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上海經濟企穩回升 探尋轉型新空間

2009-08-12 17:26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一份預期向好的答卷。

  財政收入增速開始轉正、固定資產投資回暖、實到外資持續攀升、工業產值降幅收窄……伴隨著一系列數據相繼出爐,上海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回升的跡象也愈加明顯,這也是金融危機沖擊之下,上海在“保增長”、“調結構”過程中不斷突圍的成績單。

  昨天,上海九屆市委八次全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也進一步明確了上海經濟發展路徑及未來努力的方向。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在談及下半年工作時指出,既要立足當前,按照計劃目標,全力以赴保發展;又要著眼長遠,下定決心調結構、促轉型。韓正強調指出,決不能以損害長遠發展來保眼前一時的增長。

  經濟運行逐步企穩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上海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達14.9%,不僅開始逐步走出數月持續負增長的陰影,也創出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增幅最高值。

  而根據財政部的數據,6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9.6%。其中,中央本級收入同比增長15.9%;地方本級收入同比增長23.5%。

  金融危機影響之下,上海財政收入也一直面臨著嚴峻壓力,今年兩會期間,上海提出全年財政收入增長力爭達到6%的目標,這也是多年來上海首次將財政增長指標預期調至一位數。

  6月份上海財政收入指標開始“轉正”,讓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備感欣慰。日前,周振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實現全年6%的目標很有希望”。

  來自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另一組數據,也成為上海經濟運行中的一抹亮色。相關數據顯示,上海1~6月實到外資5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5%,高出同期全國平均增幅18個百分點。

  對此,上海市商務委有關人士分析指出,從引資結構來看,服務業吸引外資的比例從去年的2/3上升到3/4,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

  此外,二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幅超過13%,工業產值降幅也持續收窄,一系列指標明顯好于一季度。

  一組組預期向好的數據背后,不可忽略的是上海面對挑戰、攻克時艱的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以來,一系列戰略性舉措密集出臺,上海正以積極的姿態迎戰危機。

  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頻頻在不同場合公開表態,上海既要努力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沖擊,也要思考目前經濟運行中遇到的問題,突破瓶頸,努力實現自身經濟結構轉型。

  目前,上海已經勾勒出一幅加速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藍圖。這幅由九大重點領域共同描繪的藍圖,將以調整、優化、提高為方向,以研發、創新、增值為重點,旨在提高上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附加值。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有關人士也表示,未來上海在制造業領域利用外資的重點,將向造船、民用飛機、新能源、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傾斜。

  探尋轉型新空間

  出臺建設國際金融、航運中心實施意見,批準浦東、南匯兩區合并……一系列由國務院推進的戰略性舉措,也為上海經濟迎戰危機注入了新的動力。

  今年以來,上海在經歷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考驗的同時,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連續16年GDP保持兩位數增長之后,上海經濟在高速運行的軌道上,也開始直面自身結構調整的壓力,并且思索未來的發展路徑。

  7月2日,上海市發改委網站上正式公布了一份清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21項前期重大問題開始逐步落實,進入調研階段。這21項重要課題不僅包括了金融危機影響分析和應對舉措,也蘊含了上海探尋未來轉型新空間的期待。

  一位日前曾經參加過“十二五”規劃思路專家研討會的知情人士對CBN記者表示,與會專家認為,上海如何尋找到經濟基本面與產業的支撐力,是未來一段時期實現經濟平穩發展的重大課題。

  “現在缺乏的不是短期安排,是關于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發展思路,目前這個思路還不是非常清晰,只是朦朦朧朧有個方向,”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智囊團內部,對實現經濟轉型的整體安排,還沒有成熟的方案,這個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當前形勢下,如果錯過半拍,上海未來經濟發展可能就會面臨被動局面。

  事實上,面對不容錯過的危中之“機”,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已經在多個層面上作出部署。

  被寄予厚望的“新浦東”,如何在金融、航運中心建設進程中發揮核心功能區的作用,未來產業布局如何規劃,這些備受關注的課題已經在調研進程中。

  而多年來一直被上海“冷落”的民營企業發展,也開始備受關注。周振華指出,目前,上海與全國其他省市一樣,當前在經濟回升過程中還面臨著一道坎:民間資本尚未被帶動起來。

  對此,韓正在昨天的會議上也指出,當前形勢下,要注重把握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韓正表示,要特別注意政府不能取代市場的配置作用,“政府的工作要在提高效率上下工夫,當前尤其要鼓勵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的發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