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2009科博會的變與不變

2009-06-16 11:57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5月24日訊,一年一度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結束了延續6天的精彩,落下了帷幕。

  十二年的歷程,使得科博會已經在業界樹立了獨特的影響力。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2009年的科博會還是顯現出了一些不尋常的變化。我們似乎能從這種不尋常中,找到中國科技產業發展變革中的一種自信。   

  科博會上,一位參觀者正在拍攝北京四中學生設計的自平衡獨輪車。

  參展規模不變中國首創變多了

  科技產業成就集中展示,十二年來,一直是科博會的“品牌”。與往年一樣,本屆科博會展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包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1—8號展館,由消費電子與信息技術展、汽車科技展、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技術展、新媒體技術與廣告設備展、現代農業農村科技成就展五個專業展覽,以及建國60周年北京科技成就展、中關村自主創新成果展、各省區市科技成果展、科技產業園區成果展和青年學生科技作品互動展五個綜合性展覽組成。

  今年參展方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十二屆科博會新聞中心主任呂欣表示,與往年相比,組委會已明顯感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擴散蔓延給第十二屆科博會帶來了影響,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是往屆展會上的一些國際“大家”的缺席。

  盡管少了一些國際500強企業的參與,但科博會卻沒有因此冷下來。與國外大企業反應疲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大放異彩,成為科博會的耀眼明星,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首創”、“世界之最”盛裝亮相。

  同時,全國各省區市和北京重點產業功能區推介洽談的熱情高漲,參展的28個省區市,展現了各地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新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包括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技術、生物技術、循環經濟等新經濟增長點的重大項目,受到專業參觀者的特別關注。

  自主創新企業成為本屆科博會的絕對主角,展覽會上自主創新的產品和技術占到近90%。“挑大梁”的是海信、海爾、長虹、聯想、首鋼、京東方等一批國內高科技骨干企業。其中海爾、海信、聯想等知名品牌都拿出了其具備最新科技的全線產品參展。

  專家指出,從科博會上外“冷”內“熱”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正在從更多依賴國外技術進行中國制造向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智造”過渡。

  人氣熱情不變合作推廣變實了

  超輕便自行車、廚房節能小助手、國內最先進的LED背光源電視……“體驗性”、“參與性”歷來是科博會的特點。本屆科博會,依然吸引了廣大首都市民的參與。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從年幼學童到耄耋老人,無論年齡怎樣,學識如何,人們很容易在科博會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亮點”。科博會展覽會五天共接待16萬人次參觀交流。

  比如首都青年創新科技互動展區,就頗受中小學生觀眾的追捧。“吃下一個飲料罐,吐出一角錢”,在北京五十五中同學的小發明“塑料瓶罐自助回收機”前,不少人爭相體驗。同樣聚攏人氣的還有北京四中高中學生發明的自平衡獨輪車,它能夠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在平直地面上運動,走直線,并且完成拐彎。

  在繼承了往屆科博會“熱熱鬧鬧”特點的同時,以本屆科博會為平臺進行合作洽談的成果則比往年更加實在了。

  今年,科博會堅持北京搭臺,為全國各省市代表團搭臺,提供免費簽約場所、信息發布等一系列服務工作,得到各省市代表團的熱烈相應。一批省(區、市)的自主創新項目在科博會上實現了合作對接。

  以甘肅展團為例,第十一屆科博會展會上,酒泉風電產業曾作為一大亮點吸引眾多參觀者。今年,甘肅展團除重點展示甘肅省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的重大進展外,對風電設備制造業的關注也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科博會上,人們關注到風電設備制造業蓬勃發展背后的巨大潛力,使得一個以電機組、風輪葉片、塔架、增速齒輪箱、變頻器等為主的風電設備制造合作體系迅速形成,構成了科技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共享倫敦奧運商機”主題推介會更是得到了中國企業的密切關注,他們對后北京奧運和前倫敦奧運時期的商業機會表現出濃厚興趣。據統計,逾100家企業或有關組織的約15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中央在京和北京籍單位超過75%,6家企業曾參與北京奧運會項目,2家企業已成功競標倫敦奧運會項目。

  據介紹,與往屆相比,本屆科博會省區市參會參展更加理性、務實,展覽將凸顯區域內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同時對主導產業及相關配套產業推介力度加大。

  論壇推介不變發展觀念變新了

  與主題展覽一樣吸引公眾特別是業內人士眼球的,是本屆科博會舉辦的5個論壇、11場洽談推介會。這些研討活動層次高、權威性強,對產業發展有十分現實的導向作用。論壇全部直面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前瞻性與務實性結合,受到各級政府產業政策主管部門和專業人士特別關注。

  在全世界聚焦中國經濟的大背景下,參與研討的專家學者的“層次”明顯提高,181位國際組織高層官員、國家產業政策主管部門的權威人士及包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內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集聚科博會,從不同視角、層面研討金融危機背景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分析中國不少地區和企業經濟發展轉“危”為“機”的深層次原因。

  科博會期間召開的中國金融高峰會,還吸引了紐約、納斯達克、新加坡、德意志集團、香港等著名證券交易所的高層人士出席。俄羅斯、沙特、伊朗等國大型石油集團高層也集中亮相,同中國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全球海油氣勘探開發形勢。

  主題報告會和各論壇上,國家產業政策主管部委領導紛紛到會演講,對今后一段時間內中國科技產業、能源產業等發展方向、政策做出權威發布;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提高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金融監管和金融安全、調整結構推進能源戰略、城鄉一體化下的城市環境建設、科技創新與節能減排等主題進行創新思想理念的碰撞,傳遞出大量中國經濟和科技產業發展的最新信息,為產業界、金融界和地方政府機構的戰略決策提供了導向性信息和依據。

  十二年來,科博會試圖從多角度、深層次解讀中國科技事業的巨大發展,讓世界不斷感受到自主創新、科技進步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光明日報)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