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長:最大威脅是生態危機而非金融危機
2009-02-18 17:0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中新社北京一月八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周四在此間強調說,隨著人類對森林、濕地的過度利用和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化、濕地縮減、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澇災害、物種滅絕等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危機日益加劇,成為迄今為止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
據英國政府氣候變化與發展顧問斯科恩發表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預測,到二0三五年,氣候變暖造成的損失相當于二十世紀上半葉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損失的總和。
專家認為,生態危機比金融危機對人類的危害更大。金融危機持續時間不會很長,經濟蕭條過后還可以再次繁榮。但生態危機的危害不是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很難逆轉。應對生態危機、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全球的戰略任務和國際外交領域的熱點問題。
對上述觀點,主管中國林業的賈治邦都表示認同。他說,在中國,生態承載力低與經濟高速發展的不協調,已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中國的生態承載能力已經超過負荷,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態“負債國”之一。
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賈治邦表示,生態文明觀已開始影響中國政府的決策和社會的行動,對林業的投資正不斷加大。但由于長期忽視森林經營,導致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林業提供生態產品、林產品和生態文化產品的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當今社會,唯有生態產品是最短缺的產品。
賈治邦:生態危機比金融危機對人類的危害更大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國家林業局網站消息,2009年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8-9日在北京召開。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講話中指出,生態危機比金融危機對人類的危害更大,金融危機持續時間不會很長,經濟蕭條了可以再次繁榮,但生態危機的危害不是幾年、十幾年,而是上百年甚至很難逆轉。
賈治邦指出,全球出現的兩大危機對林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是全球金融危機持續加深,對林業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對中國林產品出口的影響還會加重。二是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加劇,賦予林業更加緊迫而艱巨的使命。隨著人類對森林、濕地的過度利用和破壞,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化、濕地縮減、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澇災害、物種滅絕等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危機日益加劇,成為迄今為止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
賈治邦說,據英國政府氣候變化與發展顧問尼古拉斯8226;斯特恩發表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預測,到2035年,氣候變暖造成的損失相當于20世紀上半葉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損失的總和。專家認為,生態危機比金融危機對人類的危害更大,金融危機持續時間不會很長,經濟蕭條了可以再次繁榮,但生態危機的危害不是幾年、十幾年,而是上百年甚至很難逆轉,應對生態危機、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全球的戰略任務和國際外交領域的熱點問題。
賈治邦強調,中國林業建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林業部門必須履行好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賈治邦提出,國家拉動內需的重大政策,為林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必須以務實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降低金融危機對林業的不利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林業在促進就業增收、拉動內需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爭取林業投資和優惠政策,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