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兩大經濟數據創新低
2009-02-26 17:1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下的中國經濟開局怎樣?剛剛度過紅火春節的人們,急切地關注著今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9年首份宏觀經濟運行報告: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0%,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3%。
兩大經濟數據均創新低:CPI增幅連續九個月回落,創29個月新低,是2006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PPI持續下滑,同比下降3.3%,比上月降幅擴大了2.2個百分點。
兩大經濟數據創新低,表明我國宏觀經濟結束連續六年的高速發展,首現偏冷情況。盡管如此,專家預測中國不會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形勢,因為從1月份的分類價格上看,有漲有落,經濟有回穩跡象: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雖然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7.2%和24.6%,但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2.7%,其中原煤出廠價格上漲12.3%;汽油、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2.1%和3.1%。再加上宏觀調控政策會密切把握各個經濟信號,引導經濟逐步止跌回穩。
有經濟學家分析,因為產能過剩,PPI的負增長對最終消費價格的傳導不暢,不會對CPI造成太大影響。所以,盡管這兩大數據還有可能走低,但不會對通縮構成太大壓力。
國家統計局認為,對PPI下滑態勢也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由于美國金融危機引起全球實體經濟快速下滑,國際市場原油、礦石、糧食等基礎性產品價格顯著下降,致使我國此類大宗產品進口價格明顯下降,進而引起去年持續處于高位的生產資料價格下降較多,并通過產業鏈條逐漸往中下游傳導,導致主要類別產品價格的全面走低。比如,1月份,國際市場上非能源價格同比下降25.5%,降幅比12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金屬價格下降41.4%,擴大5個百分點,其中鋁價下降42.2%,擴大5.3個百分點。
2008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在前8個月漲幅逐漸擴大,形成了一個較高的基數平臺,從9月份以后工業品出廠價格開始環比下降,2008年12月份的平均價格水平已低于2008年1月份的水平,致使2008年的工業品價格變動對2009年的滯后影響為負,全年大約為負4.3個百分點。其中,2008年對2009年1月份的滯后影響大約為負1.5個百分點,并且這種負的滯后影響在2009年8月份以前還將逐月擴大。因此,即使2009年工業品價格不再下降,全年的工業品價格同比漲幅仍然為負,表現為2009年工業品價格同比指數的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