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全球化中的“新生產要素”

2009-08-12 17:2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中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投資計劃以刺激經濟增長,應對金融危機。這無疑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現戰略轉折的好機會。但能否實現這些目標,還有賴于我們跳出傳統生產要素的經濟理論,正確理解和運用全球化背景下全新的生產要素。

  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生產要素理論。他告訴我們,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可引導土地、勞動力和資本要素,把它們變成財富。但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社會下,知識、商業生態網絡、組織流程等已成為創新活動中的全新生產要素。

  在現代全球經濟中,知識是關鍵的限制性生產要素。當今世界上有太多過剩的無特殊技能或只有一點技能的勞動力,其價值相當低。知識已經取代傳統勞動力,成為現代經濟的主要勞動力了。

  全世界都認為美國是全球先進創新中心,頂尖移民人才對此的貢獻驚人。1995年至2006年,由移民創建的高科技公司有52.3%在美國硅谷,在全美占到25%。到2006年,這些公司雇用了45萬名工作人員,直接產生520億美元的收入。這些移民CEO對GDP的間接貢獻估計每年超過2000億美元,并逐年增長。如果估計非CEO創新者和那些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產生的影響,那么美國的GDP有很大部分依賴于從世界各個地方不斷流進的頂級人才。

  哈佛商學院教授William R. Kerr說:“(移民)他們是美國技術發展非常強大的貢獻者。因此吸引和留住這支高技能的隊伍就是美國國家利益,這是我們提高國家創新率所采取的一個最簡單的政策杠桿。”

  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同樣也正在被取代。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相對于場地及與原材料等有關的要素而言,網絡溝通和合作更重要。互聯網作為信息來源和通信平臺已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已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社交場所。實現全球聯系和思想交流的商業生態網絡正在成為新的“虛擬地產”。

  最近,IBM啟動了“創新果醬”網絡,104個國家的14萬成員已貢獻出37000個創新創意。2008年,IBM的企業價值超過了1577億美元,但擁有的土地、建筑物、實驗室和其他有形資產只占其價值的9.1%。驅動IBM創造價值的不是土地。

  商業資本主要投資于工廠機器或商店等有形產品,但它的重要性正在被無形的、創新性的組織流程所取代。如何創造性地創建一家技術公司、如何管理好渠道公司的客戶關系,或者如何控制好金融服務公司的投資風險?這些已經與傳統的資本概念無關,但它們都已成為知識經濟中創造財富的“機器”或“工廠”。組織流程的重點就是基于空間和時間去解決“如何創造價值”的問題,它是“動態能力”的關鍵,是“創新工廠”。有效的組織流程能夠整合商業資源,實現成本控制,創造高效,把握完美時機。

  中國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國家,其真正的潛力甚至還沒有想象出來,更談不上實現。如果中國跳出傳統生產要素的束縛,那么她就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智慧和決心塑造出她真正想要成為的國家。

  (作者單位: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