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中關村成為全球創新中心(2)
2008-09-16 11:51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探索全球新興創新中心道路
當前世界發展呈現出幾大趨勢。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美國、歐洲、東亞等國家和地區經濟齊頭前進,中國憑借其顯著的發展成就贏得了世人矚目,已經成為國際經濟舞臺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經濟格局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新的技術的突破、新興產業的成長和產業的轉移。可以預見,今后一個時期信息技術將繼續引領科技創新領域,同時,環保、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生物制藥等新技術也將有重大進步。這些產業發展迅速。如果說上個世紀信息技術的飛速突破是人們出于溝通的需要而主動促動的話,那么環保、節能等新技術則可以說是人們在當前嚴峻的環境問題面前的一種被動的研究。總之,世界范圍內正在掀起一場新的技術革命的浪潮。中關村信息產業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領頭兵,而在新技術的發展上,也率先實現了重大發展,清潔技術與硅谷同步。
其次是科技資源的轉移,這一趨勢特別明顯。信息化也好,網絡化也好,技術革命的聚集始終是以人才聚集為導向的。上個世紀,硅谷以其雄厚的人才優勢成為國際領先的創新中心,對世界產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投資者正在全球范圍內尋求下一個新的創新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一些著名經濟學家和金融機構基于他們的研究,幾乎在同時也對中關村作出了相同的判斷。今年2月20日美國硅谷銀行總裁肯尼思?威爾科思在京訪問期間,對中關村表示出了極高的投資興趣。而此前這家以投資硅谷創新區域起家的世界有特色的銀行,正在全球尋找新的創新區域進行投資。肯尼思坦言,他們在全球選擇投資目標依據就是發現全球新興的創新中心,作為其投資的戰略目標。可以看出,中關村已經成為世界眾多金融機構十分看好的投資目標區域,這種國際金融界趨同的判斷現象也從一個方面印證了我們的判斷。
另外,從我們國家的發展來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十七大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核心,這些方針和政策都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作為全球創新中心,需要積聚全球領先的技術、人才、企業以及強大的投資規模,同時還要具備科學合理、適宜創新的體制、機制、發展模式以及文化理念。
誠然,作為發展中國家,站在全球創新的制高點上審視今日中關村,我們還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但是,我們已經具備了作為全球新興創新中心的主要特征。而且,中關村作為中國創新中心的事實,為我們實現向全球新興創新中心轉化積累了經驗,同時也讓我們在人才、技術、區域、政策等方面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打造全球創新“新硅谷”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一國情使我們在從中國創新中心向全球新興創新中心的跨越中,既要站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高端確定我們的發展目標,又要從我們的現實出發,選擇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發展路徑。總結中關村20年的發展經驗,使我們對中關村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判斷,并形成了初步的思考。
我們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創新驅動、先行先試、國際化發展,在創新型國家和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
現在主要的工作思路有三大塊,即要整合資源、聚集要素、突出重點。具體來說:
整合三類資源:一是整合科教智力資源,推動產學研結合,完善創新體系。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建立激勵機制,推動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主體、技術創新活動主體和創新成果運用主體。推進"中關村開放式實驗室工程",支持產業技術聯盟的快速成長,繼續大力支持企業標準聯盟、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形成創新網絡和創新集群。實施知識產權和標準戰略,推動創造數量多、水平高的自主知識產權。搭建園區技術轉移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二是整合市場與政府資源,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政府與各市場主體之間、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集中力量解決制約自主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營造有利于創新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是整合國內與國際資源,提高中關村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中關村與濱海新區等環渤海重點區域的統籌協調發展。推動中關村的企業、技術和產品走向世界,大力吸引信息、技術、資本、人才、企業等國際資源進入中關村。
聚集三大要素:一是聚集人才。包括技術、市場、金融、管理、法律等國際高端創新人才,產生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企業家。
二是聚集資本。主要是大力吸引創業投資,鼓勵企業境內外上市、發行集合債券、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
三是聚集政策。爭取企業融資、政府采購、產權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信用、技術轉移等一批支持自主創新和發展的政策,在中關村先行先試。
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突出重點產業,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繼續做強做大信息產業,保持中關村作為我國信息產業的龍頭地位。大力培育生物醫藥、能源環保和新材料等產業,為中關村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加快發展研發服務、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等高技術服務業,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有效結合。
二是突出重點企業群體,支持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領域的領軍企業。發揮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在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一批成長快、效益高的企業,涌現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和領軍企業。
三是突出重大項目,爭取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積極承接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爭取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園區,在用地、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良好條件。
中關村成為全球新興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是高端聚集、持續引導、輻射帶動、國際化發展。可以肯定地說,中關村在實現全球創新中心的過程絕不會一帆風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作出這一判斷,是基于對中關村過去20年的總結與思考和全球經濟科技發展的研究。這是一個重要的結論。
(作者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