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決策面對嚴峻挑戰促使最高級別智庫誕生
2009-05-13 17:1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中國最高級別智庫"橫空出世 曾培炎領銜
中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王健)71歲的曾培炎,從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上引退一年后,再度"出山",這次,他有了一個新身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上個月20號,在北京中國大飯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正式成立。當天宣布的這個機構的領導層,擺出的是一個"超豪華陣容",幾乎每一位都是當下媒體所追逐的關鍵人物,再加上領頭人曾培炎的前副總理身份,使得這個機構備受海內外矚目,被稱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智庫"。
中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 (記者王健) 據中國之聲7時45分報道,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國這樣一家超級智庫的誕生?現在我們連線中國之聲時事觀察員王健。
中國不乏很多很知名的智庫,比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天則經濟研究所等。為什么現在又成立了這樣一家超級智庫?
王健:第一有很多相當級別高的政府官員包括中國的經濟學家在內,比如說李榮榮、劉遵義等很多,第一是跨度大,級別高,第二個來自不同的部門,為什么要成立這樣一個超豪華的超級智庫,我覺得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知道這次金融危機是大蕭條之后最大的,不光對美國,對中國的形勢也是非常不明朗,國家決策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我們從30改革開放之后沒有遇到這樣的挑戰,嚴峻的挑戰需要更高級別的咨詢體系。
第二個原因是,過去單一部署下的研究院難以面對這種挑戰,目前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單一的部門可以解決,不是單一的經濟或者是政治問題,比如說金融危機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國際金融秩序既是經濟問題也政治問題,需要不同跨行業的智庫來解決,比如說國際中心今年研究重點19個課題,比如說金融危機第二次波動,中美戰略與經濟的對話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很大的課題,需要一個更高層次的智庫來解決。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智庫方面,發展得最好的是美國的智庫機構,例如大名鼎鼎的蘭德公司。美國的智庫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王健:其實美國智庫成果的原因我覺得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一個方面,很好的保證了獨立性,也政府的撥款,也有社團的支柱,社會資金增,多數來說都很好的保持了獨立性,比如說蘭德公司65%來自連邦政府,35%來自州政府,外國政府基金會和不同的客戶都投入,這種情況下既不是依賴于每一個財團,也不是依賴于政府,他很政府保持很好的關系,他知道政府想要研究什么情況,知道什么課題,這樣的情況下保持了獨立性,第二個是對非盈利機構NGO,包括資訊業的土壤都比較好,這種情況下他們能很好的,很扎實的發展,目前中國的NGO有一定的滯后,包括對資訊業的需求還是有一定的滯后,這也是一個情況,再一個和政府的關系,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基辛格進入白宮之前就是智庫的,之后又回到了智庫,政府可以得到很好的信息,對世界的影響很大,值得我們借鑒的。
還有,新智庫成立后的首次重大活動,是計劃于6月下旬在北京舉辦"全球智庫峰會"。這次大會將邀請200到300家全球知名智庫和全球500強企業領袖,為擺脫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平穩增長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