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果影院,最猛狂野性欧美XXXX,伊人精品网,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登錄

鑄造鋼鐵強國——專家解析鋼鐵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05-06 17:1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編者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從1月14日到2月25日短短的43天時間全部出臺,其產業覆蓋面之廣,扶持力度之大,政策決策的效率之高,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本報和中央電視臺《對話》特別節目《經濟熱點面對面》合作,邀請相關行業的負責人和規劃起草人,共同解讀各振興規劃出臺的背景、特點、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未來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4月14日晚18:05,央視二套《對話》節目首播解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最早出臺的行業——鋼鐵行業。

  第一個振興規劃為何花落鋼鐵業

  “中國最重要的有兩樣東西,一是糧食,一是鋼鐵。糧食是我們人要吃的糧食,而鋼鐵應該說是工業的糧食。”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義芳這樣評價鋼鐵業的重要性。這位創造了聞名的“邯鋼經驗”,又推進了唐鋼、宣鋼、承鋼“三鋼合一”的老鋼鐵人說,鋼鐵業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它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大,占總量的4%,占工業利潤的9%;而且鋼鐵產業鏈長、產業關聯度大,上上下下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甚至包括服務業。

  “鋼鐵行業也是這次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比較嚴重的一個行業,短短三個月左右時間,鋼鐵價格下滑了40%,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王義芳坦言。現在鋼鐵價格已回落到1994年的水平,比如線材和熱卷板的價格都從6000元降到3000元。以河北鋼鐵集團為例,去年上半年,利潤最高的月份達10億元左右;可7、8月,每月利潤下降一半,只有四五億元;10月后,每月不但沒有盈利反而出現了虧損。

  王義芳認為,第一個振興規劃花落鋼鐵業的原因,還和鋼鐵行業長期以來的發展模式有關。鋼鐵行業長期以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誘發了深層次的結構矛盾,尤其是2002年以來,鋼鐵利潤較大,在利益驅使下,鋼鐵增長速度過快、增量過大,造成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很低、布局不合理、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目前我們有6.6億噸的鋼鐵產能,而去年的產量是5億噸,消費量才4.53億噸,這其中至少有1億多噸的產能是過剩的。”參與起草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常年從事鋼鐵工程咨詢工作的陳子琦這樣分析我國鋼鐵產業的現狀:我們的鋼產量五億噸,世界第一,相當于世界第二到第九位產量的總和;但一些高水平、高工藝技術的產品以及一些新產品卻很緊缺,比如像深拉沖的、表面程度要求比較高的做汽車用鋼就供不應求,鋼鐵業可謂“大而不強”。

  所以,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次鋼鐵業的問題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被國際金融危機的外因所觸發,但更主要的是內因,是深層次矛盾的爆發。就是這次沒有國際金融危機,鋼鐵行業粗放增長也會有大的調整。

  以怎樣的思路制定規劃

  討論鋼鐵產業振興規劃的時候,大家認為鋼鐵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問題,所以,在題目中加上了“調整”二字,要通過結構調整來促進發展,這樣更加切中鋼鐵行業的要害——作為規劃起草人之一的陳子琦道出了振興規劃的意圖。

  這樣,整個規劃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把應對危機和產業調整相結合,既考慮了鋼鐵產業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怎樣起到“保增長”的作用,同時又從長遠的角度考慮“調整結構”,從而達到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的效果。

  陳子琦認為,這次規劃的第一個“亮點”,就是加大了淘汰落后、促進技術進步以及企業聯合重組等這些“結構調整”方面的工作,并作出了具體規定:提高了淘汰落后標準,增加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指標,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通過技改來推動產業進步,提出了力爭培育形成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鋼鐵企業,以提高產業集中度。

  第二個亮點是,這次規劃任務明確,可操作性強,非常有針對性,量大面廣。并且規劃中對各個部門都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包括完成的時間進度和細化要求。這是一個有目標、有重點、有抓手的規劃。

  第三個亮點是,這次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體現了產業互動,不是單打一的“就鋼鐵論鋼鐵”,更加強調了產業的關聯互動,也就是說要實現鋼鐵產業與裝備制造業、汽車、造船等其他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形成一股支柱產業帶動各業共同振興、共同上新臺階的整體合力。

  怎樣去“聯合重組”

  目前,我國前五家鋼鐵企業的產量,還占不到總量的30%;而日本的前四大鋼鐵企業產能占總量的73%,韓國的前兩大企業占總量的82%。所以,中國鋼鐵業的產業集中還有很大的空間——專家們道出了對中國鋼鐵業產業集中的期待。

  高產業集中度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聯合重組”,這也是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牛鼻子”;抓住它,就可以帶出一系列淘汰落后、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產業升級的綜合性效果——陳子琦如是說。此外,提高產業集中度還有諸多好處: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總體實力和競爭能力;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護環境,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最后,提高產業集中度,還能增加在鐵礦石談判、國際市場銷售等方面的話語權。

  “聯合重組最難的就是機制問題。還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業績考核、員工的就業、人員的重新整合、管理體制整合和企業文化的整合等多方面問題。”《中國證券報》跑鋼鐵行業的記者董文勝分析認為,現在中國鋼鐵行業是“雙軌制”:一軌是以國有企業為龍頭的大鋼廠,一軌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的鋼廠。整合并購主要是兩條路線:一個是國有企業之間的并購,一個是民營企業之間的并購。而國有和民營之間的并購難度是相當大的,成功率也很低;即使通過行政力量實現的國有鋼廠之間的整合,也多是“并而不購”、“重而不組”。所以,中國鋼鐵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任重道遠,未來更需要市場化主導的重組并購模式。

  怎樣去“淘汰落后”

  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鋼鐵企業,將淘汰一大批落后的小鋼廠。對此,陳子琦提出了新的建議:

  首先,淘汰落后產能應該用市場手段、法律法規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幾個方面,綜合治理。特別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用高水平的現代化的大型化的裝備來代替這些落后裝備,用市場方法,把落后產能“擠”出去。

  其次,要建立淘汰落后的退出機制,給一個渠道,包括資金方面的支持、人員安置方面的措施,以及資產的處置方面的保障。

  第三,嚴格執法。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包括環保法、土地法、行政許可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與此同時,這次規劃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實行淘汰落后的“問責制”。對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不達標的,要限制,沒有完成節能減排指標的、沒有完成淘汰落后任務的,國家暫時不核準該地區的新的建設項目,還包括公布落后企業名單等一系列手段,以實現淘汰落后。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