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科威特合資煉油項目花落湛江
2009-08-19 11:52 來源:中國能源報
中石化在湛江東興的煉油廠
8月10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宣布,由中國與科威特共同投資建立的煉化一體化煉油廠將廠址確定在了廣州省湛江市。在經歷了長時間研究、評估之后,這個被稱為中國最大合資煉化項目之一的煉油廠選址工作終于塵埃落定。
精心挑選 定址湛江
中石化于8月10日宣布已決定選擇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作為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廠址。中科這一合資項目經過3年的波折后,其選址終于從廣東南沙轉到湛江東海島,其投資規模也從最初的50億美元擴展到現在的約90億美元。
根據中石化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與科威特于2009年5月簽署了關于在廣東省建立和發展煉化一體化合資項目的《諒解備忘錄》,決定為煉油廠重新選址。之后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組織了聯合專家團隊在廣東省境內對項目選址進行了多輪比選。該專家團隊由業主專家、國際享譽的選址專家和國內知名專家組成,以不記名方式推薦選擇湛江市的東海島為合資項目的最優廠址。經過中國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高層的詳盡審閱,決定接受湛江東海島作為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廠址。
中石化同時還表示,雙方將盡快啟動新廠址調整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工作。同時,廣東省政府和湛江市政府對于支持合資項目的加速成立和獲得核準給予了堅定的承諾。
選址過程 一波三折
事實上,早在2006年,中科合建煉油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原油年煉化能力為1500萬噸,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合資煉化項目之一,原定在廣東南沙選址建立工廠。但根據《廣 東省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6-2020年)》,南沙作為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區,應避免布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項目,如大型煉油石化基地和鋼鐵基地等。 廣東省人大代表也曾聯名提交議案,反對該項目選址南沙,甚至有人懷疑如此大型的煉化項目選在南沙會導致整個珠三角地區環境受到影響,廠址問題一度遭遇各方質疑。
在今年6月,科威特駐廣州總領事內米爾·古瑞尼先生曾表示關于在中國南方廣東地區建設中科大型煉油廠和石化廠事項,中科雙方將從新確定廠址。雙方將對新候選地點進行審定,2009年年內將能最終確定。
當時建設該項目的候選城市包括:湛江、茂名、惠州等。這些候選城市坐落在石化工業帶上,這一地帶已經建成的一些主要的合資項目有:殼牌-CNOOC項目、委內瑞拉-中石油項目等。
科威特國際石油公司在之后派遣了一個專家評估組去上述城市進行調研。廣東省政府也表示因擔心項目建成后在居民區環境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建議將廠址由原先確定的廣州南沙地區移至湛江。在經過全方位考慮,中科兩方最終于今年5月11日在廣東省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從具環境挑戰性的南沙遷址”。
推動發展 前景光明
盡管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在選址問題上頗受爭議,但因其在地方經濟和就業上巨大的拉動作用,地方政府對這一項目態度一直非常積極。業內人士認為,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口科威特原油,生產國內市場供應不足的成品油和乙烯,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并提高能源供應能力。
中石化表示,合資項目的合作方包括中石化、科威特石油公司及煉油和石化行業的其他潛在國際伙伴。合資項目的初步成本估算約為90億美元,并將根據東海島的有關條件進行可能的調整。預計項目將于未來幾個月內提交國家發改委核準,在獲得核準后就將開工建設。項目計劃于2013年底建成投產,生產能力為每天30萬桶原油,另外還有100萬噸的乙烯裂化能力。到2015年煉油能力將達到50萬桶原油。該項目的原油將100%來自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