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拉動專項支出 多管齊下振興十大支柱產業
2009-04-15 15:2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國家經濟增長“保八”目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臨危受命,相繼出爐。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于解決上述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縱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可謂看點多多:并購重組、投資拉動、退稅優惠、金融配套支持等行業提振方式頻繁出現,上述振興方式的選擇更多地傾向于幫助行業企業提高自身“造血”機能,對降低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的作用也更加值得期待。
并購重組委以重任
點評:并購重組在已經出臺的行業振興規劃中占據了十分重要地位,幾乎所有的行業規劃都有提及這一實施方式。并購重組被如此委以重任,可謂與國家調結構保增長的要求相隨相生。
有色金屬產業振興規劃顯示,將著重對企業聯合重組做出重點闡述和安排。規劃提出鼓勵大型企業以多種方式進行重組,力爭形成3至5個具有實力的綜合性有色金屬企業集團。
鋼鐵產業振興規劃也明確表示,要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優化產業布局。
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五項舉措中,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成為僅次于拉動汽車消費的重要救市政策。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
裝備制造業規劃也表示,要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紡織行業規劃要求,將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被譽為惠及面最廣的輕工業振興規劃也對此方面有提及,表示要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船舶業規劃也明確表示,要支持企業兼并重組。
投資拉動專項支出
點評:資金投資被認為是最能產生直接效應的行業振興手段。投資拉動增長這一傳統實施方式,在各大振興規劃中多以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研究資助、生產投入等方式出現。
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就明確表示,在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方面,今后三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
鋼鐵產業振興規劃也顯示,要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調整品種結構,提升鋼材質量。
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也表示,要加大投入。此外,還將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
紡織行業振興規劃明確,要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
船舶業振興規劃則表述得更具體,將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
退稅優惠進一步加大
點評:提高退稅歷來是產業提振的常規方式,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這一傳統方式更是被運用得淋漓盡致。
在退稅優惠一項中,紡織行業振興規劃明確,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
而有色金屬行業企業建議降低電價的要求雖然未被采納,但以前沒有給予出口退稅的鋁合金型材的出口退稅率也提高到5%。
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也表示,將繼續保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
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也表態,要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金融扶持配套使用
點評:除了政策傾斜、稅收優惠等方式外,在不少行業振興規劃中,多種金融扶持手段配合使用也十分常見,如財政補貼、銀行信貸、集合發債等。
汽車產業規劃就明確表示,將把培育汽車消費市場放在振興汽車產業的第一位。具體內容包括,從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增加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并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此外,中央財政還將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還要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完善汽車消費信貸。
石化行業規劃也表示,要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完善稅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對石化企業的信貸支持;船舶業規劃顯示,要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業和航運企業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勵措施支持購買棄船;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也表示,將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胡學文)
長遠發展可期短期效果有限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們認為,從長期來看,十大產業規劃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但短期效果可能有限。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表示,縱觀已通過規劃內容,多為供給政策,但對于行業而言,需求才是最重要的。短期來看,十大產業面臨的需求困境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討論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經濟能帶來多大拉動作用目前還很難判斷。
祝寶良的觀點具體到個體行業上可以得到印證。以鋼鐵為例,目前困撓中國鋼鐵業的首要問題是產能過剩,據了解,在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下,1月份鋼鐵業產能已恢復至90%,但至2月,恢復開工的企業又再次停產,因為市場并無太多需求。
基于此,鋼鐵產業規劃在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聯合重組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嚴厲的要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將有利于中國鋼鐵業做強做大。
受困于需求萎縮的行業還包括紡織、有色、船舶、汽車以及物流等,諸多研究機構認為,政策只解近憂,需求仍是上述行業未來面對的最大風險。
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表示,政府的振興產業規劃多是以解困、扶植為主要目的,而缺乏調整、改革的內容。這樣可能會實現“保八”,但過剩、落后的產能也會得以生存,扭曲的要素價格依然保持。(周宇)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