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料釋放更多積極信號
2008-12-31 17:3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導讀:
謀劃布局?中央經濟會議還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
地方政府出臺18萬億投資計劃?資金來源引人關注
人民日報:信心托起市場
中金:未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政策"保八"解近憂
申銀萬國:中國經濟將經歷W形調整
謀劃布局?中央經濟會議還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
依慣例,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中國將召開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謀劃來年的經濟布局。
在被告知中國將投下四萬億元的大單后,市場對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格外關注。在擁有雄厚財力和龐大外匯儲備的中國,官方的任何經濟決策,都會令敏感的市場激動不已。
一直關注著中國宏觀調控動向的亞行駐華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判斷,是次會議將釋放出更多、更加明確的信號,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強市場信心。
中國官方月初宣布,年底前新增一千億元中央投資、兩年內投資四萬億元,加上刺激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令市場大受鼓舞。但莊健表示,它只是搭建了一個初步框架,項目的選擇、布局、實施以及資金來源等細節問題,都有待明確。
根據業已公開的消息,框架內的許多項目尤其是年底前新增的一千億元投資,大多將由政府和中央國有企業執行。不知道自己能否進入該框架的企業,還在觀望中。
北京一家較大的家電零售商介紹說,房屋銷量下降后,家電銷售已經受到了影響。今年元旦、春節銷售旺季到來之前,他們將與供貨商討論對策。
在關注經濟走勢的同時,他們也希望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能傳出更多的好消息。
包括國際資本在內,各行各業都在本輪中國"經濟刺激"中尋找、等待著機會。如果GDP增速、新增就業下滑過快,政府對經濟放緩的擔心加劇,更多的"刺激政策"還會不斷出臺。
與十年前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相比,此次政府"出手"更快,力度更大,也更加注意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協調。莊健認為,因為GDP增幅還在百分之九左右,官方也一直強調科學發展觀,注重效率和均衡發展。
令人關注的是,過分依賴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雖然能在短期內把GDP增幅提高,但容易導致產能過剩和效率低下、環境污染,為日后的經濟運行留下麻煩;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則有可能演變為放松,給銀行控制貸款質量、防止不良貸款帶來壓力。
總之,一切都取決于對時機的判斷。莊健建議,在四萬億元的投資實施之前,應盡快完善、配套政策,讓更多民營企業介入,以撬動更多社會資金,讓市場看到更多的希望。(中國新聞網)
地方政府出臺18萬億投資計劃?資金來源引人關注
尚待國家發改委審批;專家稱"最后獲批肯定沒有這么多"
繼國務院推出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后,上周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資計劃,根據對目前已公布投資計劃的24個省市的合算,投資計劃總額已經接近18萬億。據了解,這個數據目前還僅為地方政府的意向,最終是否能實施還決定于國家發改委對具體項目的審批。昨日,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王朝才對本報表示,雖然地方政府投資熱情高漲,但是"最后批下來的肯定沒有這么多"。
【投資項目】
以交通基礎設施為主
在公布投資計劃的24個省市中,云南省計劃在未來5年投約3萬億元居首。此外,投資規模較大的省份還包括廣東省今后5年投2.3萬億,遼寧省明年投資1.3萬億,重慶計劃投資1.3萬億等。
昨日,云南省發改委投資處處長鞠云昆對本報表示,目前媒體公布的云南省3萬億投資計劃并未正式通過發改委的立項,"只是一個初步計劃"。但其同時透露,目前已經確定的投資計劃中,包括建設中緬油氣管道和石油煉化工程、新建云桂、麗香鐵路等大型項目。
從各個地方的投資計劃來看,交通基礎設施是主要的投資方向。如總投資36億元的重慶江北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已經全線開工建設,這也是國家今年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首批批準的機場建設項目之一。
廣東省的2.3萬億主要包括珠三角軌道交通和武廣客運線,安徽省上報或計劃上報的鐵路、公路和橋梁建設項目也達到40多項,總投資為3890億元等。
【資金來源】
政府將向銀行大規模貸款
按照《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不得舉債,因此這些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尤為引人關注。
對此,昨日,王朝才分析稱,地方政府有一些土地資金可以直接投入,此外一些項目也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籌措資金,"比如高速公路建設,之前地方已經有很多經驗"。
經濟學家常修澤也認為,跟中央的四萬億投資計劃的資金來源類似,地方投資也將遵循目前我國的體制改革思路,采用政府投資加上社會投資的模式,而且"社會投資的資金應該占主體,地方政府不可能有這么多錢"。
銀行貸款也將成為地方政府籌措資金的重要手段,鞠云昆對本報記者確認,云南就將采取這個方式籌措很大比例的資金,"我們目前基礎建設大部分都是貸款的,確實還款壓力會比較大,但沒有更多別的方法。"
此外,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國有企業的名義設立信托公司,為建設項目募集資金。王朝才對此分析稱,這一模式雖然并未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認可,但在各地都有所出現,"估計在這次大的投資計劃中也很難避免"。
部分省市投資計劃
北京市?今后兩年共安排政府投資1200億元至1500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10000億元;
未來兩年建成軌道交通100公里,提前建成全市規劃高速公路網;加快建設華能等四大城市熱電中心、陜京三線等輸氣項目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
云南省?計劃未來5年投約3萬億元;
包括建設中緬油氣管道和石油煉化工程、新建云桂、麗香鐵路等大型項目。
廣東省?今后5年投資2.3萬億元;
主要包括珠三角軌道交通和武廣客運線。
上海市?至2010年1600億元政府性資金用于項目建設,1600億元政府性資金預計拉動全社會投資超過1.1萬億元;
主要用于軌道交通、跨區域主次干線、世博籌辦等。
遼寧省?明年投資1.3萬億元;
主要用于在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發展服務業、縣城經濟。
浙江省?明后兩年全省政府投資主導性項目預計完成投資35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
主要用于沿海鐵路建設、錢塘江中下游航運開發等。
吉林省?今后幾年投資約4000億元;
主要用于加快建設哈大客運專線、長吉城際鐵路、東部鐵路通道、機場改擴建等。
專家觀點
投資需防腐敗及盲目上項目
本報訊?雖然地方政府大規模加大投資力度符合目前中央的政策走向,但很多專家也在提醒應該防止過度投資引起的不良反應,以避免出現新的投資過熱反彈。
昨日,常修澤對本報記者表示,預防投資不良反應首先需要保證項目有嚴格的可行性論證,以防止盲目上項目。此外,還要在籌劃過程中特別注意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制止以往"三高一低"的經濟增長方式慣性運作,"最重要的是需要廉潔建設,防止出現幾年前公路建設中的腐敗問題。"
對于中央第四季度的1000億元新增投資監管,中央目前已經成立24個檢查組,分赴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工作。對此,專家表示,地方投資更需要加強監管,防止出現腐敗問題。(新京報)
人民日報:信心托起市場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來勢猛,范圍廣,危害大,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從傳統經濟強國到新興市場國家;從股市樓市到經濟實體,普遍受到嚴重沖擊,而且,這種沖擊的危害在進一步擴大。
這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場信心危機:人們對市場和經濟發展前景信心不足。正是這種對經濟發展前景不確定因素的擔心和憂慮,嚴重阻礙了人們的大膽投資和消費。因此,堅定信心成為戰勝這場金融危機的關鍵點。
對我們來說,應對這場罕見的金融危機,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態勢,關鍵是信心。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自古以來,商潮市涌,物逐人流。信心是市場的活力之源,是經濟的精神支點,也是現代經濟的本質特征。這說明,信心首先是一種信念。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信念就是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全國人民戰勝這場金融危機的堅定信念。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供學習借鑒,就是靠全黨、全國人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執著和堅定信心,不斷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的嶄新局面。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信心也是一種責任。變危機為機遇,解放思想,應對挑戰,加快發展,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重任。今年9月以來,黨中央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及時、靈活和審慎地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包括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糧農補貼等。最近,又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十項重要措施,并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落實的責任,發展的責任,鼓勁的責任,全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肩上。同時,還要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只爭朝夕,迅速掀起新一輪大改革、大開放、大調整、大發展的新浪潮。
信心更是一種力量。中華民族素有不怕艱難,不怕困苦的精神。越是困難、越是艱險,越能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從1998年抗洪救災,到2003年抗擊非典,從今年初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到"58226;12"汶川抗震救災,都是靠信心、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力量。今天,我們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堅實的綜合國力,有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實踐,有1997年戰勝亞洲金融風暴的成功經驗,只要堅定信念,將之匯集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強大力量,信心就一定能托起市場,危機也一定能轉化為機遇。(人民日報)
中金:未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政策"保八"解近憂
預測未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政策"保八"解近憂
中金公司昨日發布了2009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09年以及2010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為8%和7.8%。政府將把經濟較快平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為了"保八"可能繼續出臺刺激政策,包括通過刺激購房需求、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扶持房地產業。
中金公司認為,在經歷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深陷衰退,未來數年經濟將顯著低于潛在增長率。作為世界經濟動力的美國,在信貸緊縮和房市調整的雙重打擊下,深陷"U"形衰退,在深度和時間長度上都將較前兩次衰退更加嚴重,且至少在"U"形底部停留多個季度。發達國家經濟在2009年將非常低迷,2010年有望微弱復蘇,但經濟增長仍然將在較長時間顯著低于潛在增長率。
反觀中國,經濟形勢面臨比1998年更嚴峻的挑戰。1998年金融危機局限于亞洲,而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直接發生于中國的最主要出口市場美國和歐洲,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加權平均經濟增速將低于1998年。政府基建投資的"乘數效應"也遠遜于十年前,如今基礎設施較為飽和,房地產也開始下滑,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今不如昔。
中金公司表示,內外需求的下滑挑戰"保八"的目標,可能加大通縮風險。外部環境和國內投資需求,預計將經歷數年調整方可見底。首先,2009年歐美經濟全線衰退,是外需最差的一年,但2010年仍將低于趨勢增長,不會大幅反彈,且2009年的訂單惡化將影響到我國2010年的出口完成情況。其次,中國出口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經歷了多年擴張后剛開始收縮,過剩產能和房屋庫存的消化需要數年。
基于經濟加速下滑引發的產能過剩和失業壓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泡沫的破滅,增加了中國通縮風險。由此,中金公司判斷,在經歷了2008年的通脹后,明后兩年PPI(工業品出廠價)和非食品CPI將出現通縮,導致企業利潤更明顯下滑。
然而,中國依然是最穩健的新興市場經濟之一。隨著全球金融動蕩的蔓延,一些新興市場的形勢明顯惡化,尤其是對外部資金需求巨大的國家所面臨的違約風險更高,部分小經濟體已經在破產的邊緣。較大的經濟體(例如俄羅斯和韓國)的崩潰風險依然相對較低。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則會對其它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產生較大影響,中國亦無法獨善其身。但相對于其它經濟體,中國穩健的經濟基本面(居民高儲蓄、政府低負債、龐大的外匯儲備),將有助于其更好地渡過金融危機。
中金公司指出,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在2015年左右開始衰竭,增長前景將面臨挑戰,亟需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由出口導向型轉為內需推動型),提升產業結構。因此,中國在采取反周期政策以解近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繼續深化改革以應對遠慮,包括建立健全社保體系,改革醫療和教育制度,改革土地和戶籍制度,盡快實現能源和資源價格的科學定價和稅收改革。?(證券時報)
申銀萬國:中國經濟將經歷W形調整
申銀萬國11月24日發布投資報告,預計中國經濟在這輪周期中將經歷W形的調整,在W形調整的前半段,市場趨勢性的機會還沒有真正到來。
中央"四萬億投資"一聲令下,地方政府第一時間紛紛出臺各自的投資計劃。申銀萬國粗略計算,總計投資金額已經大大超出了"四萬億"。申銀萬國研究發現,上世紀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推行的星球大戰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參考;當然投資的目標有很大差別,但類似的同樣是政府在防止經濟衰退目標下,希望通過大規模財政投入拉動國內需求、刺激經濟增長。
星球大戰計劃實施后,美國國內投資得到迅速提振,對國防、鋼鐵等相關行業而言帶來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在尚未提出星球大戰計劃的1982年,國防、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板塊的收益在所有板塊的排名中位列最后十位之列。但在星球大戰計劃提出的1983年,上述四大行業的收益在當年排名全部躋身前十。
對比美國當年和我們今天的大規模刺激計劃,申銀萬國強調,這樣的計劃改變了人們的預期,并明顯反映在相關受益的行業上,這些行業能夠獲得超額收益。
但申銀萬國同時提醒,盡管判斷中國經濟在這輪周期中將經歷W形的調整,但是現在中國所處的階段與美國當年有根本區別。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是在W形后半段的第二波下降中開始提出并付諸實踐的;就當前中國的形勢而言,我們的判斷是仍處在W形調整的前半段中。從美國的經歷來看,里根政府在1981年就開始實行大規模減稅計劃以刺激經濟,但周期的力量不可逆轉,美國經濟還是在1982年重新陷入負增長的局面。因此,在W形調整的前半段,市場趨勢性的機會還沒有真正到來。?(東方早報)
分析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0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四日電 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
中新社記者 趙建華
依慣例,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中國將召開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謀劃來年的經濟布局。
在被告知中國將投下四萬億元的大單后,市場對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格外關注。在擁有雄厚財力和龐大外匯儲備的中國,官方的任何經濟決策,都會令敏感的市場激動不已。
一直關注著中國宏觀調控動向的亞行駐華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判斷,是次會議將釋放出更多、更加明確的信號,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強市場信心。
中國官方月初宣布,年底前新增一千億元中央投資、兩年內投資四萬億元,加上刺激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令市場大受鼓舞。但莊健表示,它只是搭建了一個初步框架,項目的選擇、布局、實施以及資金來源等細節問題,都有待明確。
根據業已公開的消息,框架內的許多項目尤其是年底前新增的一千億元投資,大多將由政府和中央國有企業執行。不知道自己能否進入該框架的企業,還在觀望中。
北京一家較大的家電零售商介紹說,房屋銷量下降后,家電銷售已經受到了影響。今年元旦、春節銷售旺季到來之前,他們將與供貨商討論對策。
在關注經濟走勢的同時,他們也希望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能傳出更多的好消息。
包括國際資本在內,各行各業都在本輪中國“經濟刺激”中尋找、等待著機會。如果GDP增速、新增就業下滑過快,政府對經濟放緩的擔心加劇,更多的“刺激政策”還會不斷出臺。
與十年前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相比,此次政府“出手”更快,力度更大,也更加注意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協調。莊健認為,因為GDP增幅還在百分之九左右,官方也一直強調科學發展觀,注重效率和均衡發展。
令人關注的是,過分依賴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雖然能在短期內把GDP增幅提高,但容易導致產能過剩和效率低下、環境污染,為日后的經濟運行留下麻煩;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則有可能演變為放松,給銀行控制貸款質量、防止不良貸款帶來壓力。
總之,一切都取決于對時機的判斷。莊健建議,在四萬億元的投資實施之前,應盡快完善、配套政策,讓更多民營企業介入,以撬動更多社會資金,讓市場看到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