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智造”率先迎來艷陽天
2009-06-08 17:1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四月清明,乍暖還寒,沈陽鐵西區裝備制造業率先迎來艷陽天。一季度,該區實際利用外資2.3億美元,同比增長69.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5億元,同比增長34.4%。與此同時,遠大集團、北方重工、特變電工手里還分別攥著95億、40億和45億元海外訂單。
“鐵西經濟逆勢上揚,靠的不是廉價勞動力傻大黑粗產品等低成本產業,而是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的標準制勝。”區委書記李繼安告訴記者。
“三流企業受制標準,二流企業跟蹤標準,一流企業制訂標準。”經濟全球化時代,尤其是面臨世界性金融危機,國家之間的關稅壁壘和行政壁壘正逐漸削低,但以知識產權為內核的技術壁壘卻在節節攀升。鐵西區及時出臺“15條”規定,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通過跟蹤標準制訂標準穿透技術壁壘。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區里給予50萬至100萬元獎勵;凡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引進國外科技型團隊的,爭取中行予以實際發生額50%貸款和省、市政府各20%資金支持,同時區財政給予5%財政補貼。如今,在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了行業標準的制訂,北方重工、遠大集團、沈陽機床等10余家企業都已通過標準制訂,贏得了行業的“制空權”。其中,北方重工為國家起草產品標準近40個。
一流的標準需要一流的團隊。金融危機中,許多跨國企業遇到兩難境地:有限的資金如果用于生產,會贏得今天,卻可能輸了明天;如果投入科研,今天的日子又難以為繼。鐵西區抓住這一機遇,鼓勵“抄底”國外開發團隊,迅速推進老工業基地產業頭腦升級。近年來,共引進技術團隊85個、高端人才1920人。沈陽遠大集團在瑞士蘇黎世吸納引進了22位世界頂級設計師,專門負責承接世界頂級建筑的設計與研發;特變電工引進克羅地亞康佳研發團隊6位專家和瑞士ABB公司8位專家,為生產百萬伏特高壓變壓器蓄積了足夠的智力儲備。
據鐵西區區長李松林介紹,截至目前,鐵西區落戶的世界500強工業項目已達36家,聚集了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家跨國公司。法國NFM公司與北方重工聯手,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盾構機生產基地;美國西屋制動公司與中國北車集團合資,打造世界最先進的鐵路制動系統制造基地。有關部門統計,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工業產品現已發展到90大類1000多個系列近萬個品種;在77個主要產品中,有44個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居同行業首位,18種產品列國際前10。
3年后,聚集區面積將翻番兒,再過5年,面積還要再增一倍,達到100平方公里。通過外引內育,確保世界級企業達到20個,世界級產品達到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