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工業自動化跨界整合戰略觀察
2009-07-23 14:52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跨界整合是研華2009年市場策略發布會的一個主題。此次發布會上,研華持續傳遞以“跨界整合 成就客戶”為核心的策略,并以開放交流的形式,介紹了研華公司業務、人事、研發、服務等方面的策略。在隨后與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的交流中,再加上筆者長期以來對研華的了解與觀察,認為研華自動化正在努力重新進行自動化品牌定位,利用跨界整合、FSU授權專營商等新戰略思維,試圖盡快完成從工控和IT類產品銷售商到工業自動化行業專業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的蛻變。
從整個研華而言,所謂跨界整合,研華中國總經理何春盛的解釋是,在業務組織模式上,『4+N』的集團結構,研華更關注與合作伙伴的共贏合作。“4”即研華鎖定的四大經營體,“+N”即指研華將以集團企業的型態彈性發展外部組織,以促進協同開發及異業結合。而 2009年跨界合作的運營方針,代表研華將持續推動內部部門之間的合作、各子公司之間的合作、及研華與外界軟件伙伴、垂直領域專家、學術界等的合作,以及研華在兩岸三地及全球工作伙伴之間的合作,甚至是研華與產業計算機業界競爭廠商的密切合作。
隨后進一步通過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總經理蔡奇男的介紹,筆者發現,整個研華的跨界整合策略在工業自動化事業群(IAG)這一領域具有如下特點:
從過去單一的產品銷售模式轉型為解決方案的銷售模式。IAG為這一轉型進行了多方面的革新。首先是通過外部合作擴充產品線;其次從去年開始致力于建設授權經銷商(FSU)渠道,希望將一些現有的比較有行業資質的經銷商培育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對此,蔡奇男表示:“我們目前已經完成成立30家FSU的目標,現在的關鍵工作是建立認證體系,進行FSU的培訓與資格認證。”;其三研華內部組織結構,“研華成立了行業發展部,招聘行業專家,負責行業推廣,以大客戶為主,現在與區域銷售和產品發展共同構成一個三維矩陣式的組織結構。”
從通用解決方案轉型為行業專門解決方案的提供。用蔡奇男的話來說,“就是從以前與客戶談產品規格到談方案規劃設計,從談產品價格到談整個方案的價值。”從水電、火電到最熱門的風電,從設備自動化到工廠生產線,從智能樓宇到軌道交通乃至環境監控,研華自動化分別提出了以I/O、控制器、工控機、網絡通信產品、人機界面和編程組態軟件為核心的基于PC技術的開放式解決方案。“我們要用行業的專用語言與客戶對話”,蔡奇男表示。
從IT公司形象轉變為引導融合自動化與IT的趨勢引領者。研華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被視為偏重IT的提供商,這一點并不利于研華自動化的長遠利益。對此,IAG看到了當前IT驅動自動化、IT融合自動化的技術趨勢,“把握這樣一個發展趨勢,發揮我們在通訊和信息化方面的產品和技術優勢。”
其實,隨著外部競爭環境的加劇,最近一些傳統的自動化產品提供商紛紛面臨著這樣一種行業自動化專家形象的轉型,典型的如施耐德電氣、三菱、菲尼克斯、圖爾克等。但是這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需要豐富的產品線支撐、內部資源支撐、資金支撐、行業專業人才支撐、行業服務支撐、銷售模式支撐,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傳統經營思維模式的轉變。所以說,比較現實的快捷一點的途徑,還是先根據自身基礎打造成為某一自動化專業區域范圍的行業專家,相信研華,通過跨界整合資源策略的執行,伴隨時間的積累會取得不錯的結果。總體來說還是一句話,思維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