府要加強對軟件知識產權的行政與司法保護。只有全社會共同行動,才能推動軟件企業的良性運行,促進整個軟件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正逐步顯現出來。目前人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對制造業、出口貿易等行業的影響,而其對軟件產業的影響,也已經初露端倪。
金融危機下的企業,都以節約成本、壓縮開支為首要任務,一些企業開始停止購買軟件,有些企業甚至把去年已有的軟件購買預算砍掉。但軟件還是要用,因為現代社會,軟件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最重要的生產工具之一。隨之而來的是,使用盜版軟件現象有所抬頭,這實際上是一種惡性循環。盜版嚴重影響軟件產業的發展,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自2006年國家版權局等9部門下發《關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來,中國軟件業據此迅速發展起來。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軟件產業整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完成收入7572.9億元,同比增長29.8%,其中軟件外包服務20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這些都是可喜的數字和直接碩果。
在目前金融危機下,軟件業是僅有的幾個仍在強勁增長的行業之一?,F實是,如果因為金融危機,有關部門放松對使用盜版軟件的檢查與處罰,放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那么盜版現象將會卷土重來,這不僅會抹殺政府多年來對保護知識產權的努力,而且會使初具規模的中國軟件業遭受重創。
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如何對軟件產業進行保護?若減弱對軟件知識產權的行政與司法保護力度,長期來講,對整體經濟是否有益?在當前經濟危機進一步蔓延的形勢下,如何真正增強企業抵御危機的能力,從而確保各個行業的穩步發展,而不是犧牲某一行業去保護其他行業的發展?這成為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新課題。
軟件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從國際形勢看,改革開放使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融為一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是如此。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各方面的合作也在加大。在知識產權領域,一方面各國間的合作不斷深入和加強,另一方面,我國對于軟件產品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的義務并不因金融危機的產生而例外,從國際經驗來看,知識產權保護得越好的國家,其軟件產業發展得越快。
從國內形勢來看,我國正致力于創新型國家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鼓勵軟件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據近日有關研究報告預計,盡管遭遇金融危機,中國企業在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長期政策的引導下,中國軟件市場今年增速有望與去年持平,銷售額仍將維持千億元規模。隨著“保增長促發展”經濟政策的推進,持續的知識產權保護將對軟件產業的增長起到關鍵作用。
對于使用軟件的企業而言,軟件因其在實現經濟增長以及規避法律風險上有重要意義,在企業運行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和日益嚴峻的挑戰面前,軟件也成為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工具。企業可以通過合法使用軟件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多方增長,并提高整體實力和活力,順利渡過難關。
2009年是我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國全面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關鍵之年,更是大力推進知識產權事業、促進軟件產業加快發展的戰略之年。令人欣喜的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軟件產業的發展,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強調:“提高公眾認識和加強執法,是當前版權工作最突出的兩個問題。在進行宣傳教育的同時,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非法使用盜版軟件,是保證順利推進正版化工作的必要手段。”而今年年初,由國家版權局等9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的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更是明確決定,今年將積極倡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鼓勵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同時還要加大行政執法和輿論宣傳力度,營造“拒絕盜版、使用正版”的良好社會氛圍;對使用盜版軟件情節嚴重的企業要予以行政處罰。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已行動起來。如吉林省,從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吉林省版權局將聯合省公安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集中打擊生產經營使用盜版軟件專項行動,對使用盜版軟件嚴重的單位加大處罰力度,予以曝光,并列入“使用盜版軟件黑名單”。
可以說,打擊軟件盜版、推行企業使用正版軟件是一項長期行動。雖然金融危機會對企業和市場環境造成一些影響,但只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挑戰,提高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覺抵制盜版、全面認識正版軟件的價值,全社會共同行動,就能推動軟件企業自身的良性發展,并能促進整個軟件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
?。ㄗ髡呦抵袊浖袠I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