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認真貫徹落實生物產業發展規劃

2009-07-30 16:5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應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組委會的邀請,2007年6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綦成元巡視員在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生物產業政策與生物產業基地發展論壇上,以“認真貫徹落實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開創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新局面”為主題,進行了專題報告,現予以摘登,供參考。  

  生物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正在迅猛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物產業對緩解以至于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健康、食品、資源、環境等重大制約因素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生物產業高度重視,多次批示要求制訂促進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在《中共中央關于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都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和發展生物產業;在《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將生物產業作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迎頭趕上的重點領域。根據中央、國務院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并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這個規劃,是我國首次將生物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進行總體部署,它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闡明了國家發展生物產業的戰略意圖,是未來五至十五年我國生物產業發展遵循的準繩和行動的綱領。

  一、準確把握生物產業發展的形勢,明確“十一五”生物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對國內外生物產業發展現狀與形勢的判斷是制訂規劃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分析研究,我們對“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時期生物產業發展做出了五個方面的基本判斷和估計:

  一是目前世界現代生物技術發展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即生物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現代生物技術首先應用于醫藥和農業領域,生物醫藥業、生物農業快速增長。全球范圍內正在研制的2000多種生物藥物80%已進入臨床試驗,批準了6000多例轉基因動植物進行試驗,批準生產的轉基因動植物已達100余種;生物藥品銷售額占整個醫藥工業的比重,從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11%,達到600多億美元。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10年間增長了50倍,2005年達到9000萬公頃。近年來,現代生物技術進一步向化學工業、造紙工業、環保工業、能源工業等滲透和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群體正在形成,將會出現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化浪潮。

  二是生物產業將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后世界經濟中又一個規模巨大的主導產業。近10年來,全球生物產業的銷售額約每5年翻一番,許多國家生物產業銷售額增長率高達25%-30%,遠高于全球經濟增長率。到2005年,全球轉基因作物市場價值達52.5億美元,占全球種子市場的18%;燃料乙醇產量約為3000萬噸,生物柴油產量已超過350萬噸;生物服務市場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長,2005年全球委托合同研究達163億美元,占研發投入的24.7%。更重要的是,現代生物技術是對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最具關鍵性意義的科技創新,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要求為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巨大動力和廣闊市場空間。

  三是世界許多國家紛紛將生物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進行重點發展。目前加速生物產業發展,搶占生物經濟時代制高點,保障國家生物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點。美國白宮、國會均設有生物技術產業委員會跟蹤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及時研究制訂財政預算、管理法規和稅收政策;先后啟動實施了禽流感防治專項行動計劃、國家生物質能源計劃、生物信息基礎設施計劃、生物盾計劃等專項行動計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歐盟委員會制訂了《歐盟生命科學和生物產業發展戰略》,明確提出歐洲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政策措施,強調歐盟各國應發展生物產業集群,發揮在國際合作和制訂國際標準中的領導地位。日本制定“生物產業立國”戰略,并于2002年啟動實施了“生物行動計劃”,具體包括50個指導計劃、88個基本計劃和200個詳細行動計劃。印度力爭成為生物產業大國,2001年研究制定了《印度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四是我國生物產業發展面臨突破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一是時代機遇。當前,現代生物產業發展正處于成長期,產業內尚未形成類似汽車、半導體、軟件等產業那樣由少數跨國公司控制產業發展的壟斷格局,為我國在局部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我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機遇期,在我國具有產業經濟技術基礎的領域,搶占一些制高點,實現跨越發展,在國際分工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二是全球化機遇。從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發明到進入生物經濟時代,需要龐大的人力、財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場分攤創新成本,國際合作將是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的基本特征。這為我國發揮比較優勢,廣泛參與國際分工交流與合作,實現生物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國可以發揮獨特的生物資源優勢,廣泛參與生物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分享生物技術創新成果,加快生物技術產業化進程。三是生物產業與傳統產業聯動發展機遇。我國傳統產業所占比重較大,生物技術應用的領域更加廣泛、發展空間也比較廣闊。我國只要堅持以應用促發展的方針,把發展生物經濟、循環經濟、知識經濟和工業化結合起來,進一步發揮我國在紡織、化工、冶金等領域的比較優勢,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在發展生物經濟的同時,必將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是加速生物產業發展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發展生物產業是惠及我國十幾億人口健康的民生工程,是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富農工程,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綠色工程,是保障國家生物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安全工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工程。

  因此,“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科學謀劃、及早部署,緊緊抓住重大戰略機遇,發揮優勢,突出重點,積極培育現代生物產業,主動迎接生物經濟時代,努力開創生物經濟時代新的輝煌。

  基于上述對生物產業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規劃確立了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概括起來講,就是要堅持二十四字的指導方針,圍繞“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這一總體目標,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實施九大專項:

  第一,堅持24字指導方針,就是“自主創新、國際合作,重點突破、集聚發展,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這是針對我國國情、生物產業特點和發展趨勢提出來的。

  堅持自主創新、國際合作的方針,就是要把加強自主創新作為我國生物發展的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生物技術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在引進先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強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的主導權。同時,要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機遇,積極開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提高發展效率,加快我國生物產業發展。

  堅持“重點突破、集聚發展”的方針,就是要集中有效資源對有所為的領域重點突破,要選擇一批基礎條件較好、技術相對成熟、成長潛力大、產業關聯度高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產品,加快形成產業規模,培育新的增長點。同時,針對生物產業集聚化發展的特點,促進生物企業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加快生物產業集聚化、特色化發展,形成局部優勢,培育生物產業增長極。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的方針,就是要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發揮企業在發展生物產業中的主體地位,加快培育生物產品市場,重點完善市場競爭環境,最大限度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在培育新興產業方面的推動作用,這主要是考慮到,生物產業具有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等特征,我國生物產業目前尚處于全面發展的初期階段,而且生物技術產品與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直接有關,因此,政府必須發揮好引導、推動和扶持生物產業發展的作用。

  第二,關于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總體目標目。在規劃研究過程中,我們綜合考慮我國生物產業所處的歷史階段、基本條件和發展潛力等因素,認為我國生物從資源豐富,為發展生物產業提供了寶貴的源泉和資源庫;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發展階段,為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內在動力;我國生物技術有一定的基礎,擁有一支較有水平的研發隊伍,而且產業初具規模,為生物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人才技術基礎。更為重要的是,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明顯提高,已具備了參與生命科學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能力和動力。因此,《規劃》提出了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力爭通過10到15年的努力,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要經濟指標進入世界前列;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生物技術領域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生物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度提高。

  實現上述總體目標任務,在戰略步驟上提出“兩步走”的設想。第一步是“十一五”時期,這一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是四個方面:要加快建立起比較健全的生物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和政策法規體系、產業組織體系、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和行業服務體系;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保持生物產業快速增長。具體目標可以概括為“十、百、千、萬”,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年銷售額過10億元的生物技術產品,培育若干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大型生物企業,形成若干產值過1000億元的生物產業集聚地,全國產業規模突破10000億元產值(或5000億元增加值),也就是要形成一批拳頭產品、龍頭企業、產業增長極,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

  第二步是在“十一五”發展的基礎上,再經過10年的努力,力爭使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20000億元,占GDP比重達4%。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關于生物產業發展重點。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緊迫需求、生物產業發展趨勢和我國國力,規劃提出了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即一是要大力發展生物醫藥,二是大力發展生物農業,三是大力發展生物能源,四是大力發展生物制造,五是大力發展生物環保,六是積極組織生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七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前五項重點任務是產業自身發展的重點,其中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相對技術基礎較好,也較成熟,應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構建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加快做大做強。而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制造相對技術基礎較弱,技術發展也不成熟,應進一步加強重大技術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尋找重要突破口,加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后兩項任務是產業自身以外、但對產業發展有很大影響的重點任務。國家將加大力度做好有關生物資源調查、生物安全標準、安全監控、安全保障體系,保證生物產業健康發展。

  第四,關于組織實施重大專項。采取重大專項這種方式培育和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是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實現重點領域的突破性發展的有效方法。《規劃》首先確定了選擇專項的原則:一是從重要程度看,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高關聯性和高滲透性,市場潛力大;二是從任務特點看,涉及方面較多,是系統工程,需要在國家層面進行組織實施;三是從工作基礎上,目前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基礎,“十一五”期間能夠啟動。按照上述原則,確定“十一五”期間集中組織實施九大專項,即疫苗與診斷試劑、創新藥物、現代中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育種、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專項。這些專項所涉及的領域是“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國生物產業的強勢領域和特色產業群。這九大專項的具體實施方案的編制已接近尾聲,將根據成熟情況逐步推進。

  二、認真貫徹落實生物產業規劃

  有了規劃以后關鍵在于落實規劃。根據規劃要求,目前我委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開展以下工作:

  (一)制訂專項實施方案

  按照規劃要求,目前我委正在組織編制九個重大專項的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專項實施的重要意義、專項相關領域國內外發展現狀與問題、專項實施的重點內容與目標、專項實施的保障措施等。目前這一工作即將完成,即將進入組織實施階段。

  (二)推進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

  目前我委按照“成熟一個、認定一個”的原則,已經分三批認定了石家莊、長春、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長沙、重慶、成都、昆明、武漢、青島等12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從基地建設情況看,各省市政府高度重視基地建設和發展,具體表現在:一是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二是加強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積極支持生物企業走出去;四是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從基地發展成效看,集聚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具體表現在:一是基地正在成為國內外生物企業發展、生物技術人才創業的集聚地;二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三是國際合作加快,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為促進基地向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今后我委將加強對基地的引導支持和管理。包括:對生物產業基地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公共支撐條件、基礎設施、具有重大帶動性和示范性的產業化項目給予相應支持。按照《關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管理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成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考核專家組,對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發展與運行狀況定期進行考核等。

  通過基地建設,要形成創新能力的集聚地和輻射源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核心區、特色產業快速成長的增長極和帶動全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三)進一步落實推進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已提出了《關于促進生物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

  在制訂政策時,我們主要把握以下原則:一是要突出生物產業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的特點,以及目前尚處于全面發展初期的階段性特征,圍繞初創期生物企業的培育,成長期生物企業的發展制訂有關政策措施;二是突出我國國情,從解決制約當前我國生物產業的關鍵因素著手,明確輕重緩急,突出重點,既有繼承,也有創新,既有所突破,也照顧到方方面面;三是突出可操作性,使有關政策能夠操作實施。

  目前提出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化生物產業自主創新。二是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三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四是積極拓展融資渠道。五是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六是加強生物資源保護和生物安全管理。七是加強組織領導。

  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與各相關部門加強協調,盡快完成政策報批工作。盡早實施,形成有利于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為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生物產業發展的支持,我委已與國家開發銀行近日聯合出臺了《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關于加強生物產業融資工作的意見》,今后還將根據規劃要求,進一步與有關部門合作,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實施細則,比如探索企業債券支持生物企業、生物產業基地發展,落實有關財稅優惠政策等,努力營造良好的有利于生物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